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包括六軸機器人,所述六軸機器人的端部夾持有焊接槍,以所述六軸機器人為中心,周向布置兩個快換平臺,兩個所述快換平臺的軸向方向相交,所述快換平臺沿著其軸線方向依次設置若干個夾具。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快換平臺和六軸機器人代替人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減少了廢品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
本專利技術涉及焊接加工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
技術介紹
伴隨著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和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汽車的作用已不僅僅只是代步,它還必須具有一定的乘坐舒適性、良好的操縱穩定性、行駛的安全性等功能。而懸架系統作為汽車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保證汽車乘坐舒適性、駕駛操縱穩定性、安全性、越野通過性等的重要部件。懸架系統對汽車性能的發揮和車輛在極限狀態下的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懸架系統技術狀況、穩定性的好壞,已作為衡量汽車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懸架系統作為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把車輪和車身彈性連接在一起的重要部件。近幾年,因汽車懸架系統問題造成多起整車質量問題。汽車縱臂總成的焊接在現有技術中采用幾十個工人流水化焊接的方式,但是由于每個工人的條件不同,會造成廢品率較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和交付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采用快換平臺和六軸機器人代替人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減少了廢品率。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包括六軸機器人,所述六軸機器人的端部夾持有焊接槍,以所述六軸機器人為中心,周向布置兩個快換平臺,兩個所述快換平臺的軸向方向相交,所述快換平臺沿著其軸線方向依次設置若干個夾具。進一步,所述夾具包括用于分別夾持縱臂總成前端、中部和后端的前端固定模塊、支撐模塊和后端固定模塊。進一步,所述后端固定模塊包括圓孔部和后端裝夾部,所述圓孔部為固定在所述快換平臺上的圓柱狀剛體,所述圓孔部的頂端周向設有若干個缺口;后端裝夾部包括鉸接區域和設置在所述鉸接區域靠近縱臂總成一側的抵接部,鉸接區域包括一個固定在所述快換平臺上的支撐桿I和與所述支撐桿I鉸接的壓桿I,壓桿I在鉸接部件的作用下圍繞支點擺動。進一步,所述前端固定模塊包括從縱臂總成前端的一側至另一側依次布置的夾持區域I、夾持區域II和夾持區域III。進一步,所述夾持區域I包括徑向限位部件I和軸向限位部件II,徑向限位部件I包括縱向布置的前端液壓油缸I和前端液壓油缸II,所述前端液壓油缸I和前端液壓油缸II的伸縮桿分別連接有倒L型限位板和正L型限位板,所述倒L型限位板遠離前端液壓油缸I的一端連接有前端軸向液壓油缸,所述前端軸向液壓油缸的伸縮桿的端部設有前端軸向限位件,前端軸向限位件構造為L型,所述前端軸向限位件的水平部分與前端軸向液壓油缸的伸縮桿連接;所述夾持區域II包括支撐桿II和與所述支撐桿II鉸接的壓桿II,壓桿II的端部設有與軸線方向與壓桿II的軸線方向垂直的桿狀的輔助部件;所述夾持區域III包括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前固定件包括承接塊和設在承接塊上的且與縱臂總成前端的孔相適配的凸起;所述后固定件包括承接體和后固定液壓油缸,所述承接體為T型,所述承接體的軸向長度較大的端部連接有后固定液壓油缸,所述后固定液壓油缸的伸縮桿距離快換平臺高度大于所述承接體距離快換平臺的高度。進一步,所述支撐模塊包括兩個中部液壓油缸,設置在縱臂總成的底部與所述快換平臺之間,與縱臂總成的中部相對應。進一步,所述快換平臺靠近所述六軸機器人的側面設有擋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快換平臺和六軸機器人代替人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減少了廢品率。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專利技術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附圖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夾具結構示意圖(第一角度);附圖3夾具結構示意圖(第二角度)。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施例僅為了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如圖1所示,包括六軸機器人1、電控系統2、焊接槍3、安全護欄4、快換平臺I5、快換平臺II6以及夾具7,為了保證六軸機器人1可以靈活的操作焊接槍3焊接汽車縱臂總成,六軸機器人1為關節型六軸機器人,機器人弧焊焊接速度80cm/min,單機器人焊接節拍:焊接長度/10/焊接速度*60s+送絲起弧時間(焊縫數量*1.6s)+空轉時間(焊縫數量*1.6s)。六軸機器人1的端部通過焊槍夾持器來夾持焊接槍3,焊槍夾持器采用Ф45mm的腕部中空構造,可以對應各品牌的焊槍,進而利用六軸機器人1上部手臂的偏移可以輕松的處理送絲裝置。擁有大直徑的中空且緊湊的腕部結構,使姿態變化時的動作量相應減少,即使在狹小的空間內也可以自由的進行焊接作業。快換平臺I5和快換平臺II6布置在六軸機器人1的周圍,但不限于圖1所示的方式,快換平臺I5和快換平臺II6的布置方式需滿足六軸機器人1可到達的范圍以及焊接的工藝,并且符合操作者的施工習慣即可,同時快換平臺的數量也不限于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快換平臺I5與快換平臺II6的夾角呈45°,且在靠近六軸機器人1的側面均設有距離地面的高度高于其本體擋板,防止由于焊接,產生的火花損壞六軸機器人1。快換平臺I5與快換平臺II6的表面均沿著其軸向方向依次設置多個夾具7,每個夾具7放置一個待焊接的縱臂總成。夾具7用于定位縱臂總成的位置,便于進行焊接。本生產線的設計的基于一種新型的焊接工藝,焊接工藝如下:1)縱臂組件合成焊接變形的控制A:焊接方式由人工改為機器人自動焊接,確保各工序生產時間的準確性、產品的一致性、焊接變形的穩定性及對變形控制改進措施的可操作性;B:長焊縫焊接時,采取先定位焊,再組裝,最后采取分段焊接的方式,減少焊接變形;C:預留縱臂焊接后冷卻時間,增加冷卻工位,釋放焊接后產生的內應力;D:縱臂焊接夾具采用強力壓緊方法,避免焊接過程中移位、錯位等現象;E:增加焊接后處理的工藝;F:設計產品定位焊接基準;2)焊接過程中,嚴格控制焊接線能量,層間溫度應低于300℃,避免焊接時產生熱裂紋和晶粒初大的現象;3)采用二次裝夾成型方法,確保縱臂組件間的內襯管對應孔位的位置度和焊接精度;4)螺母的焊接:對于內藏式的焊接螺母,需對其準確裝夾定位,確保焊接強度和準確性,避免因焊接、裝夾等導致的螺母歪斜等失效,否則容易導致縱臂總成的報廢,損失巨大;5)優化焊接工裝設計,保證焊接的可達到性。在保證焊槍擁有良好的姿態和可達到性后,確保焊接的強度和熔深。因此應用本裝置的焊接工序為:工作站配備1名操作工,進行工件上下料,裝夾工作和機器人調試工作;操作工在快換平臺I5進行裝夾工作,并預約六軸機器人1焊接;操作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六軸機器人,所述六軸機器人的端部夾持有焊接槍,以所述六軸機器人為中心,周向布置兩個快換平臺,兩個所述快換平臺的軸向方向相交,所述快換平臺沿著其軸線方向依次設置若干個夾具。/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六軸機器人,所述六軸機器人的端部夾持有焊接槍,以所述六軸機器人為中心,周向布置兩個快換平臺,兩個所述快換平臺的軸向方向相交,所述快換平臺沿著其軸線方向依次設置若干個夾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用于分別夾持縱臂總成前端、中部和后端的前端固定模塊、支撐模塊和后端固定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固定模塊包括圓孔部和后端裝夾部,所述圓孔部為固定在所述快換平臺上的圓柱狀剛體,所述圓孔部的頂端周向設有若干個缺口;
后端裝夾部包括鉸接區域和設置在所述鉸接區域靠近縱臂總成一側的抵接部,鉸接區域包括一個固定在所述快換平臺上的支撐桿I和與所述支撐桿I鉸接的壓桿I,壓桿I在鉸接部件的作用下圍繞支點擺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固定模塊包括從縱臂總成前端的一側至另一側依次布置的夾持區域I、夾持區域II和夾持區域III。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縱臂總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區域I包括徑向限位部件I和軸向限位部件II,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文,伍國果,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鼎漢機械有限公司,重慶文理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