【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設備
,具體為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
技術介紹
污水分為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洗澡水是生活污水的其中一種。傳統上,家庭洗澡水多數被一次性應用后直接排放。從水量方面來說,洗澡廢水的水量較大。據調查,在公共浴池人均一次洗浴用水量為0.3~0.5m3,對于一個日客流量為幾百人的普通池來說,日用水量在百噸以上。一般情況下,家庭洗澡水達到城市生活污水量的30%。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的提高,對環境污染的程度也逐漸的加深,環境的不斷污染不僅會對生物鏈造成很大的影響造成大量瀕危物種的滅亡而且環境污染也會對人們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國污水處理建設的嚴峻形勢,縣城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較低,污水處理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而為了減輕環境的污染,對家用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經檢索,中國專利號CN107986490B公開了污水處理器,包括地漏本體和處理器本體,地漏本體內設有漏水通道,地漏本體上設有用于蓋住漏水通道的蓋板,蓋板上設有漏水孔;漏水通道內設有帶多個網孔的濾板;地漏本體上設有空心的橡膠凸起,橡膠凸起內固定連接有動力桿,動力桿與地漏本體的上表面之間設有復位彈簧;通過處理器本體能夠對地漏排出的洗澡水進行收集、濾渣、過濾消毒等,細消毒后的洗澡水能夠再次運用到馬桶沖水等領域,實現了洗澡水的二次利用。使用中國專利號CN107986490B公開了污水處理器,在進行處理污水時,其裝置只是對污水進行了簡單的雜質清理,并沒有對污水中含量高的微量雜質進行清除。 >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包括第一污水處理箱與第二污水處理箱,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左側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水口,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頂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料管與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正面固定安裝有控制器,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左側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進水口,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頂側內部活動安裝有第二進料管,相鄰兩個所述電機之間共同嚙合連接有歐第二進料管,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右側端固定安裝有氣缸;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內部等距離固定安裝有隔板,相鄰兩個隔板之間設置有空腔,所述隔板的上側內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一連通管,所述第一連通管與第一抽水泵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通管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檢測器,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內腔底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二連通管,所述第二連通管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堵塞板,相鄰兩個所述第二連通管之間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排渣管;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過濾網、支撐桿、第二抽水泵、擋板與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壁與第二進水口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進水口位于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壁固定安裝有第三連通管,所述第三連通管的底部等距離設置有第一噴管,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桿之間固定安裝有軸承盒,所述第二抽水泵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貫穿通過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右側底端內壁,所述排水管與外界殘渣收集筒連接,所述第二進料管的外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攪拌葉、第一固定柱與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進料管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噴管,所述第一轉動軸的內部活動安裝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另一側活動安裝有第二轉動軸,相鄰兩個所述第二轉動軸之間活動安裝有第二過濾網。優選的,所述控制器等距離固定安裝在第一污水處理箱的正面,所述控制器與檢測器之間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與第一污水處理箱中內腔一一對應,所述控制器從左至右分別為固定污染檢測器、有機污染檢測器與無極污染檢測器,所述內腔分別從左至右分別設置為第一反應室、第二反應室、第三反應室與收集室,相鄰兩個所述隔板之間均設置有第一進料管與第一抽水泵。優選的,所述第一連通管的左側端固定安裝有進水管,所述第一連通管的兩端開口均向下方向,所述第一連通管的兩端開口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優選的,所述內腔的底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二連通管,所述第二連通管均貫穿通過第一污水處理箱的底端內壁,所述堵塞板與控制器信號連接,所述控制器能夠控制堵塞板的開啟與關閉。優選的,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的頂端最右側第一抽水泵的出水口位于第二進水口的上方,所述最右側第一抽水泵的出水口與第二進水口活動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與軸承盒的頂端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與第二污水處理箱的頂端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的頂端開設有環形滑槽,相鄰兩個所述攪拌葉分別位于支撐桿的上下兩側。優選的,所述第一噴管位于第一過濾網的上方,所述第二進料管貫穿通過第一過濾網,所述第一過濾網位于攪拌葉的上方,所述第一過濾網的網孔直徑小于第二過濾網的網孔直徑。優選的,所述氣缸的輸出軸貫穿通過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壁與伸縮桿靠近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壁一側活動連接,所述擋板位于第一轉動軸的上方,所述擋板的伸出長度大于第一轉動軸的伸出長度,所述擋板與第二污水處理箱的內壁之間傾斜。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通過將污水通過第一進水口進入第一污水處理箱內,在污水進入第一污水處理箱內部后,首先會被隔板進行隔開,通過檢測器對不同內腔中的污水進行雜質檢測,再通過第一進料管向內腔中加入不同的雜質處理劑,通過第一抽水泵、第一連通管與進水管將前一個內腔中污水抽向下一個內腔,從而進行另一項雜質檢測,這樣通過不同內腔對污水進行檢測,這樣能夠增加污水的檢測效率。2、該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通過向第二進料管內部投入飄絮劑,通過電機的轉動帶動第二進料管的轉動,在第二進料管轉動時能夠帶動攪拌葉一起旋轉,增加污水中雜質與飄絮劑的結合。3、該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通過第一過濾網,第一過濾網首先會攔截一部分污水較大顆粒雜質,而在第二進料管轉動時沉淀在第二過濾網上的雜質,通過氣缸的震動,氣缸運動時會帶動伸縮桿通過第一轉動軸與第二轉動軸上下震動,確保第二過濾網不會造成堵塞,并且也會截留較大顆粒,確保污水的凈化效果。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污水處理箱與第二污水處理箱整體示意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第一污水處理箱內部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圖2中A處放大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第一污水處理箱內側底部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二污水處理箱內部剖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支撐桿與軸承盒連接處局部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攪拌葉與軸承盒俯視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圖5中B處放大圖。圖中:1-第一污水處理箱、2-第二污水處理箱、3-第一進水口、4-第一進料管、5-第一抽水泵、6-控制器、7-排渣管、8-第二進水口、9-第二進料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包括第一污水處理箱(1)與第二污水處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左側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水口(3),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頂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料管(4)與第一抽水泵(5),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正面固定安裝有控制器(6),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左側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進水口(8),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10),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頂側內部活動安裝有第二進料管(9),相鄰兩個所述電機(10)之間共同嚙合連接有歐第二進料管(9),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右側端固定安裝有氣缸(11);/n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內部等距離固定安裝有隔板(13),相鄰兩個隔板(13)之間設置有空腔,所述隔板(13)的上側內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一連通管(14),所述第一連通管(14)與第一抽水泵(5)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通管(14)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進水管(16),所述進水管(16)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檢測器(15),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內腔底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二連通管(17),所述第二連通管(17)的內部活動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包括第一污水處理箱(1)與第二污水處理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左側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水口(3),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頂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進料管(4)與第一抽水泵(5),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正面固定安裝有控制器(6),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左側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進水口(8),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10),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頂側內部活動安裝有第二進料管(9),相鄰兩個所述電機(10)之間共同嚙合連接有歐第二進料管(9),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右側端固定安裝有氣缸(11);
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內部等距離固定安裝有隔板(13),相鄰兩個隔板(13)之間設置有空腔,所述隔板(13)的上側內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一連通管(14),所述第一連通管(14)與第一抽水泵(5)活動連接,所述第一連通管(14)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進水管(16),所述進水管(16)的外側固定安裝有檢測器(15),所述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內腔底部貫穿固定安裝有第二連通管(17),所述第二連通管(17)的內部活動安裝有堵塞板(18),相鄰兩個所述第二連通管(17)之間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排渣管(7);
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內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過濾網(19)、支撐桿(20)、第二抽水泵(21)、擋板(29)與第一轉動軸(30),所述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內壁與第二進水口(8)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進水口(8)位于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內壁固定安裝有第三連通管(22),所述第三連通管(22)的底部等距離設置有第一噴管(23),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桿(20)之間固定安裝有軸承盒(24),所述第二抽水泵(21)上固定安裝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貫穿通過第二污水處理箱(2)的右側底端內壁,所述排水管(12)與外界殘渣收集筒連接,所述第二進料管(9)的外側分別固定安裝有攪拌葉(25)、第一固定柱(27)與第二固定柱(28),所述第二進料管(9)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噴管(26),所述第一轉動軸(30)的內部活動安裝有伸縮桿(31),所述伸縮桿(31)的另一側活動安裝有第二轉動軸(32),相鄰兩個所述第二轉動軸(32)之間活動安裝有第二過濾網(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控式分割水道的污水處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等距離固定安裝在第一污水處理箱(1)的正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貝建宏,方偉強,虞煒安,駱子健,何成翔,
申請(專利權)人:義烏市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