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金屬冷卻液制造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的上表面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通過傳送鏈與所述轉桿相連,所述轉桿的外表面設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表面設置有毛刷,所述釜體的左側面設置有吸氣泵及儲水箱,且所述吸氣泵與儲水箱均與所述釜體的左側面連通。該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可以在對水進行稀釋時,釜體內部產生的熱量通過吸氣泵的吸收,通過吸氣管進入儲水箱,進而使水加熱,能夠被充分利用,還可以在轉軸對不同溶液進行攪拌時,通過轉桿對釜體內壁進行清理,使攪拌的效果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
本技術涉及金屬冷卻液制造領域,具體為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人們對金屬制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金屬加工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其中,冷卻液作為金屬切削中的重要助劑,其性能也是各大金屬加工廠所研究的重點,在對金屬冷卻液制作使,通常都是將配好的不同溶液攪拌均勻后再加水稀釋混合均勻而成,在對不同溶液進行攪拌的同時,反應釜的內壁會存留大量的溶液,不對其進行處理的話,可以會導致冷卻液含量存在差異性,且在不同溶液與水進行稀釋時也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不加以利用的話會導致這些熱量的損傷,浪費現有的資源。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解決了在攪拌時對反應釜內壁的溶液進行清理,且可將反應釜內部通過化學反應生產的熱量進行收集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所述釜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釜體的頂壁與底壁之間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兩個轉桿,兩個所述轉桿的外表面均與所述轉軸之間通過傳動輪傳動連接有傳送鏈,兩個所述轉桿的外表面均螺紋連接有螺母,兩個所述螺母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均遠離所述螺母的一端均活動安裝有毛刷,所述釜體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的上表面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遠離所述儲水箱的一端分別穿插在所述釜體和所述擋板的內部,所述儲水箱的下表面連通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遠離所述儲水箱的一端連通有吸氣泵,所述吸氣泵的下表面連通有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底端與所述釜體的左側面之間連通有吸盤,所述釜體的右側面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釜體的下表面開設有出料口。進一步的,所述驅動電機的外表面套設有電機保護機箱。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葉的數量不少于十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轉軸的外表面。進一步的,所述轉軸及兩個所述轉桿均貫穿在所述擋板的內部,且所述傳送鏈位于所述擋板的上方。進一步的,所述毛刷與所述釜體的內壁相貼合,且兩個所述毛刷輸出的面積等于所述釜體的內壁。進一步的,所述儲水箱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壓力閥,所述吸收管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溫棉。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該技術,通過在釜體的上表面設置有驅動電機,進而帶動了轉軸的轉動,通過在轉軸與兩個轉桿的外表面均設置有傳送鏈,在轉軸轉動時,分別帶動了兩個轉桿的轉動,通過在兩個轉桿的外表面均設置有螺母,在螺母的外表面設置有連接桿,在連接桿的端部設置有毛刷,通過將毛刷與福特內部設置成貼合狀態,毛刷不僅可以對螺母的轉動起到限制的作用,使螺母做上下運動,進而帶動毛刷做上下運動,同時還能對釜體的內壁起到清理的作用,而且還能節約了資源,當驅動電機轉動,不僅可以使釜體內部的不同溶液進行攪拌混合,還能在攪拌混合的同時,對釜體的內部進行清理,無需單獨對釜體的內壁進行清理,極大的節約了工作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2、該技術,通過在釜體的左側面設置有儲水箱,可直接對釜體內不的不同溶液進行稀釋,無需手動加水,通過在釜體的左側面設置有吸盤,可以將釜體內部的熱量通過空氣傳播進行吸收,使熱量更加充分的利用,通過吸氣泵的作用,將熱量通過吸收管及進氣管輸送到儲水箱,可以將儲水箱內部的水進行加熱,使后期與不同溶液稀釋的效果更好,同時還可以對稀釋時產生的其他進行收集,氣體溶于水后,當稀釋結束后對儲水箱內部的水分進行處理,防止資源的浪費。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毛刷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反應釜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釜體;2、驅動電機;3、電機保護機箱;4、轉軸;5、攪拌葉;6、擋板;7、轉桿;8、傳送鏈;9、螺母;10、連接桿;11、毛刷;12、儲水箱;13、壓力閥;14、出水管;15、吸氣泵;16、進氣管;17、吸收管;18、保溫棉;19、吸盤;20、進料口;21、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參看圖1-3: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包括釜體1,釜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驅動電機2的外表面套設有電機保護機箱3,電機保護機箱3可以保護驅動電機2,防止驅動電機2被損壞,進而可以延長驅動電機2的使用壽命,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4,轉軸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5,釜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擋板6,攪拌葉5的數量不少于十個,且均勻分布在轉軸4的外表面,通過設置有不少于十個的攪拌葉5,可以更大化的對釜體1內部的溶液進行稀釋攪拌,使攪拌的更加徹底,釜體1的頂壁與底壁之間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兩個轉桿7,兩個轉桿7的外表面均與轉軸4之間通過傳動輪傳動連接有傳送鏈8,轉軸4及兩個轉桿7均貫穿在擋板6的內部,且傳送鏈8位于擋板6的上方,通過對擋板6的設置,可以使傳送鏈8處于單獨的工作室,防止溶液在攪拌的過程中濺到傳送鏈8,進而降低了傳送鏈8的傳動效果,兩個轉桿7的外表面均螺紋連接有螺母9,兩個螺母9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桿10,兩個連接桿10均遠離螺母9的一端均活動安裝有毛刷11,毛刷11與釜體1的內壁相貼合,且兩個毛刷11輸出的面積等于釜體1的內壁,通過兩個毛刷11的作用,可以使釜體1內壁更大化的進行清理,釜體1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儲水箱12,儲水箱12的上表面連通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遠離儲水箱12的一端分別穿插在釜體1和擋板6的內部,儲水箱1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壓力閥13,通過壓力閥13的作用,可以使儲水箱12內部的水分進入出水管14,儲水箱12的下表面連通有進氣管16,進氣管16遠離儲水箱12的一端連通有吸氣泵15,吸氣泵15的下表面連通有吸收管17,吸收管17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溫棉18,保溫棉18可以有效防止吸收管17內部的熱量散發出去,進而可以更大化的對釜體1內部的熱量進行充分利用,節約了資源,吸收管17的底端與釜體1的左側面之間連通有吸盤19,釜體1的右側面開設有進料口20,釜體1的下表面開設有出料口21。綜上所述,本技術在使用時,先檢查反應釜的安全性,先將不同溶液通過進料口20放置到釜體1內部,開啟驅動電機2,使轉軸4轉動,進而帶動轉桿7轉動,轉桿7帶動了螺母9的轉動,由于毛刷11與釜體1內壁為貼合狀態,進而對螺母9的移動進行限制,使螺母9能在轉桿7的外表面做上下運動,進而使毛刷11做上下運動,進而兩個毛刷11可以對釜體1內壁進行清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包括釜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所述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4),所述轉軸(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5),所述釜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擋板(6),所述釜體(1)的頂壁與底壁之間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兩個轉桿(7),兩個所述轉桿(7)的外表面均與所述轉軸(4)之間通過傳動輪傳動連接有傳送鏈(8),兩個所述轉桿(7)的外表面均螺紋連接有螺母(9),兩個所述螺母(9)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桿(10),兩個所述連接桿(10)均遠離所述螺母(9)的一端均活動安裝有毛刷(11),所述釜體(1)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儲水箱(12),所述儲水箱(12)的上表面連通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遠離所述儲水箱(12)的一端分別穿插在所述釜體(1)和所述擋板(6)的內部,所述儲水箱(12)的下表面連通有進氣管(16),所述進氣管(16)遠離所述儲水箱(12)的一端連通有吸氣泵(15),所述吸氣泵(15)的下表面連通有吸收管(17),所述吸收管(17)的底端與所述釜體(1)的左側面之間連通有吸盤(19),所述釜體(1)的右側面開設有進料口(20),所述釜體(1)的下表面開設有出料口(2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綠色環保的金屬冷卻液專用反應釜,包括釜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所述驅動電機(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4),所述轉軸(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5),所述釜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擋板(6),所述釜體(1)的頂壁與底壁之間通過軸承活動安裝有兩個轉桿(7),兩個所述轉桿(7)的外表面均與所述轉軸(4)之間通過傳動輪傳動連接有傳送鏈(8),兩個所述轉桿(7)的外表面均螺紋連接有螺母(9),兩個所述螺母(9)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桿(10),兩個所述連接桿(10)均遠離所述螺母(9)的一端均活動安裝有毛刷(11),所述釜體(1)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儲水箱(12),所述儲水箱(12)的上表面連通有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遠離所述儲水箱(12)的一端分別穿插在所述釜體(1)和所述擋板(6)的內部,所述儲水箱(12)的下表面連通有進氣管(16),所述進氣管(16)遠離所述儲水箱(12)的一端連通有吸氣泵(15),所述吸氣泵(15)的下表面連通有吸收管(17),所述吸收管(17)的底端與所述釜體(1)的左側面之間連通有吸盤(1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愛華,李樹白,喬奇偉,吳東恩,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艾潤潤滑油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