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催芽、基肥管理、種植、雜交,選取抗倒伏的、株型緊湊的、葉片直立上舉的植株,光合利用率高的植株單獨培育,對這一部分植株在開花期采用“水稻有性雜交技術”進行雜交,得到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的雜交種,改變現有的和傳統的水稻品種,通過篩選水稻父母本,并且從培育的壯苗中優選進行雜交,這樣選擇品質高優的秧苗在開花期進行雜交出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無紋枯病害、抗倒伏,使得新品種水稻品質高,且緊湊型水稻新品種種植占地面積小,產量高,獲得高產來提高收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稻新品種培育
,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
技術介紹
水稻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采用新的農業科技,探索全新的水稻生產方式,行之有效地促進糧食總產的持續穩定增長,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急需探索的重要課題,近年來,生物改良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轉基因改良方面,但轉基因改良食品由于安全問題未得到普遍認同,故用非轉基因方式培育高產、優質、多抗水稻新品種的研究仍十分必要,為此,我們推出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S1:篩選種子;a: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b:曬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曬種;c:鹽水選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選種,水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然后撈出;d:浸種消毒,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浸種消毒,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2,浸種后的水應高出稻種10厘米以上,浸種期間水溫保持18℃,保持在清水預浸8-12小時,再用強氯精50克,加水15~20千克,浸種10~15千克,再放入藥液中浸8-12小時;然后立即用清水將種子反復沖洗干凈;S2:催芽;將步驟S1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放在30~32℃的條件下1~2天使其破胸露白,當種子有85%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0~25℃,待芽長到2毫米左右時把種子放在陰涼處攤開降溫涼芽,以備播種;S3:基肥管理,選取安琪福邦6%生物有機肥、安琪福邦復合肥做基肥施在土壤中做基肥;S4:種植;將步驟S2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種植在步驟S3中施了基肥的土壤中,獲得秧苗,在秧苗一葉一心期,選取尿素作為斷奶肥,在三葉一心期施尿素作為分蘗肥,單穗種植前7天,施尿素作為送嫁肥;S5:雜交;在步驟S4獲得的秧苗中,選取抗倒伏的、株型緊湊的、葉片直立上舉的植株,光合利用率高的植株單獨培育,對這一部分植株在開花期采用“水稻有性雜交技術”進行雜交,得到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的雜交種;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步驟S1中的種子篩選前預先做發芽試驗,保證果發芽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85%。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步驟S1中的種子篩選前預先曬種,以打破種子的休眠,提高種皮的通透性與吸水能力,提高酶的活性,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與體內有機物質的轉化,提高發芽勢;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步驟S5中抗倒伏的植株的選拔標準為:葉色濃綠,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葉片寬短。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步驟S1中的抗病力強的種子為水稻整個生育階段無紋枯病的危害。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本專利技術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改變現有的和傳統的水稻品種,通過篩選水稻父母本,并且從培育的壯苗中優選進行雜交,這樣選擇品質高優的秧苗在開花期進行雜交出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無紋枯病害、抗倒伏,使得新品種水稻品質高,且緊湊型水稻新品種種植占地面積小,產量高,獲得高產來提高收益,非轉基因安全健康。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生產步驟:S1:篩選種子;a: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b:曬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曬種;c:鹽水選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選種,水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然后撈出;d:浸種消毒,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浸種消毒,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2,浸種后的水應高出稻種10厘米以上,浸種期間水溫保持18℃,保持在清水預浸8小時,再用強氯精50克,加水15千克,浸種10千克,再放入藥液中浸8小時;然后立即用清水將種子反復沖洗干凈;S2:催芽;將步驟S1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放在30~32℃的條件下1~2天使其破胸露白,當種子有85%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0~25℃,待芽長到2毫米左右時把種子放在陰涼處攤開降溫涼芽,以備播種;S3:基肥管理,選取安琪福邦6%生物有機肥、安琪福邦復合肥做基肥施在土壤中做基肥;S4:種植;將步驟S2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種植在步驟S3中施了基肥的土壤中,獲得秧苗,在秧苗一葉一心期,選取尿素作為斷奶肥,在三葉一心期施尿素作為分蘗肥,單穗種植前7天,施尿素作為送嫁肥;S5:雜交;在步驟S4獲得的秧苗中,選取抗倒伏的、株型緊湊的、葉片直立上舉的植株,光合利用率高的植株單獨培育,對這一部分植株在開花期采用“水稻有性雜交技術”進行雜交,得到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的雜交種;具體的,所述步驟S1中的種子篩選前預先做發芽試驗,保證果發芽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85%。具體的,所述步驟S1中的種子篩選前預先曬種,以打破種子的休眠,提高種皮的通透性與吸水能力,提高酶的活性,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與體內有機物質的轉化,提高發芽勢;具體的,所述步驟S5中抗倒伏的植株的選拔標準為:葉色濃綠,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葉片寬短。具體的,所述步驟S1中的抗病力強的種子為水稻整個生育階段無紋枯病的危害。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生產步驟:S1:篩選種子;a: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b:曬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曬種;c:鹽水選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選種,水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然后撈出;d:浸種消毒,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浸種消毒,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2,浸種后的水應高出稻種10厘米以上,浸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生產步驟:/nS1:篩選種子;/na: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nb:曬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曬種;/nc:鹽水選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選種,水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然后撈出;/nd:浸種消毒,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浸種消毒,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2,浸種后的水應高出稻種10厘米以上,浸種期間水溫保持18℃,保持在清水預浸8-12小時,再用強氯精50克,加水15~20千克,浸種10~15千克,再放入藥液中浸8-12小時;然后立即用清水將種子反復沖洗干凈;/nS2:催芽;/n將步驟S1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放在30~32℃的條件下1~2天使其破胸露白,當種子有85%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0~25℃,待芽長到2毫米左右時把種子放在陰涼處攤開降溫涼芽,以備播種;/nS3:基肥管理,選取安琪福邦6%生物有機肥、安琪福邦復合肥做基肥施在土壤中做基肥;/nS4:種植;/n將步驟S2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種植在步驟S3中施了基肥的土壤中,獲得秧苗,在秧苗一葉一心期,選取尿素作為斷奶肥,在三葉一心期施尿素作為分蘗肥,單穗種植前7天,施尿素作為送嫁肥;/nS5:雜交;/n在步驟S4獲得的秧苗中,選取抗倒伏的、株型緊湊的、葉片直立上舉的植株,光合利用率高的植株單獨培育,對這一部分植株在開花期采用“水稻有性雜交技術”進行雜交,得到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的雜交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株型緊湊水稻新品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生產步驟:
S1:篩選種子;
a:選擇抗病力強、抗倒伏的水稻父母本: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
b:曬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曬種;
c:鹽水選種,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選種,水50千克水加12千克粗鹽,鹽水的比重為1.13,然后撈出;
d:浸種消毒,分別對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進行浸種消毒,浸種時種子與水的重量比為1∶2,浸種后的水應高出稻種10厘米以上,浸種期間水溫保持18℃,保持在清水預浸8-12小時,再用強氯精50克,加水15~20千克,浸種10~15千克,再放入藥液中浸8-12小時;然后立即用清水將種子反復沖洗干凈;
S2:催芽;
將步驟S1中獲得的綏粳12、中科902、吉粳88、科育10-01分別放在30~32℃的條件下1~2天使其破胸露白,當種子有85%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0~25℃,待芽長到2毫米左右時把種子放在陰涼處攤開降溫涼芽,以備播種;
S3:基肥管理,選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賢慶,耿海燕,舒安源,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理想種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