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收水凈水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內部通過螺栓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有過濾凈水機構,所述底箱的表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雜質收集箱,所述底箱位于雜質收集箱的左側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凈水箱,所述凈水箱的左側固定安裝有自動出藥箱,所述凈水箱的左側貫穿有自吸污泵管。該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利用過濾凈水機構達到對雨水進行過濾處理與進化的效果,將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葉與顆粒物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的雜質進行集中收集,再利用藥劑將雨水內部膠體和顆粒物進行反應沉淀與吸除,進一步達到在收集雨水中對其進行處理凈化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收水凈水
,具體為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
技術介紹
為了緩解城市道路下水道的排水壓力,一種海綿城市理念就此誕生,其理念就是將綠化帶的水平高度降低,在下雨天時,雨水會流進綠化帶內,既能對綠化帶進行灌溉,還能節省了灌溉所需的水資源,但是對綠化帶進行灌溉的雨水無法進行存儲利用,且在雨水的長期浸泡下容易將植物來不及吸收而導致綠化帶內的植被被淹沒,造成植被缺氧而壞死,對植被造成損壞,同時也浪費了較多的雨水資源,為了更好了利用水資源,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集水裝置。但是處于綠化帶底部的集水裝置在收集雨水時同樣收集到大量的枯枝殘葉和泥土,當干燥天氣需要使用時抽水泵易出現被堵塞的情況下,進而影響對植被灌溉,同時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包括了有害物質和細菌,另外,再對雨水進行處理過程中,雨水和藥劑混合不均勻,會降低雨水清理的效率和質量,如果設置雜質清理機構和攪拌裝置,那么就需要對其都單獨設置驅動部件,這會增加設備的體積,也會提高設備的運營成本,故而提出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來解決上述所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內部通過螺栓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設置有過濾凈水機構,所述底箱的表面焊接有檔條,所述底箱的表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雜質收集箱,所述底箱位于雜質收集箱的左側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凈水箱,所述凈水箱的左側固定安裝有自動出藥箱,所述凈水箱的左側貫穿有自吸污泵管,達到對雨水收集過程中進行凈化的效果,便于雨水更加合理安全的進行二次利用。優選的,所述過濾凈水機構包括有主動輥、副動輥和攪拌裝置,所述主動輥的內部與電機的輸出軸卡接固定,所述主動輥的表面焊接有半齒輪,所述半齒輪的表面設置有連動裝置,所述主動輥的表面與副動輥的表面通過連動皮帶傳動連接,所述連動皮帶的表面粘接有推動柱,所述推動柱的前端轉動連接有限位滑塊,所述限位滑塊的前部設置有漂浮物除去裝置,將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葉與顆粒物進行過濾,再利用藥劑將雨水內部膠體和顆粒物進行反應沉淀與吸除。優選的,所述主動輥和副動輥的表面均與底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半齒輪位于連動皮帶的后部,所述限位滑塊的表面與底箱的內壁滑動連接,限位滑塊在底箱內壁被限制了滑動軌跡。優選的,所述連動裝置包括有輥桿一,所述輥桿一的后部與底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輥桿一的表面分別焊接有大齒輪和第一驅動部件,且大齒輪位于第一驅動部件的后部,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的表面嚙合有第二驅動部件,所述第二驅動部件的內部焊接有連軸,所述連軸的前端焊接過濾箱,所述輥桿一的表面設置有讓位裝置,所述大齒輪的表面與半齒輪的表面相互接觸,將雨水內的大型顆粒物與枯枝落葉進行初步處理的效果,同時對運動中的刮板進行讓位。優選的,所述讓位裝置包括有輥桿二,所述輥桿二的后部與底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輥桿二的表面焊接有導流板,所述輥桿二位于導流板的兩側轉動連接有收水箱,所述輥桿二的表面通過皮帶與輥桿一的表面傳動連接,所述收水箱的表面通過螺栓與底箱的內部固定連接,對進行轉動的過濾箱進行讓位的效果,同時導流板對收水箱內的雨水進行導流。優選的,所述漂浮物除去裝置包括有滑桿和扭簧,所述滑桿的后部與限位滑塊的前部焊接固定,所述滑桿的前端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表面焊接有刮板,對凈水箱內集中收集的雨水進行漂浮物刮除的效果,進一步達到對雨水內雜質進行清理的效果。優選的,所述滑桿的表面與底箱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扭簧的一端與底座的內部卡接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與滑桿的內部卡接固定,且扭簧的內部與滑桿的表面套接,扭簧達到滑桿在轉動后進行復位的效果,進一步便于刮板反復擺動震動,達到便于通過震動達到自動對刮板上附著的雜質進行清理的效果。優選的,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有次動輥,所述次動輥的后部與底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次動輥的表面焊接有小渦桿,所述小渦桿的表面嚙合有小渦輪,所述小渦輪的內部焊接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表面焊接有攪動板,對凈水箱內雨水進行攪動的效果,進一步達到將溶液與雨水充分均勻的混合反應的效果,從而增加藥劑反應效率。優選的,所述次動輥的表面通過皮帶與主動輥的表面傳動連接,且次動輥的表面與凈水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連桿的表面與凈水箱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攪動板的內部開設有通孔,且攪動板位于凈水箱的內部,進一步達到一個電機運作時在達到過濾處理的同時進行攪拌的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帶來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過濾凈水機構內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運作達到對雨水進行過濾處理與進化的效果,將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葉與顆粒物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的雜質進行集中收集,再利用藥劑將雨水內部膠體和顆粒物進行反應沉淀與吸除,對有害物質和細菌進行了一定的處理,進一步達到在收集雨水中對其進行處理凈化的效果,保障了二次利用時雨水的安全性。2、通過設置連動裝置,利用其內部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運作達到將雨水內的大型顆粒物與枯枝落葉進行初步處理的效果,同時對過濾箱內過濾下來的雜質顆粒物進行清除處理的效果,將其集中倒入雜質收集箱內,避免雜質過多堆積在過濾箱內,進一步達到便于其長期使用過濾的效果,同時在運動過程中達到對運動中的刮板進行讓位的效果。3、通過設置讓位裝置,利用其內部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運作達到對進行轉動的過濾箱進行讓位的效果,同時導流板達到對收水箱內的雨水進行導流的效果,使雨水能夠從導流板上流至過濾箱內進行顆粒物雜質過濾的效果,進一步便于雨水的凈化處理。4、通過設置漂浮物除去裝置,利用漂浮物除去裝置內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運作達到對凈水箱內集中收集的雨水進行漂浮物刮除的效果,進一步達到對雨水內雜質進行清理的效果,對雨水的凈化便于后期對雨水的二次利用。5、設置攪拌裝置,利用其內部各個結構之間的相互運作達到對凈水箱內雨水進行攪動的效果,進一步達到將溶液與雨水充分均勻的混合反應的效果,從而增加藥劑反應效率,與雨水內雜質充分達到反應沉淀的效果,同時將攪拌裝置的總動力來源設置在電機上,達到一個電機多用的效果,連桿在凈水箱內轉動處設置有密封圈,進一步達到避免雨水滲漏的問題。6、同時通過設置自動出藥箱,箱內為聚合氯化鋁溶液,聚合氯化鋁溶液可對水中膠體和顆粒物具有高度電中和及橋聯作用,使其發生沉淀落入沉淀槽內,自吸污泵管的左端連接有自吸污泵,當雨水內雜質經過反應沉淀后利用自吸污泵上的自吸污泵管對凈水箱內的沉淀物雜質進行吸除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底箱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過濾凈水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內部通過螺栓連接有電機(2),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設置有過濾凈水機構(3),所述底箱(1)的表面焊接有檔條(4),所述底箱(1)的表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雜質收集箱(5),所述底箱(1)位于雜質收集箱(5)的左側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凈水箱(6),所述凈水箱(6)的左側固定安裝有自動出藥箱(7),所述凈水箱(6)的左側貫穿有自吸污泵管(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內部通過螺栓連接有電機(2),所述電機(2)的輸出軸設置有過濾凈水機構(3),所述底箱(1)的表面焊接有檔條(4),所述底箱(1)的表面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雜質收集箱(5),所述底箱(1)位于雜質收集箱(5)的左側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凈水箱(6),所述凈水箱(6)的左側固定安裝有自動出藥箱(7),所述凈水箱(6)的左側貫穿有自吸污泵管(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凈水機構(3)包括有主動輥(31)、副動輥(32)和攪拌裝置(39),所述主動輥(31)的內部與電機(2)的輸出軸卡接固定,所述主動輥(31)的表面焊接有半齒輪(33),所述半齒輪(33)的表面設置有連動裝置(34),所述主動輥(31)的表面與副動輥(32)的表面通過連動皮帶(35)傳動連接,所述連動皮帶(35)的表面粘接有推動柱(36),所述推動柱(36)的前端轉動連接有限位滑塊(37),所述限位滑塊(37)的前部設置有漂浮物除去裝置(3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輥(31)和副動輥(32)的表面均與底箱(1)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半齒輪(33)位于連動皮帶(35)的后部,所述限位滑塊(37)的表面與底箱(1)的內壁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市政道路綠化帶用收水凈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裝置(34)包括有輥桿一(341),所述輥桿一(341)的后部與底箱(1)的內部轉動連接,所述輥桿一(341)的表面分別焊接有大齒輪(342)和第一驅動部件(343),且大齒輪(342)位于第一驅動部件(343)的后部,所述第一驅動部件(343)的表面嚙合有第二驅動部件(344),所述第二驅動部件(344)的內部焊接有連軸(345),所述連軸(345)的前端焊接過濾箱(346),所述輥桿一(341)的表面設置有讓位裝置(347),所述大齒輪(342)的表面與半齒輪(33)的表面相互接觸。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小青,
申請(專利權)人:崔小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