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包括:火罐本體,所述火罐本體由依次相連的罐口、罐身和罐底組成,所述罐口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所述弧狀結構上具有向內凹陷的缺口,所述罐身呈圓形套筒狀結構,所述圓形套筒狀結構的內壁磨砂,所述罐底內部向內凹陷形成半球形凹槽,所述罐底外部具有向內凹陷的凹坑,所述罐底透明。所述罐底透明。所述罐底透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
[0001]本申請涉及中醫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
技術介紹
[0002]火罐作為一項傳統醫學中物理治療的一種工具,其適應證廣,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近年來,隨著各個醫院院感科的要求增高,臨床用的火罐需要經常清洗,而且污垢清洗困難,尤其是用久的竹罐,并且針灸后直接拔火罐,皮膚破損造成罐具的血液、體液污染問題嚴重,交叉感染的風險很大,與此同時,要求經常消毒,客觀上增添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擔、降低工作效率;現代醫學的臨床操作要求“一人一罐”,面臨著巨大的人工成本,這些問題至今未有辦法解決,有一些設計是敷于火罐內部隔離裝置,但是怎樣能夠從火罐上方便拆卸,對于火罐這方面的設計仍未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不僅能直接觀察到罐內的清潔情況,避免了清潔死角的出現,同時防火塑料材質的火罐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夠杜絕火罐和皮膚的反復直接接觸,減少火罐使用時接觸性感染疾病發病的幾率。
[0004]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包括:火罐本體,所述火罐本體由依次相連的罐口、罐身和罐底組成,所述罐口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所述弧狀結構上具有向內凹陷的缺口,所述罐身呈圓形套筒狀結構,所述圓形套筒狀結構的內壁磨砂,所述罐底內部向內凹陷形成半球形凹槽,所述罐底外部具有向內凹陷的凹坑,所述罐底透明。
[0005]可選的,所述罐身的外輪廓優選為矩形。
[0006]可選的,所述凹坑呈向內凹陷的三角形結構。
[0007]本申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08]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申請能夠很直接地從罐底觀察到火罐內部的相關情況,便于清潔;所述罐口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在安裝隔離膜后,能夠很好的防護火罐和病人的皮膚直接接觸,減少火罐使用時接觸性感染疾病發病的幾率,且結實耐用,只需將隔離膜拆卸后即可進行下一次的拔罐操作,不僅讓中醫拔罐療法的操作更加規范化,同時節省了消毒火罐的成本,有利于現代中醫針灸推拿學的發展。
[0009]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0010]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申請的原理。
[001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的全剖示意圖。
[0012]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的底部示意圖。
[0013]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的俯視示意圖。
[0014]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個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的排布放置示意圖。
[0015]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的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0016]圖中的附圖標記有:
[0017]10、火罐本體;11、罐口;12、罐身;13、罐底;111、缺口;131、凹槽,132、凹坑;
[0018]20、一次性隔離膜;
[0019]30、皮膚。
具體實施方式
[0020]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
[0021]如圖1
?
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包括:火罐本體,所述火罐本體10由依次相連的罐口11、罐身12和罐底13組成,所述罐口11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所述弧狀結構上具有向內凹陷的缺口111,所述罐身12呈圓形套筒狀結構,所述圓形套筒狀結構的內壁磨砂,所述罐底13內部向內凹陷形成半球形凹槽,所述罐底13外部具有向內凹陷的凹坑,所述罐底13透明。
[0022]以3號火罐,所述火罐本體10的總高為8cm,所述罐口11的內徑為4.5cm,外徑為5.7cm。該火罐可根據不同的罐口11內外徑以及罐體的高度分為1~5號,可以套疊存放。
[0023]所述的罐底13的凹坑位于該火罐的底部,呈向內凹陷的三角形結構,可用于清洗固定,輔助長方體外形不易滑脫;內部的半球形凹槽可有效避免清洗時有死角;罐底13透明,罐壁磨砂可在用做藥罐時藥液的吸附;火罐的罐口11做成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防止拔罐時對皮膚30造成損傷,在弧形罐口11的外側有一弧形缺口111,利于隔離膜的安裝及拆卸。
[0024]整個火罐都是由透明防火塑料材質制成,罐壁內部磨砂,不僅輕便防摔,還可觀察火罐內的情況。根據罐體高度和罐口11內外徑分為1~5號火罐,罐口11外側弧形缺口111均選用直徑為0.7cm的缺口111大小,方便拆卸隔離膜。
[0025]所述罐身12的外輪廓優選為矩形,如果采用圓形,則整個火罐容易滾動,而才會用矩形,一方面不容易滾動,另一方面容易放置,參考圖4。
[0026]參考圖5,使用方法如下:
[0027]1.對罐口11完成一次性隔離膜20的安裝。
[0028]2.拔罐時,將火苗伸入裝有的一次性隔離膜20的火罐內,然后迅速拔出火苗,拔出后迅速將帶有一次性隔離膜20的罐口11貼在人體需治療的皮膚30上,通過罐底13可以觀察到皮膚30的凸起程度。
[0029]3.拔罐操作完成后,利用罐口11的缺口111將一次性隔離膜20拆卸下來丟棄;
[0030]4.使用后的火罐將罐底13三個三角形的凹坑朝上,可固定于清洗消毒裝置上,完
成清洗消毒工作,此時該罐底132可有利于全方位清洗火罐內的污垢。
[0031]本技術的火罐能夠很直接地觀察到火罐內部的相關情況,便于清潔,而且在安裝隔離膜后,能夠很好的防護火罐和病人的皮膚30直接接觸,減少火罐使用時接觸性感染疾病發病的幾率,且結實耐用,只需將隔離膜拆卸后即可進行下一次的拔罐操作,不僅讓中醫拔罐療法的操作更加規范化,而且方便放置,不易摔破,同時節省了消毒火罐的成本,有利于現代中醫針灸推拿學的發展。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安裝拆卸隔離膜的火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罐本體,所述火罐本體由依次相連的罐口、罐身和罐底組成,所述罐口呈向外翻的弧狀結構,所述弧狀結構上具有向內凹陷的缺口,所述罐身呈圓形套筒狀結構,所述圓形套筒狀結構的內壁磨砂,所述罐底內部向內凹陷形成半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傳龍,金筱靜,包潔,方劍喬,邵曉梅,梁宜,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