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包括第一集裝箱體、第二集裝箱體、安置在第一集裝箱體內的發酵干燥裝置、安置在第二集裝箱體內的蒸汽鍋爐和除臭冷卻塔,其中:發酵干燥裝置上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及出氣口,發酵干燥裝置的內壁上設置蒸汽循環管路,蒸汽循環管路的兩端形成第一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出口;蒸汽鍋爐,蒸汽鍋爐與第一蒸汽進口之間經依次貫穿第二集裝箱體和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蒸汽管連接;除臭冷卻塔,除臭冷卻塔上設置有第二蒸汽進口,第二蒸汽進口與出氣口之間經依次貫穿第二集裝箱體和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二蒸汽管連接,第二蒸汽管上連接有位于第二集裝箱體內的真空泵。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被方便運輸至有機廢棄物產生地以實現對有機廢棄物的就地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廢棄物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廚余、生活垃圾、農業廢棄物、人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與日俱增。若處理不當,這些有機廢棄物會對環境產生不可估量的污染。目前,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法、焚燒法以及生物法。其中,填埋法的主要問題在于滲透液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污染的轉移甚至加劇;焚燒法的溫度通常高于1000度,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此外,焚燒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對環境造成破壞。生物處理法是一種清潔環保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方法,其將有機廢棄物堆放至一密閉的發酵裝置內,通過微生物菌落的發酵實現對有機廢棄物內的無害化處理。為了提高微生物菌落的活性,提升發酵效率,一般需要通過真空抽氣使得發酵裝置內產生低壓環境。由于大部分的有機廢棄物的含水量較高,因此需要配備加熱裝置實現對發酵裝置的內部空間的加熱,以實現對有機廢棄物的加熱干燥,方便產生易于回收的干燥物。一套完整的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至少包括發酵裝置、加熱裝置、抽真空裝置等。目前,為了實現對有機廢棄物的發酵、干燥,一般都需要建設專業的、固定的有機廢棄物處理車間。待處理的有機廢棄物自其產生地被運輸至有機廢棄物處理車間,進行集中處理。現有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方式,存在如下明顯缺陷:1、需要建設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的處理車間并配備大量的操作人員,處理成本高昂。2、處理車間所在地和有機廢棄物的產生地完全分離,待處理的有機廢棄物需要被運輸至處理車間所在地,運輸成本高昂。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所述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包括第一集裝箱體、第二集裝箱體、安置在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內的發酵干燥裝置、安置在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蒸汽鍋爐和除臭冷卻塔,其中:所述發酵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形成有發酵腔,所述第一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及出氣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隔離的蒸汽循環管路,所述蒸汽循環管路的兩端向外穿出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一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出口;蒸汽鍋爐,所述蒸汽鍋爐與所述第一蒸汽進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蒸汽管連接;除臭冷卻塔,所述除臭冷卻塔包括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形成有冷卻除臭腔,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冷卻除臭腔連通的第二蒸汽進口,所述第二蒸汽進口與所述出氣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二蒸汽管連接,所述第二蒸汽管上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真空泵。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對應于所述進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處均設置有操作窗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二集裝箱體的頂壁和/或側壁上設置有操作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隔離的冷卻水管路,所述冷卻水管路的兩端向外穿出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一回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除臭冷卻塔的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與所述第一回水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冷卻水管連接,所述第二回水口與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二冷卻水管連接,所述第一冷卻水管或所述第二冷卻水管上設置有循環水泵。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發酵腔內設置有攪拌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其還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與所述攪拌器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油路與所述攪拌器連接,所述液壓馬達用于驅動所述攪拌器轉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其還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供水機構,所述供水機構包括水箱和水處理器,所述水箱的進水口上連接有向外穿出所述第二集裝箱體的進水管道,所述水箱的出水口經出水管道與所述蒸汽鍋爐連接,所述水處理器連接在所述進水管道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二集裝箱體上下疊放;或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并排放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其還包括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設置在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內;傳感模塊,所述傳感模塊設置在所述發酵腔內并與所述主控制器信號連接,所述傳感模塊至少包括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所述主控制器還與所述蒸汽鍋爐和所述真空泵信號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其還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和/或所述第二集裝箱體頂部的折疊式太陽能發電裝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發酵干燥裝置、發酵干燥蒸汽鍋爐和除臭冷卻塔等功能組件均被安置在兩個集裝箱內,其能夠被方便運輸至不同的有機廢棄物的產生地以實現對有機廢棄物的就地處理,從而顯著地降低了處理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在省去集中箱的一個側壁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在省去集中箱的頂壁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集成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的各功能部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省去第一集中箱體和第二集裝箱體的一個側壁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的第一集裝箱體在一個實施例中省去頂壁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的第二集裝箱體在一個實施例中省去頂壁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省去第一集中箱體和第二集裝箱體的頂壁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在又一個實施例中省去第一集中箱體和第二集裝箱體的一個側壁后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折疊式太陽能發電裝置在一個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中的折疊式太陽能發電裝置在另一個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圖1至圖11中包括:集裝箱200、第一集裝箱300、第二集裝箱400、第一操作門201、第二操作門202;發酵干燥裝置1、蒸汽鍋爐2、除臭冷卻塔3、液壓馬達4、真空泵5、循環水泵6、進料螺旋輸送器7、出料螺旋輸送器8、水箱9、油箱10、水處理器11、第一蒸汽管12、第二蒸汽管13、第一冷卻水管14、第二冷卻水管15、進水管道16、出水管道17、折疊式太陽能發電裝置18、第一殼體101、攪拌器102、進料口103、出料口104、支撐桿181、第一導軌182、第二導軌183、第一光伏板184、第二光伏板185、第三光伏板186。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集裝箱體、第二集裝箱體、安置在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內的發酵干燥裝置、安置在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蒸汽鍋爐和除臭冷卻塔,其中:/n所述發酵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形成有發酵腔,所述第一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及出氣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隔離的蒸汽循環管路,所述蒸汽循環管路的兩端向外穿出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一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出口;/n蒸汽鍋爐,所述蒸汽鍋爐與所述第一蒸汽進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蒸汽管連接;/n除臭冷卻塔,所述除臭冷卻塔包括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形成有冷卻除臭腔,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冷卻除臭腔連通的第二蒸汽進口,所述第二蒸汽進口與所述出氣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二蒸汽管連接,所述第二蒸汽管上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真空泵。/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移動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集裝箱體、第二集裝箱體、安置在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內的發酵干燥裝置、安置在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蒸汽鍋爐和除臭冷卻塔,其中:
所述發酵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形成有發酵腔,所述第一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連通的進料口、出料口及出氣口,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隔離的蒸汽循環管路,所述蒸汽循環管路的兩端向外穿出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一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出口;
蒸汽鍋爐,所述蒸汽鍋爐與所述第一蒸汽進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蒸汽管連接;
除臭冷卻塔,所述除臭冷卻塔包括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內形成有冷卻除臭腔,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冷卻除臭腔連通的第二蒸汽進口,所述第二蒸汽進口與所述出氣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二蒸汽管連接,所述第二蒸汽管上連接有位于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內的真空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對應于所述進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處均設置有操作窗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二集裝箱體的頂壁和/或側壁上設置有操作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裝式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殼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發酵腔隔離的冷卻水管路,所述冷卻水管路的兩端向外穿出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一回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所述除臭冷卻塔的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與所述第一回水口之間經依次貫穿所述第二集裝箱體和所述第一集裝箱體的側壁的第一冷卻水管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辜再元,盧立意,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澳珀逸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