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架,兩個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鋼軌,鋼軌上連接有齒條,位于左端的支撐架上設置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萬向聯軸器,萬向聯軸器的右端與竹基管道芯模的左端相連接,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托輥,兩個托輥分別與兩個支撐架連接固定,萬向聯軸器的側面設置有撥桿,鋼軌上設置有拋光機構,拋光機構可沿著軌道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了減少拋光次數,提高加工效率,超大拋光行程,電能消耗低,拋光效果更好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
本技術應用涉及竹基管道
,具體的說是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
技術介紹
竹基管道,是以竹子為基材,以樹脂為膠黏劑,充分利用竹材軸向拉伸強度高的特點,采用無應力缺陷的弧形纏繞工藝技術制成的生物基壓力管道,具有高性價比、低碳環保、抗震抗沉降能力強、保溫性能極好等特點,耐壓強度高、絕緣、耐腐蝕、水流性能佳、重量輕、安裝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突出。竹基管道芯模為要求表面拋光處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加工方式為車床刀架處加砂帶輪拋光,需拋光兩次,加工效率低,需占用加工車床,車床電機功耗高(30Kw),竹基管道芯模直徑范圍大(200-2200mm),車床刀架行程不能滿足拋光要求。因此設計一種減少拋光次數,提高加工效率,超大拋光行程,電能消耗低,拋光效果更好的拋光設備,正是專利技術人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能實現減少拋光次數,提高加工效率,超大拋光行程,電能消耗低,拋光效果更好的功能。本技術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其包括減速機、萬向聯軸器、托輥、支撐架、撥桿、可調底座、竹基管道芯模、鋼軌、齒條、驅動電機、拋光機構,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架,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鋼軌,所述鋼軌上連接有齒條,位于左端的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萬向聯軸器,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右端與竹基管道芯模的左端相連接,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托輥,所述兩個托輥分別與兩個支撐架連接固定,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側面設置有撥桿,所述鋼軌上設置有拋光機構,所述拋光機構可沿著軌道移動;所述拋光機構包括主體、吸塵器砂帶拋光機、磨塵漏斗、噴水管、水泵、吸塵管、行走電機、行走輪、徑向進給手輪、進給絲杠,所述主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兩個吸塵器,所述主體的上端連接有滑動平臺,所述滑動平臺的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所述進給絲杠的末端連接有徑向進給手輪,所述滑動平臺上分別連接有兩個砂帶拋光機,所述兩個砂帶拋光機分別連接有兩個磨塵漏斗,所述兩個磨塵漏斗分別通過兩根吸塵管與兩個吸塵器的吸塵口相連接,所述主體的側面連接有行走電機,所述主體的下端連接有行走輪。進一步,所述行走輪與鋼軌相配合,所述行走輪可沿著鋼軌移動。進一步,所述行走電機的輸出端外側連接有齒輪且通過齒輪與齒條相嚙合。進一步,所述滑動平臺包括平臺、底座、滑道,所述底座兩端分別連接有兩條滑道,所述兩條滑道的上方設置有平臺,所述平臺的下端連接有帶有內螺紋的導向塊,所述導向塊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所述進給絲杠的兩端外側分別設置有兩個軸承且兩個軸承均與底座相連接,所述徑向進給手輪與進給絲杠連接固定。進一步,所述砂帶拋光機的拋光面朝向竹基管道芯軸的圓周面。進一步,所述吸塵器的兩端均連接有吸塵管,一根與磨塵料斗相連接,另一根對準砂帶拋光機的拋光位。本技術裝置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手動調節拋光進給量,專用導軌配合行走電機提供了超長的拋光形成,使得拋光可以在一次行走間完成,各個部位更換功能結構,替換為低功率部件,實現了減少拋光次數,提高加工效率,超大拋光行程,電能消耗低,拋光效果更好的功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側視圖。圖4是本技術拋光機構結構視圖。圖5是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減速機;2-萬向聯軸器;3-托輥;4-支撐架;5-撥桿;6-可調底座;7-竹基管道芯模;8-吸塵器;9-砂帶拋光機;10-磨塵漏斗;11-噴水管;12-水泵;13-吸塵管;14-行走電機;15-行走輪;16-鋼軌;17-齒條;18-徑向進給手輪;19-進給絲杠;20-驅動電機;21拋光機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裝置,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技術裝置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在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參見圖1至5是本技術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拋光機構結構視圖、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其包括減速機、萬向聯軸器、托輥、支撐架、撥桿、可調底座、竹基管道芯模、鋼軌、齒條、驅動電機、拋光機構,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架,兩個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鋼軌,鋼軌上連接有齒條,位于左端的支撐架上設置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萬向聯軸器,萬向聯軸器的右端與竹基管道芯模的左端相連接,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托輥,兩個托輥分別與兩個支撐架連接固定,萬向聯軸器的側面設置有撥桿,鋼軌上設置有拋光機構,拋光機構可沿著軌道移動;拋光機構包括主體、吸塵器砂帶拋光機、磨塵漏斗、噴水管、水泵、吸塵管、行走電機、行走輪、徑向進給手輪、進給絲杠,主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兩個吸塵器,主體的上端連接有滑動平臺,滑動平臺的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進給絲杠的末端連接有徑向進給手輪,滑動平臺上分別連接有兩個砂帶拋光機,兩個砂帶拋光機分別連接有兩個磨塵漏斗,兩個磨塵漏斗分別通過兩根吸塵管與兩個吸塵器的吸塵口相連接,主體的側面連接有行走電機,主體的下端連接有行走輪。行走輪與鋼軌相配合,行走輪可沿著鋼軌移動,行走電機的輸出端外側連接有齒輪且通過齒輪與齒條相嚙合,滑動平臺包括平臺、底座、滑道,底座兩端分別連接有兩條滑道,兩條滑道的上方設置有平臺,平臺的下端連接有帶有內螺紋的導向塊,導向塊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進給絲杠的兩端外側分別設置有兩個軸承且兩個軸承均與底座相連接,徑向進給手輪與進給絲杠連接固定,砂帶拋光機的拋光面朝向竹基管道芯軸的圓周面,吸塵器的兩端均連接有吸塵管,一根與磨塵料斗相連接,另一根對準砂帶拋光機的拋光位。本技術,回轉驅動采用電機加減速機驅動,功率為3Kw,利用手動撥動萬向聯軸器與竹基管道芯模連接驅動,竹基管道芯模采用托輥支撐,拋光用兩臺砂帶拋光機進行拋光,功率為2.2Kw,兩臺砂帶拋光機同時工作,調高拋光銷量,拋光進給采用手搖絲杠手動驅動,行走為電機加減速機驅動齒輪齒條,導軌采用鋼軌,除塵采用吸塵器加噴防銹液除塵,功率為0.75Kw,為適應不同加工直徑,支撐架底座可調節,實現拋光200-2200mm范圍內的芯模。吸塵器的兩根吸塵管,分別對應了砂輪拋光機的拋光位的水平方向和下方,在直接將工位上墨塵吸收的同時,也將散落的墨塵完全回收,不向外散益,環保清潔,手動調節絲杠進行進給可以更好的把握拋光的程度,噴水管在拋光的過程中不停的對準拋光位進行噴水,全程冷卻竹基管道芯模,保證拋光效果。本技術通過手動調節拋光進給量,專用導軌配合行走電機提供了超長的拋光形成,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速機、萬向聯軸器、托輥、支撐架、撥桿、可調底座、竹基管道芯模、鋼軌、齒條、驅動電機、拋光機構,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架,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鋼軌,所述鋼軌上連接有齒條,位于左端的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萬向聯軸器,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右端與竹基管道芯模的左端相連接,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托輥,所述兩個托輥分別與兩個支撐架連接固定,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側面設置有撥桿,所述鋼軌上設置有拋光機構,所述拋光機構可沿著軌道移動;/n所述拋光機構包括主體、吸塵器砂帶拋光機、磨塵漏斗、噴水管、水泵、吸塵管、行走電機、行走輪、徑向進給手輪、進給絲杠,所述主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兩個吸塵器,所述主體的上端連接有滑動平臺,所述滑動平臺的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所述進給絲杠的末端連接有徑向進給手輪,所述滑動平臺上分別連接有兩個砂帶拋光機,所述兩個砂帶拋光機分別連接有兩個磨塵漏斗,所述兩個磨塵漏斗分別通過兩根吸塵管與兩個吸塵器的吸塵口相連接,所述主體的側面連接有行走電機,所述主體的下端連接有行走輪。/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竹基管道芯模拋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速機、萬向聯軸器、托輥、支撐架、撥桿、可調底座、竹基管道芯模、鋼軌、齒條、驅動電機、拋光機構,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架,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設置有鋼軌,所述鋼軌上連接有齒條,位于左端的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萬向聯軸器,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右端與竹基管道芯模的左端相連接,所述竹基管道芯模的兩端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托輥,所述兩個托輥分別與兩個支撐架連接固定,所述萬向聯軸器的側面設置有撥桿,所述鋼軌上設置有拋光機構,所述拋光機構可沿著軌道移動;
所述拋光機構包括主體、吸塵器砂帶拋光機、磨塵漏斗、噴水管、水泵、吸塵管、行走電機、行走輪、徑向進給手輪、進給絲杠,所述主體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兩個吸塵器,所述主體的上端連接有滑動平臺,所述滑動平臺的內側設置有進給絲杠,所述進給絲杠的末端連接有徑向進給手輪,所述滑動平臺上分別連接有兩個砂帶拋光機,所述兩個砂帶拋光機分別連接有兩個磨塵漏斗,所述兩個磨塵漏斗分別通過兩根吸塵管與兩個吸塵器的吸塵口相連接,所述主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慶磊,劉士生,厲金鎊,孫華峰,懷曉飛,王玉成,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國眾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