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包括操控平臺、安裝在操控平臺上的配藥桶、儲藥模塊和包裝模塊,配藥桶側面環狀設有若干開口,開口處設有隔斷,儲藥模塊包括若干儲藥抽屜,儲藥抽屜設置在隔斷處,包裝模塊安裝在配藥桶底部。本發明專利技術將藥材的抓取、稱重、混合和包裝都在藥柜內部完成,最大限度隔離了外界環境,避免了藥材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和摻進雜質,保證了包好的中藥準確可靠。解決了目前藥品自動化取藥和包裝時藥材易損耗易摻入雜質的問題。另外,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方便操作,減少人力,減少浪費,更加精準的自動化管理藥柜,使用時方便、快捷、容易上手。促進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管理和服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
本專利技術涉及藥品自動化取藥和包裝領域,尤其為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
技術介紹
中國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中藥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中藥在中醫藥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放眼過去,中國古中醫人,秤砣桿秤,抓出來一包包中藥,而在中醫藥現代化的今天,中藥的自動化管理逐漸進入中醫人的視線。中藥飲片的自動化稱量和包裝必定會很大程度上減少人力的付出,使得藥品劑量更加精準,減少人工帶來的誤差和失誤。中藥飲片自動化管理,亦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中藥飲片的浪費。在人工抓藥配藥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必要的浪費,而自動化管理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浪費,既節省人力資源,又節省材料費用。申請號為CN201110058617.5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中藥智能出藥系統中的稱重配發裝置,主要由三個部件構成,分別為導軌底座機構,動力箱機構,自動稱重機構。導軌底座機構用來尋找藥材位置,找到全部藥材后,動力箱機構通過振動把藥材振落到稱重機構上的容器內稱重,所有藥材全部稱重完畢后手動包裝好交給病人。此專利技術雖然用機器幫醫師完成了找藥、取藥、稱重的工作,但缺點是需要一個一個的抓藥、取藥、稱重,不能滿足患者快速拿藥的需求。申請號CN201510478145.7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稱重式中藥抓取智能系統及方法,包括數據管理系統、藥品稱取系統、顯示系統、IC卡及讀寫器五個模塊組成,各模塊協同完成自動抓藥、取藥、稱重和包裝的工作。但是其中藥品稱取系統中藥箱是并列排列的,且稱重后混合好的藥材還需要通過傳輸設備送到包裝車間再行包裝,在這個過程中,藥材裸露在外的時間很長,藥材很可能會有一些損耗或者摻雜一些雜質,由于傳輸的都是要拿去治病救命的藥品,這可能會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我們急需一種全自動中藥稱重包裝系統,即準確高效的完成自動抓取藥、稱重、包裝的工作,過程中又要保證藥材盡可能與外界隔離的情況下運輸和包裝,從而讓病人拿到確實可靠安全的藥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藥材從藥房的中藥飲片到醫師手上包好的中藥包的全過程均無人化運作且過程中幾乎不與外界環境接觸。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包括操控平臺、安裝在操控平臺上的配藥桶、儲藥模塊和包裝模塊,配藥桶側面環狀設有若干開口,開口處設有隔斷,儲藥模塊包括若干儲藥抽屜,儲藥抽屜設置在隔斷處,包裝模塊安裝在配藥桶底部。藥材的抓取、稱重、混合和包裝都在藥柜內部完成,最大限度隔離了外界環境,避免了藥材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和摻進雜質,保證了包好的中藥準確可靠。另外,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方便操作,減少人力,減少浪費,更加精準的自動化管理藥柜,使用時方便、快捷、容易上手。促進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管理和服務。優選地,儲藥抽屜底部設有芯片,其內部設有斜坡,斜坡較低一端設有與開口對齊配合的出藥口,出藥口設有第一閥門,第一閥門連接芯片輸出端,斜坡較高一端的外側面設有把手和顯示屏,顯示屏連接芯片輸出端。儲藥抽屜作為儲藥模塊的最小單元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形狀大小也可以按藥材形狀大小變化制作,運行高效,保證了藥柜的快速運行。優選地,配藥桶下部設有緩沖層,緩沖層底部設有第二閥門,第二閥門連接芯片輸出端。緩沖層用來暫存落下的藥材,有效保護藥柜底部不被高處落下的藥材撞破,芯片在完成藥材抓取和稱重后能精確控制第二閥門開啟進行包裝。優選地,操控平臺包括平臺支架、安裝在平臺支架上的啟動按鈕和數據接口,啟動按鈕和數據接口均連接芯片輸入端,平臺支架上設有貫通孔。啟動操作很方便,貫通孔用于安裝藥柜。優選地,包裝模塊設有藥包密封卡,其連接芯片輸出端,且設置在第二閥門出口處。中藥袋裝好藥材后用藥包密封卡密封并夾下后落入傳送帶。優選地,包裝模塊設有傳送帶,傳送帶上設有第一步進電機,傳送帶位于所述藥包密封卡下方,用于傳送中藥包。優選地,傳送帶上設有形狀卡槽,防止中藥包跌落傳送帶。優選地,包裝模塊設有藥袋輸送裝置,其上設有第二步進電機,可以自動將新包裝袋輸送至第二閥門。優選地,平臺支架包括作業面和支撐腳,其中空的內部設有電源線。整個系統很整潔,也防止電線損傷。優選地,第二閥門內表面設有彈性墊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將藥材的抓取、稱重、混合和包裝都在藥柜內部完成,最大限度隔離了外界環境,避免了藥材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和摻進雜質,保證了包好的中藥準確可靠。2.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方便操作,減少人力,減少浪費,更加精準的自動化管理藥柜,使用時方便、快捷、容易上手。促進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管理和服務。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配藥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儲藥抽屜的仰視三維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儲藥抽屜的俯視三維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操控平臺的等軸側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中:操控平臺1、平臺支架11、貫通孔111、作業面112、支撐腳113、啟動按鈕12、數據接口13、配藥桶2、開口21、隔斷22、緩沖層23、第二閥門24、彈性墊子241、儲藥模塊3、儲藥抽屜31、芯片311、斜坡312、出藥口313、第一閥門314、把手315、顯示屏316、包裝模塊4、藥包密封卡41、傳送帶42、第一步進電機421、形狀卡槽422、藥袋輸送裝置43、第二步進電機43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專利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如圖1和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所示的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包括操控平臺1、安裝在操控平臺1上的配藥桶2、儲藥模塊3和包裝模塊4,配藥桶2側面環狀設有若干開口21,開口21處設有隔斷22,儲藥模塊3包括若干儲藥抽屜31,儲藥抽屜31設置在隔斷22處,包裝模塊4安裝在配藥桶2底部。如圖3和圖4所示,儲藥抽屜31底部設有芯片311,其內部設有斜坡312,斜坡312較低一端設有與開口21對齊配合的出藥口313,出藥口313設有第一閥門314,第一閥門314連接芯片311輸出端,斜坡312較高一端的外側面設有把手315和顯示屏316,顯示屏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包括操控平臺(1)、安裝在操控平臺(1)上的配藥桶(2)、儲藥模塊(3)和包裝模塊(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藥桶(2)側面環狀設有若干開口(21),開口(21)處設有隔斷(22),所述儲藥模塊(3)包括若干儲藥抽屜(31),儲藥抽屜(31)設置在所述隔斷(22)處,所述包裝模塊(4)安裝在配藥桶(2)底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包括操控平臺(1)、安裝在操控平臺(1)上的配藥桶(2)、儲藥模塊(3)和包裝模塊(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藥桶(2)側面環狀設有若干開口(21),開口(21)處設有隔斷(22),所述儲藥模塊(3)包括若干儲藥抽屜(31),儲藥抽屜(31)設置在所述隔斷(22)處,所述包裝模塊(4)安裝在配藥桶(2)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藥抽屜(31)底部設有芯片(311),其內部設有斜坡(312),斜坡(312)較低一端設有與所述開口(21)對齊配合的出藥口(313),出藥口(313)設有第一閥門(314),第一閥門(314)連接芯片(311)輸出端,斜坡(312)較高一端的外側面設有把手(315)和顯示屏(316),顯示屏(316)連接芯片(311)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藥桶(2)下部設有緩沖層(23),緩沖層(23)底部設有第二閥門(24),第二閥門(24)連接芯片(311)輸出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藥飲片全自動稱重包裝中藥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平臺(1)包括平臺支架(11)、安裝在平臺支架(11)上的啟動按鈕(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瑞坤,閆坤,吳雨倫,趙雅琛,唐子成,陳海峰,陳浩南,姚新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