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汽車輪轂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包括:加工臺;上料輸送機構,架設在加工臺的一側;下料輸送機構,架設在加工臺的一側;定位旋轉機構,設置在加工臺上;打磨驅動機構,設置在加工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轉機構包括:承載轉盤,呈水平并且能夠旋轉的設置在加工臺的臺面中心處,加工臺上開設有用于避讓承載轉盤旋轉的避讓通口;兩定位夾具,對稱并且能夠作翻轉動作的設置在承載轉盤的兩側,用于將承載轉盤上的輪轂圓周進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呈豎直位于承載轉盤遠離上料輸送機構的一側,該設備能夠自動上下料,并且能夠精準定位輪轂,高效將定位后的輪轂內圈進行拋光,提高輪轂拋光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輪轂加工
,具體是涉及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
技術介紹
輪轂,汽車輪胎內以軸為中心用于支撐輪胎的圓柱形金屬部件,通俗地說,就是車輪中心安裝車軸的部位,是連接制動鼓、輪盤和半軸的重要零部件,所謂“輪胎”就是車“轱轆”當中的橡膠部分,它本身是軟體的,所以輪胎內廓支撐輪胎的圓桶形的、中心是裝在軸上的部件就叫輪轂,由于語言習慣不同,很多人對于輪轂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輪圈”,而南方的朋友,很多都稱呼它為“胎鈴”或者“車鈴”,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通常以可更換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可更換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傳統的拋光裝置是由待加工工件進行移動,由拋光輪上下移動從而對工件進行拋光,不適用于汽車輪轂的內圈拋光,且傳統的拋光裝置對工件的固定性能不夠,容易使工件在固定架上松動,從而影響拋光的效率,傳統的拋光裝置只能對同一種類型的工件進行拋光,降低了裝置的適用性,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以便于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該設備能夠自動上下料,并且能夠精準定位輪轂,高效將定位后的輪轂內圈進行拋光,提高輪轂拋光效率。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包括:加工臺;上料輸送機構,架設在加工臺的一側,用于將待加工的輪轂移動至加工臺的加工處;下料輸送機構,架設在加工臺的一側,位于上料輸送機構的下方,用于將加工完成的輪轂移動進行下料輸送;定位旋轉機構,設置在加工臺上,用于將上來哦輸送機構輸送的輪轂進行定位并且旋轉;打磨驅動機構,設置在加工臺上,用于將定位旋轉機構定位并且旋轉的輪轂內圈進行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轉機構包括:承載轉盤,呈水平并且能夠旋轉的設置在加工臺的臺面中心處,加工臺上開設有用于避讓承載轉盤旋轉的避讓通口;兩定位夾具,對稱并且能夠作翻轉動作的設置在承載轉盤的兩側,用于將承載轉盤上的輪轂圓周進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呈豎直位于承載轉盤遠離上料輸送機構的一側。優選地,所述上料輸送機構包括上料輸送機、第一龍門架、第一導向滑臺和兩液壓頂桿,上料輸送機呈水平架設在加工臺的一側上方,上料輸送機的一端朝加工臺的方向延伸,第一龍門架呈豎直設置在上料輸送機靠近加工臺的一端,第一導向滑臺能夠翻轉的設置在上料輸送機靠近加工臺的一端,第一導向滑臺的兩端分別與上料輸送的兩側鉸接,兩液壓頂桿對稱位于第一龍門架的兩端,兩液壓頂桿的一端分別與第一龍門架的兩側鉸接,兩液壓頂桿的工作端分別與第一導向滑臺的兩側鉸接設置,第一導向滑臺的一端能夠向承載轉盤的上方一側延伸設置。優選地,所述第一龍門架的上端中心處設置有接近開關,接近開關的工作端朝上料輸送機的上方延伸設置。優選地,所述弧形定位下料板上設有沿著弧形定位下料板的弧形線等間距延伸的豎直導輪,每個豎直導輪分別能夠轉動的設置在弧形定位下料板上,每個豎直導輪分別能夠與輪轂的圓周面滑動抵觸,弧形定位下料板遠離上料輸送機的一端設有呈水平設置的液壓缸,液壓缸安裝在加工臺上,液壓缸的輸出端朝下料輸送機構的一端延伸設置,液壓缸的輸出端與弧形定位下料板的中端連接。優選地,所述兩定位夾具的中端分別鉸接設置在承載轉盤的兩側,承載轉盤的底部設置有呈豎直設置的中空套筒,中空套筒的內部設置有能夠在中空套筒內部上下滑動的滑動柱,滑動柱的圓周面與中空套筒的內壁緊密貼合,每個定位夾具的下端呈豎直向中空套筒的下端延伸,每個定位夾具向下的延伸端分別通過復位彈簧與中空套筒的側壁連接,中空套筒的上端設有與每個定位夾具對應的水平套管,每個水平套管的一端分別與中空套筒的內部連通,每個水平套管的內部分別設置有呈水平并且能夠在每個水平套管內部滑動的撥動桿,滑動柱的上端圓周方向設有傾斜面,每個撥動桿的一端分別能夠與滑動柱的滑動抵觸,每個波動桿的另外一端分別能夠與每個定位夾具的內壁滑動抵觸,中空套筒的底部設有呈豎直設置的氣缸,氣缸的輸出端穿過中空套筒的兩面與滑動柱的底部中心處相連接。優選地,所述定位旋轉機構還包括隔板、驅動電機和U型支架,隔板呈水平架設在加工臺的下方,驅動電機呈豎直設置在隔板的底部,U型支架呈豎直安裝在承載轉盤的底部,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能夠轉動的穿過隔板的兩面與U型支架的底部相連接。優選地,所述打磨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龍門架、第一絲桿滑臺、第二絲桿滑臺、豎直桿和打磨輪,第二龍門架設置在加工臺上,位于承載轉盤的正上方,第一絲桿滑臺呈水平設置在第二龍門架的上端,第二絲桿滑臺呈豎直設置在第一絲桿滑臺的工作端,豎直桿呈豎直設置在第二絲桿滑臺的工作端,打磨輪呈豎直設置在豎直桿的底部。優選地,所述下料輸送機構包括下料輸送機和第二導向滑臺,第二導向滑臺呈傾斜狀態位于第一導向滑臺的正下方,第二導向滑臺的一端與加工臺的臺面對接設置,下料輸送機呈水水平位于第二導向滑臺傾斜向下的一端,下料輸送機的一端與第二導向滑臺傾斜向下的一端對接設置,下料輸送機位于上料輸送機的正下方。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作業時,通過上料輸送機依次將待加工的輪轂進行輸送,當單個輪轂移動至第一導向滑臺上后,接近開關接收到信息,并將上料輸送機停止工作,通過第一導向滑臺將待加工的輪轂移動至承載轉盤上,同時啟動每個液壓頂桿,通過每個液壓頂桿的工作端分別帶動第一導向滑臺的一端向上移動,進而便于加工完成的輪轂后期移動,移動至承載轉盤上的輪轂通過弧形定位下料板進行定位,弧形定位下料板上設置的每個豎直導輪能夠在承載轉盤帶動輪轂旋轉時起到導向旋轉的作用,待加工的輪轂移動至承載轉盤上后,啟動氣缸,通過氣缸帶動滑動柱向上移動,兩撥動桿的一端分別沿著滑動柱的傾斜面和其圓周面向外延伸,使每個撥動桿的一端抵觸每個定位夾具的下端,使每個定位夾具的上端作翻轉動作,通過每個定位夾具將輪轂的兩側夾緊并進行定位,當承載轉盤上的輪轂定位后,啟動驅動電機,通過驅動電機帶動U型支架和承載轉盤旋轉,同時帶動被每個定位夾具定位后的輪轂進行轉動,通過第一絲桿滑臺的工作端帶動第二絲桿滑臺平移,進而帶動第二絲桿滑臺上的打磨輪平移,使打磨輪與輪轂的內壁對接,再通過第二絲桿滑臺帶動豎直桿和打磨輪向下移動,將打磨輪與輪轂的內壁接觸,進而進行輪轂內圈打磨操作,當承載轉盤上的輪轂內圈拋光結束后,啟動液壓缸,通過液壓缸帶動弧形定位下料板抵觸承載轉盤上的輪轂向第二導向滑臺的方向移動,再通過第二導向滑臺將加工完成的輪轂移動至下料輸送機上進行下料,該設備能夠自動上下料,并且能夠精準定位輪轂,高效將定位后的輪轂內圈進行拋光,提高輪轂拋光效率。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包括:/n加工臺(1);/n上料輸送機(9)構(2),架設在加工臺(1)的一側,用于將待加工的輪轂移動至加工臺(1)的加工處;/n下料輸送機(31)構(3),架設在加工臺(1)的一側,位于上料輸送機(9)構(2)的下方,用于將加工完成的輪轂移動進行下料輸送;/n定位旋轉機構(4),設置在加工臺(1)上,用于將上來哦輸送機構輸送的輪轂進行定位并且旋轉;/n打磨驅動機構(5),設置在加工臺(1)上,用于將定位旋轉機構(4)定位并且旋轉的輪轂內圈進行打磨;/n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轉機構(4)包括:/n承載轉盤(6),呈水平并且能夠旋轉的設置在加工臺(1)的臺面中心處,加工臺(1)上開設有用于避讓承載轉盤(6)旋轉的避讓通口;/n兩定位夾具(7),對稱并且能夠作翻轉動作的設置在承載轉盤(6)的兩側,用于將承載轉盤(6)上的輪轂圓周進行定位;/n弧形定位下料板(8),呈豎直位于承載轉盤(6)遠離上料輸送機(9)構(2)的一側。/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包括:
加工臺(1);
上料輸送機(9)構(2),架設在加工臺(1)的一側,用于將待加工的輪轂移動至加工臺(1)的加工處;
下料輸送機(31)構(3),架設在加工臺(1)的一側,位于上料輸送機(9)構(2)的下方,用于將加工完成的輪轂移動進行下料輸送;
定位旋轉機構(4),設置在加工臺(1)上,用于將上來哦輸送機構輸送的輪轂進行定位并且旋轉;
打磨驅動機構(5),設置在加工臺(1)上,用于將定位旋轉機構(4)定位并且旋轉的輪轂內圈進行打磨;
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旋轉機構(4)包括:
承載轉盤(6),呈水平并且能夠旋轉的設置在加工臺(1)的臺面中心處,加工臺(1)上開設有用于避讓承載轉盤(6)旋轉的避讓通口;
兩定位夾具(7),對稱并且能夠作翻轉動作的設置在承載轉盤(6)的兩側,用于將承載轉盤(6)上的輪轂圓周進行定位;
弧形定位下料板(8),呈豎直位于承載轉盤(6)遠離上料輸送機(9)構(2)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輸送機(9)構(2)包括上料輸送機(9)、第一龍門架(10)、第一導向滑臺(11)和兩液壓頂桿(12),上料輸送機(9)呈水平架設在加工臺(1)的一側上方,上料輸送機(9)的一端朝加工臺(1)的方向延伸,第一龍門架(10)呈豎直設置在上料輸送機(9)靠近加工臺(1)的一端,第一導向滑臺(11)能夠翻轉的設置在上料輸送機(9)靠近加工臺(1)的一端,第一導向滑臺(11)的兩端分別與上料輸送的兩側鉸接,兩液壓頂桿(12)對稱位于第一龍門架(10)的兩端,兩液壓頂桿(12)的一端分別與第一龍門架(10)的兩側鉸接,兩液壓頂桿(12)的工作端分別與第一導向滑臺(11)的兩側鉸接設置,第一導向滑臺(11)的一端能夠向承載轉盤(6)的上方一側延伸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龍門架(10)的上端中心處設置有接近開關(13),接近開關(13)的工作端朝上料輸送機(9)的上方延伸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輪轂內圈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定位下料板(8)上設有沿著弧形定位下料板(8)的弧形線等間距延伸的豎直導輪(14),每個豎直導輪(14)分別能夠轉動的設置在弧形定位下料板(8)上,每個豎直導輪(14)分別能夠與輪轂的圓周面滑動抵觸,弧形定位下料板(8)遠離上料輸送機(9)的一端設有呈水平設置的液壓缸(15),液壓缸(15)安裝在加工臺(1)上,液壓缸(15)的輸出端朝下料輸送機(31)構(3)的一端延伸設置,液壓缸(15)的輸出端與弧形定位下料板(8)的中端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友,
申請(專利權)人:張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