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屬于食用油加工領域,包括過濾筒,所述過濾筒的頂端設置有頂蓋,所述過濾筒的底端設置有圓筒,所述過濾筒的內側設置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通過支架與過濾筒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上安裝有齒輪軸,所述齒輪軸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過濾框,所述第一過濾框與齒輪軸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過濾框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軸承;該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通過設置第一過濾框和齒輪桿來便于進行使用,通過設置的齒輪桿轉動來使得第一過濾框進行轉動,從而使得第一過濾框在進行油液過濾時能夠通過離心力使得油液加速過濾,同時,設置的第一過濾框和第二過濾框配合使得油液過濾的更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
本技術屬于食用油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
技術介紹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為液態,由于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在食用油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油液進行過濾,從而將油液中的雜質濾除。但是現有的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對油液進行快速的過濾,加工的速度和質量較低,同時,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對油液中存在的氣泡進行濾除,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包括過濾筒,所述過濾筒的頂端設置有頂蓋,所述過濾筒的底端設置有圓筒,所述過濾筒的內側設置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通過支架與過濾筒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上安裝有齒輪軸,所述齒輪軸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過濾框,所述第一過濾框與齒輪軸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過濾框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上安裝有齒輪桿,所述頂蓋上設置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桿,所述圓筒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上安裝有閥門。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進料管處進行物料的導入,導入的食用油流入第二過濾框和第一過濾框,通過第一過濾框和第二過濾框時即可對食用油中的雜質進行過濾。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圓筒的外側設置有振蕩器,所述振蕩器的上方設置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貫穿至圓筒的內側。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振蕩器使得食用油中的氣泡受到震動升起。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過濾筒的底端開設有孔洞,所述過濾筒的下方設置有排料漏斗。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孔洞使得食用油能夠排出漏下。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過濾框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過濾框,所述第二過濾框的底端設置有直桿,且直桿的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過濾框和第一過濾框焊接固定。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兩個過濾框能夠對食用油進行很好的過濾。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轉動桿的底端設置有六棱柱,所述齒輪桿上開設有與六棱柱相匹配的凹槽。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六棱柱與凹槽的配合使得轉動桿能夠帶動齒輪桿進行轉動。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轉動桿的頂端設置有直桿,所述直桿與轉動桿焊接固定。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的直桿能夠使得轉動桿便捷的轉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通過設置第一過濾框和齒輪桿來便于進行使用,通過設置的齒輪桿轉動來使得第一過濾框進行轉動,從而使得第一過濾框在進行油液過濾時能夠通過離心力使得油液加速過濾,同時,設置的第一過濾框和第二過濾框配合使得油液過濾的更好;該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通過設置振蕩器和排氣管來便于進行使用,通過設置的振蕩器對油液進行振動,使得油液中的氣泡快速逸出,從而避免油液中存在大量的氣泡影響食用油的灌裝。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外觀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過濾框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轉動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排料管;2、振蕩器;3、排氣管;4、過濾筒;5、齒輪桿;6、第一軸承;7、轉動桿;8、進料管;9、頂蓋;10、第一過濾框;11、齒輪軸;12、第二軸承;13、排料漏斗;14、圓筒;15、第二過濾框;16、六棱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能用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中的條件可以根據具體條件做進一步的調整,在本技術的構思前提下對本技術的方法簡單改進都屬于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請參閱圖1-4,包括過濾筒4,過濾筒4的頂端設置有頂蓋9,過濾筒4的底端設置有圓筒14,過濾筒4的內側設置有第二軸承12,第二軸承12通過支架與過濾筒4固定連接,第二軸承12上安裝有齒輪軸11,齒輪軸11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過濾框10,第一過濾框10與齒輪軸11焊接固定,第一過濾框10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軸承6,第一軸承6上安裝有齒輪桿5,頂蓋9上設置有進料管8,進料管8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桿7,圓筒14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1,排料管1上安裝有閥門。具體的,圓筒14的外側設置有振蕩器2,振蕩器2的上方設置有排氣管3,排氣管3貫穿至圓筒14的內側(見圖1);通過設置的振蕩器2使得食用油中的氣泡受到震動升起。具體的,過濾筒4的底端開設有孔洞,過濾筒4的下方設置有排料漏斗13(見圖1);通過設置的孔洞便于食用油漏下。具體的,第一過濾框10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過濾框15,第二過濾框15的底端設置有直桿,且直桿的上下兩端分別與第二過濾框15和第一過濾框10焊接固定(見圖1);通過設置的第二過濾框15和第一過濾框10能夠便捷的對食用油進行過濾。具體的,轉動桿7的底端設置有六棱柱16,齒輪桿5上開設有與六棱柱16相匹配的凹槽(見圖4);通過設置的六棱柱16便于對齒輪桿5進行轉動。具體的,轉動桿7的頂端設置有直桿,直桿與轉動桿7焊接固定(見圖1);通過設置的直桿能夠使得轉動桿7便捷的轉動,通過直桿增大力臂便于轉動。在使用時,通過設置的進料管8處進行物料的導入,導入的食用油流入第二過濾框15和第一過濾框10,通過第一過濾框10和第二過濾框15時即可對食用油中的雜質進行過濾,從而保證食用油的質量,通過將轉動桿7插入齒輪桿5的頂端,通過六棱柱16進行限位,從而通過轉動桿7的轉動即可對齒輪桿5進行轉動,通過齒輪桿5的轉動使得齒輪軸11進行轉動,通過齒輪軸11的轉動使得第一過濾框10轉動通過離心力加快食用油的導出,流下的食用油通過排料漏斗13導入圓筒14中,通過振蕩器2的震動使得食用油中的氣泡上升,上升的氣泡從排氣管3處排出,排出氣泡的食用油從排料管1處排出。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包括過濾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4)的頂端設置有頂蓋(9),所述過濾筒(4)的底端設置有圓筒(14),所述過濾筒(4)的內側設置有第二軸承(12),所述第二軸承(12)通過支架與過濾筒(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12)上安裝有齒輪軸(11),所述齒輪軸(11)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過濾框(10),所述第一過濾框(10)與齒輪軸(11)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過濾框(10)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軸承(6),所述第一軸承(6)上安裝有齒輪桿(5),所述頂蓋(9)上設置有進料管(8),所述進料管(8)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桿(7),所述圓筒(14)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1),所述排料管(1)上安裝有閥門。/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包括過濾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4)的頂端設置有頂蓋(9),所述過濾筒(4)的底端設置有圓筒(14),所述過濾筒(4)的內側設置有第二軸承(12),所述第二軸承(12)通過支架與過濾筒(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12)上安裝有齒輪軸(11),所述齒輪軸(11)的頂端設置有第一過濾框(10),所述第一過濾框(10)與齒輪軸(11)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過濾框(10)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軸承(6),所述第一軸承(6)上安裝有齒輪桿(5),所述頂蓋(9)上設置有進料管(8),所述進料管(8)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桿(7),所述圓筒(14)的底端設置有排料管(1),所述排料管(1)上安裝有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加工用過濾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筒(14)的外側設置有振蕩器(2),所述振蕩器(2)的上方設置有排氣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祥婭,
申請(專利權)人:新昌縣康泓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