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包括加工平臺,加工平臺的上端面依次安裝矯直機構和切割機構,加工平臺靠近矯直機構的一端設有進料機構,加工平臺的另一端設有輸料機構,切割機構與矯直機構之間設置導料機構,導料機構靠近切割機構設置,導料機構靠近矯直機構的一側和切割機構遠離導料機構的一側均設有分隔架,分隔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進料機構對待矯直切割的鋼筋卷組件集中放置,并通過導料機構和切割組件對鋼筋卷組件上的鋼筋批量矯直和切割,切割后的鋼筋通過輸料機構盛裝后輸送到鋼筋放置點,避免產生廢屑,噪音小,切割效率高,同時切割后的鋼筋直接輸送,防止鋼筋堆積,提高切割后的鋼筋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鋼筋加工
,特別涉及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
技術介紹
鋼筋切斷裝置用于對盤繞的鋼筋進行矯直并按照一定的長度尺寸對其切割,以向下一道工序輸送規定尺寸段的鋼筋。目前的鋼筋切斷裝置多是采用刀片旋轉切割,切割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渣屑,難以清理,并且切割噪音大,且單次只能切割單根鋼筋,切割數量少,切割效率低;切割后的鋼筋直接掉落堆積,容易造成鋼筋堆積折彎,影響使用質量,并且也難以二次搬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通過進料機構對待矯直切割的鋼筋卷組件集中放置,并通過導料機構和切割組件對鋼筋卷組件上的鋼筋批量矯直和切割,切割后的鋼筋通過輸料機構盛裝后輸送到鋼筋放置點,且切割組件采用刀片硬壓切割,避免產生廢屑,噪音小,且可以批量切割多根和多層鋼筋,切割效率高,同時切割后的鋼筋直接輸送,防止鋼筋堆積,提高切割后的鋼筋質量,且本專利技術采用流水線式矯直切割系統,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包括加工平臺,所述加工平臺的上端面依次安裝矯直機構和切割機構,所述加工平臺靠近矯直機構的一端設有進料機構,所述加工平臺的另一端設有輸料機構,所述切割機構與矯直機構之間設置導料機構,所述導料機構靠近切割機構設置,所述導料機構靠近矯直機構的一側和切割機構遠離導料機構的一側均設有分隔架,所述分隔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切割機構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所述U型架上安裝高壓氣缸,所述高壓氣缸的下端固定連接上壓件,所述上壓件的正下方設置下撐件,所述上壓件和下撐件之間設置多個中間件,所述下撐件的兩端固定連接光桿的一端,所述光桿的另一端與U型架固定連接,所述光桿與中間件和上壓件活動連接,所述下撐件和中間件的上端面位于光桿的外側均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的底部固定連接復位彈簧一。優選的,所述上壓件和中間件的下端面固定連接切割刀且位于切割刀的兩側均設有半圓槽一,所述下撐件和中間件的上端面設有切割槽且位于切割槽的兩側均設有半圓槽二,所述切割槽與切割刀對應設置,所述半圓槽一與半圓槽二對應設置。優選的,所述矯直機構包括矯直組件,所述矯直組件為多個且上下等間距分布,所述矯直組件的兩端設置對稱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矯直組件的一側設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槽內設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的兩側面與立柱通過螺栓連接且調節塊與矯直組件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矯直組件包括若干個矯直桿,所述矯直桿為上下對稱設置,所述矯直桿的外側設有若干等間距設置的矯直環槽,上下所述矯直桿上的矯直環槽對稱設置,所述矯直桿的兩端活動連接橫桿,下側的所述橫桿的兩端固定連接螺桿,所述螺桿與上側的所述橫桿滑動連接,所述螺桿的上端螺紋連接鎖緊螺母,下側的所述橫桿的側面安裝動力系統,所述動力系統與下側的矯直桿傳動連接。優選的,所述進料機構包括底臺,所述底臺的上端面固定連接對稱設置的階梯板,所述階梯板之間安裝階梯狀的多個鋼筋卷組件。優選的,所述鋼筋卷組件包括轉桿和鋼筋卷,所述鋼筋卷等間距的固定套接在轉桿上,且所述鋼筋卷與矯直環槽對應設置,所述轉桿的兩端活動連接插塊,所述插塊與階梯板插接。優選的,所述階梯板上設有插槽,所述插槽的端口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蓋板。優選的,所述輸料機構包括軌道和平移小車,所述平移小車與軌道滑動連接,所述平移小車的上端面一側固定連接側板,所述側板上安裝液壓桿,所述液壓桿的端部固定連接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上端面通過矩陣分布的立桿固定連接盛料架。優選的,所述盛料架包括U型槽板,所述U型槽板內固定連接若干個平行設置的橫板,所述U型槽板遠離加工平臺的一端設有若干個擋板,所述擋板的兩端通過螺栓與U型槽板固定連接,所述擋板位于橫板和U型槽板底面的上側。優選的,所述導料機構由多組導料組件呈階梯式排列組成,且所述導料組件的數量與矯直組件相同,靠近矯直組件的導料組件通過連板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其余的所述導料組件的兩側均固定連接耳板,所述耳板上滑動連接限位桿,所述限位桿固定連接加工平臺,所述耳板與加工平臺之間位于限位桿的外圈連接復位彈簧二。優選的,所述導料組件包括上下對稱設置的導料輥,所述導料輥上設有與矯直環槽對應的導料槽,兩個所述導料輥的兩端活動連接端塊,下部的兩個所述端塊外側端固定連接耳板,下部的所述端塊上端固定連接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與上側的端塊滑動連接且螺紋桿的外圈螺紋連接調節螺母。與傳統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進料機構對待矯直切割的鋼筋卷組件集中放置,并通過導料機構和切割組件對鋼筋卷組件上的鋼筋批量矯直和切割,切割后的鋼筋通過輸料機構盛裝后輸送到鋼筋放置點,且切割組件采用刀片硬壓切割,避免產生廢屑,噪音小,且可以批量切割多根和多層鋼筋,切割效率高,同時切割后的鋼筋直接輸送,防止鋼筋堆積,提高切割后的鋼筋質量,且本專利技術采用流水線式矯直切割系統,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一個視角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另一個視角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矯直機構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矯直組件立體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切割機構立體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進料機構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階梯板立體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鋼筋卷組件立體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輸料機構立體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盛料架立體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導料機構立體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的導料組件立體示意圖。圖中:1、加工平臺;2、矯直機構;21、矯直組件;211、矯直桿;212、矯直環槽;213、橫桿;214、螺桿;215、鎖緊螺母;216、動力系統;22、立柱;23、調節槽;24、調節塊;3、切割機構;31、U型架;32、高壓氣缸;33、上壓件;34、下撐件;35、中間件;36、光桿;37、彈簧槽;38、復位彈簧一;39、切割刀;310、半圓槽一;311、切割槽;312、半圓槽二;4、進料機構;41、底臺;42、階梯板;421、插槽;422、蓋板;43、鋼筋卷組件;431、轉桿;432、鋼筋卷;433、插塊;5、輸料機構;51、軌道;52、平移小車;53、側板;54、液壓桿;55、移動板;56、立桿;57、盛料架;571、U型槽板;572、橫板;573、擋板;6、導料機構;61、導料組件;611、導料輥;612、導料槽;613、端塊;614、螺紋桿;615、調節螺母;62、連板;63、耳板;64、限位桿;65、復位彈簧二;7、分隔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如圖1-2所示,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包括加工平臺1,所述加工平臺1的上端面依次安裝矯直機構2和切割機構3,所述加工平臺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包括加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臺的上端面依次安裝矯直機構和切割機構,所述加工平臺靠近矯直機構的一端設有進料機構,所述加工平臺的另一端設有輸料機構,所述切割機構與矯直機構之間設置導料機構,所述導料機構靠近切割機構設置,所述導料機構靠近矯直機構的一側和切割機構遠離導料機構的一側均設有分隔架,所述分隔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包括加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臺的上端面依次安裝矯直機構和切割機構,所述加工平臺靠近矯直機構的一端設有進料機構,所述加工平臺的另一端設有輸料機構,所述切割機構與矯直機構之間設置導料機構,所述導料機構靠近切割機構設置,所述導料機構靠近矯直機構的一側和切割機構遠離導料機構的一側均設有分隔架,所述分隔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機構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與加工平臺固定連接,所述U型架上安裝高壓氣缸,所述高壓氣缸的下端固定連接上壓件,所述上壓件的正下方設置下撐件,所述上壓件和下撐件之間設置多個中間件,所述下撐件的兩端固定連接光桿的一端,所述光桿的另一端與U型架固定連接,所述光桿與中間件和上壓件活動連接,所述下撐件和中間件的上端面位于光桿的外側均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的底部固定連接復位彈簧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件和中間件的下端面固定連接切割刀且位于切割刀的兩側均設有半圓槽一,所述下撐件和中間件的上端面設有切割槽且位于切割槽的兩側均設有半圓槽二,所述切割槽與切割刀對應設置,所述半圓槽一與半圓槽二對應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矯直機構包括矯直組件,所述矯直組件為多個且上下等間距分布,所述矯直組件的兩端設置對稱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矯直組件的一側設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槽內設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的兩側面與立柱通過螺栓連接且調節塊與矯直組件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筋矯直、切割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矯直組件包括若干個矯直桿,所述矯直桿為上下對稱設置,所述矯直桿的外側設有若干等間距設置的矯直環槽,上下所述矯直桿上的矯直環槽對稱設置,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宏梅,魯曉飛,
申請(專利權)人:六安聯眾工業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