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設置有定位組件,定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靜頭部和動頭部,所述靜頭部和動頭部相對一端均形成有錐形頭,所述靜頭部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支撐框上,所述動頭部安裝在頂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頂緊氣缸水平設置,動頭部在第一位置時,頂緊氣缸伸長活塞桿,以將工件固定在兩個錐形頭之間,動頭部在第二位置時,頂緊氣缸收縮活塞桿,以將工件從兩個錐形頭之間取下。本裝置可以有效提升螺紋套管的焊接工作效率,同時避免了人工定位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偏差,使得產品合格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焊接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螺紋套管作為固定連接部件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現有的螺紋套管的加工是將一個套管段的兩端與螺母通過焊接連接一體。由于缺少專用的設備,現有的螺紋套管焊接設備在固定定位時,常由人工定位焊接,若采用人工去完成,焊接形狀容易發生變形、加工余量偏差比較大,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現氣孔、焊接缺陷。在采用電焊機焊接時,需要將工件接地,對于工件旋轉環縫焊接時,如何將工件通過導線與接地線連接,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焊接稱作熔接、镕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焊接需要肢體帶動焊接裝置與工件接觸,焊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且手動帶動工件與焊接裝置接觸會出現焊接不均勻,氣孔、未焊透的現象。焊接操作是一種均速、穩定的操作過程,只有在均速、穩定的條件下,才能獲得優良的焊縫質量。在不轉動狀態下,只能進行全位置焊接,全位置焊接的操作難度極高,相應的對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要求極高,且焊縫質量合格率較低。目前,現有的地線與工件的連接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用夾子連接,即用夾子直接夾住電纜與工件連接。該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容易造成電纜繞圈損傷,且電纜的損耗非常大。再就是使用普通的接地轉子,但是接地轉子容易發熱變形,而且隨著工件的轉動,工作一段時間后會使接地轉子卡死,無法轉動。因此,如果直接使地線固定在工件上進行焊接的方法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電纜的使用壽命短。如果采用普通的接地轉子,不僅產品的質量受到影響外,極聚的高溫對生產作業人員的安全也構威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上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本裝置可以有效提升螺紋套管的焊接工作效率,同時避免了人工定位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偏差,使得產品合格率得到有效的提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靜頭部和動頭部,所述靜頭部和動頭部相對一端均形成有錐形頭,所述靜頭部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支撐框上,所述靜頭部通過驅動電機驅動,靜頭部的錐形頭從支撐框的一側伸入,并從另一相對側伸出,在靜頭部位于支撐框內的一段上設置有皮帶輪,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支撐框的背側開口,用于皮帶伸入,在靜頭部的尾端形成有導電接地端,所述導電接地端上壓設彈性壓件,彈性壓件與接地板導線連接;所述動頭部安裝在頂緊氣缸的活塞桿端部,頂緊氣缸水平設置;動頭部在第一位置時,頂緊氣缸伸長活塞桿,以將工件固定在兩個錐形頭之間,動頭部在第二位置時,頂緊氣缸收縮活塞桿,以將工件從兩個錐形頭之間取下。進一步改進本方案,所述彈性壓件包括弧形壓板、導向桿和壓簧,所述弧形壓板包括與靜頭部尾端接觸的弧形段,在弧形段的兩側向外延伸形成有壓板段,所述弧形段的內弧面與靜頭部的外圓面接觸,導向桿設置在靜頭部的兩側的底座上,導向桿包括上段的螺紋端和下段的光滑段,導向桿穿過壓板段的導向孔,在導向桿的螺紋段上設置有調節螺母,壓簧穿設在調節螺母和壓板段之間的導向桿上。進一步改進本方案,所述靜頭部和動頭部的錐形頭上均安裝有擋片,用于防止焊渣向兩側飛濺。進一步改進本方案,在定位組件的一側豎直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為矩形結構。進一步改進本方案,所述壓板段上設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通過導線與接地板連接,在接地板上設置有用于纏繞導線的接線柱。進一步改進本方案,所述連接柱的一端與壓板段焊接固定,在連接柱的外圓面上形成有外螺紋,連接柱上穿設有固定螺母,在導線和固定螺母之間的連接柱上還穿設有壓墊,壓墊用于壓緊導線連接頭,使導線連接頭與壓板段充分接觸并壓緊固定。進一步改進本方案,所述弧形段內弧面形成有多條弧形凸起,在兩個相鄰弧形凸起之間形成溝槽結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定位焊接裝置,針對調整螺套的結構,設置了專門的定位焊接結構,通過該裝置,首先使得調整螺套的部件頂緊固定,隨之通過驅動電機使得裝置轉動,在調整螺套加工轉動過程中,焊槍對部件連接處隨著轉動而進行焊接,具體分析如下:由于調整螺套包括套管和連接在套管兩端的螺母,因此設置了頂緊氣缸,將待焊接套管和兩個待焊接螺母對接好,伸長頂緊氣缸的活塞桿,并通過兩個錐形頭將套管和螺母壓合好,驅動電機帶動靜頭部轉動,此時調整螺套會隨之發生轉動,焊槍在焊縫位置,即可隨著調整螺套的轉動,對焊縫處進行焊接。2、本專利技術,考慮到在焊接過程中有焊渣的產生,為了避免焊渣在螺套轉動時四處飛濺,在錐形頭設置有擋片,并在底座上設置有擋板。、本專利技術,考慮到待焊接的調整螺套在焊接過程中,是發生轉動的,為了保證調整螺套焊接過程中與接地板導電連接,在靜頭部的設置有弧形壓板,弧形壓板在彈性部件的壓迫下,充分與靜頭部接觸,在弧形壓板上設置有接線柱與接地板通過導線連接,保證了調整螺套與接地板的形成導電通路。4、本專利技術,考慮到為了進一步減小弧形壓板與靜頭部導電接地端的摩擦力,將弧形段的內弧面設置為多條弧形凸起,同時接觸面注入導電膏,通過導電接地端的轉動,導電膏會被均勻涂在兩個部件的接觸面上,導電膏可以增大有效接觸面積,潤滑接觸面,使得導電效果大大增強的同時,減小了兩個部件之間的相對摩擦力。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定位焊接裝置一個視角的立體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定位焊接裝置另一個視角的立體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彈性壓件的立體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弧形壓板的結構圖;圖中標記:1、底座,2、靜頭部,2-1、導電接地端,3、動頭部,4、支撐框,5、頂緊氣缸,5-1、氣缸控制閥,6、擋片,7、擋板,8、驅動電機,8-1、控制器,10、彈性壓件,101、弧形壓板,1011、弧形段,1012、壓板段,1013、連接柱,1014、固定螺母,1015、壓墊,1016、弧形凸起,1017、通孔,1018、容納腔,1019、導向孔,102、導向桿,103、壓簧,104、調節螺母,20、接地板,201、接線柱。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設置有定位組件,定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靜頭部2和動頭部3,所述靜頭部2和動頭部3相對一端均形成有錐形頭,所述靜頭部2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支撐框4上,所述動頭部3安裝在頂緊氣缸5的活塞桿端部,頂緊氣缸5水平設置,動頭部3在第一位置時,頂緊氣缸5伸長活塞桿,以將工件固定在兩個錐形頭之間,動頭部3在第二位置時,頂緊氣缸5收縮活塞桿,以將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靜頭部(2)和動頭部(3),所述靜頭部(2)和動頭部(3)相對一端均形成有錐形頭,所述靜頭部(2)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支撐框(4)上,所述靜頭部(2)通過驅動電機(8)驅動,靜頭部(2)的錐形頭從支撐框(4)的一側伸入,并從另一相對側伸出,在靜頭部(2)位于支撐框(4)內的一段上設置有皮帶輪,驅動電機(8)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支撐框(4)的背側開口,用于皮帶伸入,在靜頭部(2)的尾端形成有導電接地端(2-1),所述導電接地端(2-1)上壓設彈性壓件(10),彈性壓件(10)與接地板(20)導線連接;所述動頭部(3)安裝在頂緊氣缸(5)的活塞桿端部,頂緊氣缸(5)水平設置;動頭部(3)在第一位置時,頂緊氣缸(5)伸長活塞桿,以將工件固定在兩個錐形頭之間,動頭部(3)在第二位置時,頂緊氣缸(5)收縮活塞桿,以將工件從兩個錐形頭之間取下。/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靜頭部(2)和動頭部(3),所述靜頭部(2)和動頭部(3)相對一端均形成有錐形頭,所述靜頭部(2)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支撐框(4)上,所述靜頭部(2)通過驅動電機(8)驅動,靜頭部(2)的錐形頭從支撐框(4)的一側伸入,并從另一相對側伸出,在靜頭部(2)位于支撐框(4)內的一段上設置有皮帶輪,驅動電機(8)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支撐框(4)的背側開口,用于皮帶伸入,在靜頭部(2)的尾端形成有導電接地端(2-1),所述導電接地端(2-1)上壓設彈性壓件(10),彈性壓件(10)與接地板(20)導線連接;所述動頭部(3)安裝在頂緊氣缸(5)的活塞桿端部,頂緊氣缸(5)水平設置;動頭部(3)在第一位置時,頂緊氣缸(5)伸長活塞桿,以將工件固定在兩個錐形頭之間,動頭部(3)在第二位置時,頂緊氣缸(5)收縮活塞桿,以將工件從兩個錐形頭之間取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調整螺套的定位焊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壓件(10)包括弧形壓板(101)、導向桿(102)和壓簧(103),所述弧形壓板(101)包括與靜頭部(2)尾端接觸的弧形段(1011),在弧形段(1011)的兩側向外延伸形成有壓板段(1012),所述弧形段(1011)的內弧面與靜頭部(2)的外圓面接觸,導向桿(102)設置在靜頭部(2)的兩側的底座(1)上,導向桿(102)包括上段的螺紋端和下段的光滑段,導向桿(102)穿過壓板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俊霞,
申請(專利權)人:王俊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