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及其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包括框架本體和小島,所述框架本體外側插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為銅鋁合金導熱塊,所述支撐塊上位于框架本體插設位置開設有插槽,所述底板和頂板之間兩側分別設有固定塊和移動塊,所述固定塊和移動塊相對一側均上下等間隔開設有和支撐塊相匹配的塊槽,所述底板和頂板兩側分別固定設置有下支塊和上支塊,所述固定塊一側的下支塊和上支塊上均安裝有萬向輪,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設置有一側開口設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內滑動安裝有拉桿。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對框架本體的邊沿提供保護結構,提高整體框架結構的散熱效果,不會造成內部元件擠壓損傷,堆疊后可以形成一個拉桿箱結構,移動攜帶方便。
A lead frame and its support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stackin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引線框架及其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廢物處理
,具體為一種引線框架,同時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引線框架作為集成電路的芯片載體,是一種借助于鍵合材料(金絲、鋁絲、銅絲)實現芯片內部電路引出端與外引線的電氣連接,形成電氣回路的關鍵結構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導線連接的橋梁作用,絕大部分的半導體集成塊中都需要使用引線框架,是電子信息產業中重要的基礎材料,引線框架用銅合金大致分為銅一鐵系、銅一鎳-硅系、銅一鉻系、銅一鎳一錫系(JK--2合金)等,三元、四元等多元系銅合金能夠取得比傳統二元合金更優的性能,更低的成本,銅一鐵系合金的牌號最多,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抗應力松弛特性和低蠕變性,是一類很好的引線框架材料。現有的引線框架結構由于邊沿沒有保護結構,框架邊沿容易受到損傷,而且引線框架結構的散熱效果較差,在引線框架堆疊時,現有的支撐定位時,框架在堆疊時容易受到擠壓,造成元件損傷,而且堆疊后不便攜帶和移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線框架及其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能夠對框架本體的邊沿提供保護結構,避免框架本體邊沿損傷,可以利用銅鋁合金導熱塊的導熱性能,提高整體框架結構的散熱效果,在堆疊過程中,框架本體上下之間不接觸,不會造成內部元件擠壓損傷,堆疊后可以形成一個拉桿箱結構,移動攜帶方便,方便裝置進行移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引線框架,包括框架本體和小島,所述框架本體外側插設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為銅鋁合金導熱塊,所述框架本體內一側的第一連接塊一側通過對稱設置的兩組第一連筋連接有第二連接塊,所述小島兩側通過均勻設置的內腿引腳連接于第二連接塊,相鄰兩組第一連接塊之間連接有第二連筋,所述框架本體兩側等間隔開設的槽口均靠近小島兩側,所述槽口一側對稱設置有兩組外腿引腳,所述支撐塊上位于框架本體插設位置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槽內一側覆蓋有軟墊。優選的,所述框架本體上等間隔開設有定位孔。優選的,所述小島兩側對稱位置位于內腿引腳上設有固定膠帶。優選的,所述外腿引腳上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別設有一組和兩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兩組第二通孔一側開設。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包括底板和頂板,所述底板和頂板之間兩側分別設有固定塊和移動塊,所述固定塊和移動塊相對一側均上下等間隔開設有和支撐塊相匹配的塊槽,所述底板和頂板兩側分別固定設置有下支塊和上支塊,所述移動塊上下兩側均通過第一導塊和貫穿于第一導塊的第一螺栓分別與下支塊和上支塊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一側的下支塊和上支塊上均安裝有萬向輪,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設置有一側開口設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內滑動安裝有拉桿,所述拉桿靠近套筒開口位置通過導桿連接有把手,所述套筒外部靠近開口一側貫穿有鎖緊旋鈕,所述頂板頂部中間位置固定設置有提手機構。優選的,所述移動塊一側的下支塊和上支塊上位于第一螺栓貫穿位置對應開設有條形孔。優選的,所述套筒兩側通過第二導塊和貫穿于第二導塊的第二螺栓固定連接于底板底部。優選的,所述提手機構包括槽型桿和套接在槽型桿上的橡膠套,所述槽型桿底部通過固定塊和貫穿于固定塊的第三螺栓固定連接于頂板頂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引線框架及其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通過框架本體外側插設支撐塊結構,能夠對框架本體的邊沿提供保護結構,避免框架本體邊沿損傷;2、由于支撐塊為銅鋁合金導熱塊,可以利用銅鋁合金導熱塊的導熱性能,提高整體框架結構的散熱效果;3、可以將框架本體在固定塊和移動塊層層堆疊定位起來,同時框架本體上下之間不接觸,不會造成內部元件擠壓損傷;4、底板底部固定設置的套筒,將拉桿拉出套筒,并通過鎖緊旋鈕進行鎖緊,配合固定塊一側的下支塊和上支塊上安裝的萬向輪結構,可以形成一個拉桿箱結構,移動攜帶方便,方便裝置進行移動。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的支撐塊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的圖3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的提手機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的套筒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1框架本體、2支撐塊、3定位孔、4第一連接塊、5第一連筋、6第二連接塊、7內腿引腳、8小島、9固定膠帶、10槽口、11外腿引腳、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2第二連筋、13插槽、14軟墊、15底板、16頂板、17固定塊、18移動塊、19塊槽、20上支塊、21萬向輪、22下支塊、23套筒、24拉桿、25導桿、26把手、27第二導塊、28第二螺栓、29提手機構、291槽型桿、292橡膠套、293固定塊、294第三螺栓、30第一導塊、31第一螺栓、32條形孔、33鎖緊旋鈕。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引線框架,包括框架本體1和小島8,小島8結構用來安裝芯片結構,所述框架本體1外側插設有支撐塊2,所述支撐塊2為銅鋁合金導熱塊,采用銅鋁合金導熱塊結構,散熱導熱效果好;所述框架本體1內一側的第一連接塊4一側通過對稱設置的兩組第一連筋5連接有第二連接塊6,所述小島8兩側通過均勻設置的內腿引腳7連接于第二連接塊6,相鄰兩組第一連接塊4之間連接有第二連筋12,所述框架本體1兩側等間隔開設的槽口10均靠近小島8兩側,所述槽口10一側對稱設置有兩組外腿引腳11,所述支撐塊2上位于框架本體1插設位置開設有插槽13,設置的插槽13結構方便框架本體1的插入;所述插槽13內一側覆蓋有軟墊14;通過設置的軟墊14結構,可以在框架本體1插入時,為框架本體1邊沿提供防護結構,防止邊沿損傷。較佳地,所述框架本體1上等間隔開設有定位孔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開設的定位孔3結構,方便框架本體1結構的安裝和固定。較佳地,所述小島8兩側對稱位置位于內腿引腳7上設有固定膠帶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固定膠帶9結構在內腿引腳7上,可以提高內腿引腳7之間和小島8位置的連接強度,提高使用的穩定性。較佳地,所述外腿引腳11上開設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分別設有一組和兩組,所述第一通孔111位于兩組第二通孔112一側開設。通過采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引線框架,包括框架本體(1)和小島(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體(1)外側插設有支撐塊(2),所述支撐塊(2)為銅鋁合金導熱塊,所述框架本體(1)內一側的第一連接塊(4)一側通過對稱設置的兩組第一連筋(5)連接有第二連接塊(6),所述小島(8)兩側通過均勻設置的內腿引腳(7)連接于第二連接塊(6),相鄰兩組第一連接塊(4)之間連接有第二連筋(12),所述框架本體(1)兩側等間隔開設的槽口(10)均靠近小島(8)兩側,所述槽口(10)一側對稱設置有兩組外腿引腳(11),所述支撐塊(2)上位于框架本體(1)插設位置開設有插槽(13),所述插槽(13)內一側覆蓋有軟墊(1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引線框架,包括框架本體(1)和小島(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體(1)外側插設有支撐塊(2),所述支撐塊(2)為銅鋁合金導熱塊,所述框架本體(1)內一側的第一連接塊(4)一側通過對稱設置的兩組第一連筋(5)連接有第二連接塊(6),所述小島(8)兩側通過均勻設置的內腿引腳(7)連接于第二連接塊(6),相鄰兩組第一連接塊(4)之間連接有第二連筋(12),所述框架本體(1)兩側等間隔開設的槽口(10)均靠近小島(8)兩側,所述槽口(10)一側對稱設置有兩組外腿引腳(11),所述支撐塊(2)上位于框架本體(1)插設位置開設有插槽(13),所述插槽(13)內一側覆蓋有軟墊(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引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體(1)上等間隔開設有定位孔(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引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島(8)兩側對稱位置位于內腿引腳(7)上設有固定膠帶(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引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腿引腳(11)上開設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分別設有一組和兩組,所述第一通孔(111)位于兩組第二通孔(112)一側開設。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引線框架堆疊用支撐定位裝置,包括底板(15)和頂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和頂板(16)之間兩側分別設有固定塊(17)和移動塊(18),所述固定塊(17)和移動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軒,
申請(專利權)人:泰州友潤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