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承載裝置,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上設有支撐板和活動置物板,支撐板在支架的頂部,其前部設有兩個卡爪,活動置物板在所述支撐板的正下方,可相對支架來回移動,活動置物板上設有可拆卸的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護邊板,護邊板自底板的邊緣一圈向上延伸,護邊板的前部設有缺口和兩個卡口,缺口在兩個卡口之間,所述底座放到所述支撐板上,卡爪卡入所述卡口中,一個爪卡與一個卡口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承載裝置,料桶先放到底座上,再用叉車把底座和料桶一起搬運到支架上,方便料桶出料,活動置物板可以滑出來,使其上的容器收集料桶出料后的殘留滴液,方便了桶裝物料搬運、降低了安全風險并清潔了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承載裝置
本技術涉及運輸載具
,特別是一種承載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化工企業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常需搬運一些桶裝物料,如重型料桶存儲的各種化工原料、生產的產品等,這些桶裝物料搬運及使用卻尤為不便,并存在安全風險。料桶出料后物料因未及時收集會造成滴落至地面的現象,對工作人員構成安全隱患,也為清潔人員造成工作難度,且底部料桶里的物料也未能從出料口流出,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適用于搬運桶裝物料的承載裝置,以提高搬運桶裝物料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承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上設有支撐板和活動置物板,支撐板在支架的頂部,其前部設有兩個卡爪,活動置物板在所述支撐板的正下方,可相對支架來回移動,活動置物板上設有可拆卸的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護邊板,護邊板自底板的邊緣一圈向上延伸,護邊板的前部設有缺口和兩個卡口,缺口在兩個卡口之間,所述底座放到所述支撐板上,所述卡爪卡入所述卡口中,一個爪卡與一個卡口相對應。本技術提供的承載裝置,料桶先放到底座上,再用叉車把底座和料桶一起搬運到支架上,方便料桶出料,活動置物板可以滑出來,使其上的容器收集料桶出料后的殘留滴液,方便了桶裝物料搬運、降低了安全風險并清潔了工作環境。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絲桿、螺母、被動輪、主動輪和手輪,絲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支架上,其上端連接支撐板的后部,支撐板的前部與支架鉸接,螺母、被動輪和主動輪可旋轉地設置在支架上,螺母與絲桿配合,被動輪與螺母共軸安裝,主動輪與被動輪嚙合,手輪安裝在主動輪的轉軸上。通過轉動手輪,可使撐板上的料桶向前傾斜,料桶底部的物料也能從出料口流出,使物料得到充分利用,節約了資源。附圖說明圖1為承載裝置(不包括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部局部放大圖;圖3為底座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支架1為由鋼材焊接而成的架子,其頂部設有支撐板2。支撐板2為截面為長方形的薄板,其前部兩個角處各設有一個卡爪,卡爪包括寬邊壁21、長邊壁22和頂壁23,寬邊壁21沿著支撐板2的寬度邊緣向上延伸,長邊壁22沿著支撐板2的長度邊緣向上延伸,寬邊壁21垂直于長邊壁22,頂壁23在寬邊壁21的上方與寬邊壁21連接,在長邊壁22在長邊壁22的上方與長邊壁22連接,頂壁23平行于支撐板2。參見圖3,底座包括底板91、護邊板92和支撐部93,護邊板92自底板91的邊緣一圈向上延伸,護邊板92的前部設有缺口10和兩個卡口11,缺口10在兩個卡口11之間。支撐部93在底板91的下方,自底板91的邊緣一圈向下延伸。把桶裝物料放在底板91上,料桶出料口在缺口10處,護邊板92防止桶裝物料滑離開底板91,支撐部93支撐起底板91和桶裝物料,并方便叉車把底座叉起擺放到支撐板2上。底座放到支撐板2,支撐板2上的卡爪插入底座上的卡口11中,把底座緊固在支撐板2上。活動置物板4在支撐板2的正下方,其上設有兩個滑槽,支架1的相應位置設有兩個導軌,導軌插入在滑槽中,通過滑槽與導軌配合,活動置物板4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架1上,可相對支架1在前后方向來回移動。活動置物板4上設有可拆卸的容器41,容器41用于收集料桶出料口滴落的液體。把活動置物板4向前移動,使容器41移動到料筒出料口的下方,容器41收集從料筒出料口滴下來的液體,當容器41收集了一定量的液體,就把容器41拆下來,把液體倒掉,之后再安裝到活動置物板4上。不需要收集液體時,就把活動置物板4推回去。活動置物板4上設有螺紋孔,容器41的底壁上設有螺釘,通過螺釘與螺紋孔的螺紋連接實現容器41與活動置物板4的可拆卸連接。容器41與活動置物板4也可以是其他的可拆卸連接方式。承載裝置包括設置在支架1上的兩個升降機構,在支架1支撐支撐板2后部的兩個支撐柱上各設置一個升降機構,升降機構用于把支撐板2的后部升高或降低,便于料桶出料。參見圖1和圖2,升降機構包括絲桿31、螺母32、被動輪33、主動輪34和手輪35。絲桿31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支架1上,可相對支架1上下移動,其上端連接支撐板2的后部,支撐板2的前部與支架1鉸接,絲桿31帶動支撐板2的后部向上移動,使支撐板2向前部傾斜,便于料桶出料。螺母32可旋轉地安裝在支架1上,可相對支架1旋轉,并與絲桿31配合,螺母32旋轉帶動絲桿31向上或向下移動。被動輪33和主動輪34可旋轉地設置在支架1上,被動輪33與螺母32共軸安裝,二者的轉軸是共同的,二者一起旋轉,主動輪34與被動輪33嚙合,手輪35安裝在主動輪34的轉軸上。轉動手輪34,主動輪34隨手輪34一起轉動,主動輪34帶動被動輪33轉動,螺母32隨被動輪33一起轉動,絲桿31向上或向下移動。通過轉動手輪34來使支撐板2后部向前部傾斜,方便料桶出料,操作簡單便捷。本技術提供的承載裝置,料桶先放到底座上,再用叉車把底座和料桶一起搬運到支架上,活動置物板可以滑出來,使其上的容器收集料桶出料后的殘留滴液,方便了桶裝物料搬運、降低了安全風險并清潔了工作環境。通過轉動手輪,可使撐板上的料桶向前傾斜,料桶底部的物料也能從出料口流出,使物料得到充分利用,節約了資源。本技術結構巧妙,使用方便,省時省力,且更加安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承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上設有支撐板和活動置物板,支撐板在支架的頂部,其前部設有兩個卡爪,活動置物板在所述支撐板的正下方,可相對支架來回移動,活動置物板上設有可拆卸的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護邊板,護邊板自底板的邊緣一圈向上延伸,護邊板的前部設有缺口和兩個卡口,缺口在兩個卡口之間,所述底座放到所述支撐板上,所述卡爪卡入所述卡口中,一個爪卡與一個卡口相對應。/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承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上設有支撐板和活動置物板,支撐板在支架的頂部,其前部設有兩個卡爪,活動置物板在所述支撐板的正下方,可相對支架來回移動,活動置物板上設有可拆卸的容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護邊板,護邊板自底板的邊緣一圈向上延伸,護邊板的前部設有缺口和兩個卡口,缺口在兩個卡口之間,所述底座放到所述支撐板上,所述卡爪卡入所述卡口中,一個爪卡與一個卡口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承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支架上的升降機構,升降機構包括絲桿、螺母、被動輪、主動輪和手輪,絲桿可上下移動地設置在支架上,其上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胡斌,鄒偉豐,林群超,徐雪猛,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利貝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