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包括轉動把手、牽引繩索、連接環、轉輪、轉輪架、支撐卡架、磁吸球、潛望鏡、滾輪、滾輪支架、目鏡、回收倉和承重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轉動把手、牽引繩索和轉輪可以更加省力的回收吸附的金屬,且保證整體結構簡潔性,支撐卡架、潛望鏡與目鏡便于確定打撈的地點,提高打撈效率,磁吸球方便根據水下金屬的大小和重量進行選擇,確??梢詫⑺挛锲吠耆驌苹厥?,滾輪避免人為搬動回收廢舊金屬造成不必要的劃傷等損害,回收倉方便對不同的回收物進行分類儲存,便于后續的快速處理,且節約打撈船的空間,并避免磁吸球吸附在回收倉內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打撈回收裝置,具體為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屬于回收
技術介紹
水下打撈就是打撈沉沒于水中物體的工程,包括打撈船舶、飛行器、貨物等,在航道、港口水域中的打撈作業,可達到清理通航障礙物的目的,打撈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涉及測量、潛水、水下切割、封堵、水下爆破和水下焊接等等,而很多的打撈回收物均為金屬,因此需要一種設備專門解決回收金屬問題?,F有的水下打撈回收裝置雖然種類很多,但是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一、現有的水下打撈裝置很多都是人工潛水然后將繩索綁在金屬上,然后將其拉起,潛水人員具有一定的危險,其二、現有的水下打撈裝置打撈回收的量度一般有限,一種設備往往都有其重量限度,有時需要反復更換設備,其三、現有的打撈回收裝置很多都是固定式,難以移動,且回收上來的物品往往堆放在回收船上,較為浪費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包括轉動把手、牽引繩索、連接環、轉輪、轉輪架、支撐卡架、磁吸球、潛望鏡、滾輪、滾輪支架、目鏡、回收倉和承重箱;所述轉動把手固定在轉輪轉軸的側面上,所述牽引繩索纏繞在轉輪上,所述連接環連接在牽引繩索和磁吸球之間,所述轉輪呈圓輪狀結構卡放在轉輪架上,所述轉輪架呈U性結構,通過焊接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上,所述支撐卡架底端通過螺絲連接的方式安裝在轉輪架的側面,且位于承重箱上表面,所述磁吸球呈圓球狀結構連接在連接環上,所述潛望鏡與目鏡一體化連接卡放在支撐卡架上,所述滾輪安置在該承重箱的下方,安裝在滾輪支架上,所述滾輪支架通過焊接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的下表面上,所述回收倉呈兩個分隔空腔結構安置于承重箱的內部,所述承重箱呈長方體空腔結構固定在滾輪支架上方。優選的,為了方便著力拉動水下物品,可以更加省力的回收吸附的金屬,且保證整體結構簡潔性,所述轉動把手、牽引繩索和轉輪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動力結構,轉動把手與轉輪中心轉軸通過螺栓進行連接,二者呈同步運動。優選的,為了方便隨時取拿潛望定位結構,便于確定打撈的地點,省去下水定位步驟,提高打撈效率,所述支撐卡架、潛望鏡與目鏡共同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水下探位結構,其中潛望鏡與目鏡通過卡放穿插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支撐卡架上,潛望鏡與目鏡可取下使用。優選的,為了方便根據水下金屬的大小和重量進行磁吸球的選擇,確??梢詫⑺挛锲吠耆驌苹厥?,所述磁吸球整體呈實心球狀結構作為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回收磁吸結構,其上開設有螺紋孔與連接環呈螺紋連接,連接環上端通過纏繞打結的方式連接在牽引繩索上。優選的,為了方便在回收物品后進行移動,避免人為搬動回收廢舊金屬造成不必要的劃傷等損害,所述滾輪和滾輪支架共同組成該回收裝置的移動結構,兩者之間呈轉動連接,且各個滾輪大小規格相同。優選的,為了方便對不同的回收物進行分類儲存,便于后續的快速處理,且節約打撈船的空間,并避免磁吸球吸附在回收倉內部,所述回收倉設有兩個,對稱將承重箱內腔分開,且回收倉內壁隔絕磁,材質為非金屬材質。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設計合理,轉動把手、牽引繩索和轉輪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動力結構,轉動把手與轉輪中心轉軸通過螺栓進行連接,二者呈同步運動,方便著力拉動水下物品,可以更加省力的回收吸附的金屬,且保證整體結構簡潔性,支撐卡架、潛望鏡與目鏡共同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水下探位結構,其中潛望鏡與目鏡通過卡放穿插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支撐卡架上,潛望鏡與目鏡可取下使用,方便隨時取拿潛望定位結構,便于確定打撈的地點,省去下水定位步驟,提高打撈效率,磁吸球整體呈實心球狀結構作為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回收磁吸結構,其上開設有螺紋孔與連接環呈螺紋連接,連接環上端通過纏繞打結的方式連接在牽引繩索上,方便根據水下金屬的大小和重量進行磁吸球的選擇,確??梢詫⑺挛锲吠耆驌苹厥?,滾輪和滾輪支架共同組成該回收裝置的移動結構,兩者之間呈轉動連接,且各個滾輪大小規格相同,方便在回收物品后進行移動,避免人為搬動回收廢舊金屬造成不必要的劃傷等損害,回收倉設有兩個,對稱將承重箱內腔分開,且回收倉內壁隔絕磁,材質為非金屬材質,方便對不同的回收物進行分類儲存,便于后續的快速處理,且節約打撈船的空間,并避免磁吸球吸附在回收倉內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磁吸球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支撐卡架結構示意圖。圖中:1、轉動把手,2、牽引繩索,3、連接環,4、轉輪,5、轉輪架,6、支撐卡架,7、磁吸球,8、潛望鏡,9、滾輪,10、滾輪支架,11、目鏡,12、回收倉和13、承重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包括轉動把手1、牽引繩索2、連接環3、轉輪4、轉輪架5、支撐卡架6、磁吸球7、潛望鏡8、滾輪9、滾輪支架10、目鏡11、回收倉12和承重箱13;所述轉動把手1固定在轉輪4轉軸的側面上,所述牽引繩索2纏繞在轉輪4上,所述連接環3連接在牽引繩索2和磁吸球7之間,所述轉輪4呈圓輪狀結構卡放在轉輪架5上,所述轉輪架5呈U性結構,通過焊接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上,所述支撐卡架6底端通過螺絲連接的方式安裝在轉輪架5的側面,且位于承重箱13上表面,所述磁吸球7呈圓球狀結構連接在連接環3上,所述潛望鏡8與目鏡11一體化連接卡放在支撐卡架6上,所述滾輪9安置在該承重箱13的下方,安裝在滾輪支架10上,所述滾輪支架10通過焊接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的下表面上,所述回收倉12呈兩個分隔空腔結構安置于承重箱13的內部,所述承重箱13呈長方體空腔結構固定在滾輪支架10上方。所述轉動把手1、牽引繩索2和轉輪4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動力結構,轉動把手1與轉輪4中心轉軸通過螺栓進行連接,二者呈同步運動,方便著力拉動水下物品,可以更加省力的回收吸附的金屬,且保證整體結構簡潔性,所述支撐卡架6、潛望鏡8與目鏡11共同組成該打撈回收裝置的水下探位結構,其中潛望鏡8與目鏡11通過卡放穿插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支撐卡架6上,潛望鏡8與目鏡11可取下使用,方便隨時取拿潛望定位結構,便于確定打撈的地點,省去下水定位步驟,提高打撈效率,所述磁吸球7整體呈實心球狀結構作為該打撈回收裝置的回收磁吸結構,其上開設有螺紋孔與連接環3呈螺紋連接,連接環3上端通過纏繞打結的方式連接在牽引繩索2上,方便根據水下金屬的大小和重量進行磁吸球7的選擇,確保可以將水下物品完全打撈回收,所述滾輪9和滾輪支架10共同組成該回收裝置的移動結構,兩者之間呈轉動連接,且各個滾輪9大小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把手(1)、牽引繩索(2)、連接環(3)、轉輪(4)、轉輪架(5)、支撐卡架(6)、磁吸球(7)、潛望鏡(8)、滾輪(9)、滾輪支架(10)、目鏡(11)、回收倉(12)和承重箱(13);所述轉動把手(1)固定在轉輪(4)轉軸的側面上,所述牽引繩索(2)纏繞在轉輪(4)上,所述連接環(3)連接在牽引繩索(2)和磁吸球(7)之間,所述轉輪(4)呈圓輪狀結構卡放在轉輪架(5)上,所述轉輪架(5)呈U性結構,通過焊接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上,所述支撐卡架(6)底端通過螺絲連接的方式安裝在轉輪架(5)的側面,且位于承重箱(13)上表面,所述磁吸球(7)呈圓球狀結構連接在連接環(3)上,所述潛望鏡(8)與目鏡(11)一體化連接卡放在支撐卡架(6)上,所述滾輪(9)安置在該承重箱(13)的下方,安裝在滾輪支架(10)上,所述滾輪支架(10)通過焊接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的下表面上,所述回收倉(12)呈兩個分隔空腔結構安置于承重箱(13)的內部,所述承重箱(13)呈長方體空腔結構固定在滾輪支架(10)上方。/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動把手(1)、牽引繩索(2)、連接環(3)、轉輪(4)、轉輪架(5)、支撐卡架(6)、磁吸球(7)、潛望鏡(8)、滾輪(9)、滾輪支架(10)、目鏡(11)、回收倉(12)和承重箱(13);所述轉動把手(1)固定在轉輪(4)轉軸的側面上,所述牽引繩索(2)纏繞在轉輪(4)上,所述連接環(3)連接在牽引繩索(2)和磁吸球(7)之間,所述轉輪(4)呈圓輪狀結構卡放在轉輪架(5)上,所述轉輪架(5)呈U性結構,通過焊接的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上,所述支撐卡架(6)底端通過螺絲連接的方式安裝在轉輪架(5)的側面,且位于承重箱(13)上表面,所述磁吸球(7)呈圓球狀結構連接在連接環(3)上,所述潛望鏡(8)與目鏡(11)一體化連接卡放在支撐卡架(6)上,所述滾輪(9)安置在該承重箱(13)的下方,安裝在滾輪支架(10)上,所述滾輪支架(10)通過焊接連接方式固定在承重箱(13)的下表面上,所述回收倉(12)呈兩個分隔空腔結構安置于承重箱(13)的內部,所述承重箱(13)呈長方體空腔結構固定在滾輪支架(10)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吸式水下打撈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世龍,潘聞,高江,唐善慶,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開發區鑫昌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