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涉及保冷箱設備領域,包括保溫蓋板、保溫箱體、物料箱、減震彈簧、隔板、斜板、進水管、套筒、橡膠塞、蓄冷盒以及鉸鏈,斜板固定在保溫箱體內部下端面,隔板固定在物料箱內部,隔板安置在斜板上側,物料箱安裝在保溫箱體內,減震彈簧固定在隔板上端面,減震彈簧固定在物料箱下端面,套筒安裝在隔板內,進水管固定在物料箱下端面,物料箱裝配在套筒上側,蓄冷盒裝配在物料箱內,保溫蓋板安裝在保溫箱體上端面,橡膠塞裝配在保溫箱體右端面,橡膠塞安置在斜板右側,鉸鏈固定在保溫箱體后端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減震效果好,防止物品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便于收集水汽凝聚的水滴,保冷效果好。
A cold box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
本技術涉及保冷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技術中,現(xiàn)有的保冷箱通常為一體式設計,在顛簸路段減震效果不好,易損壞物料箱內的物品,且現(xiàn)有的保冷箱無法排出物料箱內水汽凝聚的水滴,導致物料箱保冷效果降低,且加快了物品的變質,因此,急需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包括保溫蓋板、保溫箱體、物料箱、減震彈簧、隔板、斜板、進水管、套筒、橡膠塞、蓄冷盒以及鉸鏈,所述斜板固定在保溫箱體內部下端面,所述隔板固定在物料箱內部,所述隔板安置在斜板上側,所述物料箱安裝在保溫箱體內,所述減震彈簧固定在隔板上端面,所述減震彈簧固定在物料箱下端面,所述套筒安裝在隔板內,所述進水管固定在物料箱下端面,所述套筒套裝在進水管下端,所述減震彈簧安置在套筒左側,所述物料箱裝配在套筒上側,所述蓄冷盒裝配在物料箱內,所述蓄冷盒安置在進水管上側,所述保溫蓋板安裝在保溫箱體上端面,所述保溫蓋板裝配在物料箱上側,所述橡膠塞裝配在保溫箱體右端面,所述橡膠塞安置在斜板右側,所述鉸鏈固定在保溫箱體后端面,所述鉸鏈安裝在保溫蓋板上端面。優(yōu)選的,所述物料箱內部下端面開設有導流槽,所述進水管安裝高度低于導流槽。優(yōu)選的,所述保溫箱體右端面下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橡膠塞安裝在通孔內。優(yōu)選的,所述斜板的傾斜角度為30°,且靠近橡膠塞一側的斜板厚度最小。優(yōu)選的,所述進水管與套筒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膠接在進水管與套筒的交接處。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中,本技術通過添加保溫蓋板、保溫箱體、物料箱、減震彈簧、隔板、斜板、進水管、套筒、橡膠塞、蓄冷盒以及鉸鏈,該設計通過減震彈簧支撐物料箱,使物品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并使物料箱只能上下移動,從而實現(xiàn)對物料箱減震,進而實現(xiàn)防止物品損壞,通過進水管將水汽凝集的水滴導入隔板下方的空腔內,并通過橡膠塞以及斜板將空腔內的水放出,從而實現(xiàn)收集水汽凝集的水,進而實現(xiàn)提高保冷效果,解決了現(xiàn)有的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減震效果差,保冷效果低的問題。本技術通過添加導流槽,該設計便于將水汽凝聚的水滴通過導流槽導入進水管,進而導入隔板與保溫箱體以及斜板組成的空腔內,本還用新型通過添加通孔,該設計便于裝配橡膠塞,并通過通孔將隔板與保溫箱體以及斜板組成的空腔內的水放出,本技術減震效果好,防止物品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便于收集水汽凝聚的水滴,保冷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中標號:1-保溫蓋板、2-保溫箱體、3-物料箱、4-減震彈簧、5-隔板、6-斜板、7-進水管、8-套筒、9-橡膠塞、10-蓄冷盒、11-鉸鏈。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和圖2,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包括保溫蓋板1、保溫箱體2、物料箱3、減震彈簧4、隔板5、斜板6、進水管7、套筒8、橡膠塞9、蓄冷盒10以及鉸鏈11,斜板6固定在保溫箱體2內部下端面,隔板5固定在物料箱3內部,隔板5安置在斜板6上側,物料箱3安裝在保溫箱體2內,減震彈簧4固定在隔板5上端面,減震彈簧4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套筒8安裝在隔板5內,進水管7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套筒8套裝在進水管7下端,減震彈簧4安置在套筒8左側,物料箱3裝配在套筒8上側,蓄冷盒10裝配在物料箱3內,蓄冷盒10安置在進水管7上側,保溫蓋板1安裝在保溫箱體2上端面,保溫蓋板1裝配在物料箱3上側,橡膠塞9裝配在保溫箱體2右端面,橡膠塞9安置在斜板6右側,鉸鏈11固定在保溫箱體2后端面,鉸鏈11安裝在保溫蓋板1上端面,該設計通過減震彈簧4支撐物料箱3,使物品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并使物料箱3只能上下移動,從而實現(xiàn)對物料箱3減震,進而實現(xiàn)防止物品損壞,通過進水管7將水汽凝集的水滴導入隔板5下方的空腔內,并通過橡膠塞9以及斜板6將空腔內的水放出,從而實現(xiàn)收集水汽凝集的水,進而實現(xiàn)提高保冷效果物料箱3內部下端面開設有導流槽,進水管7安裝高度低于導流槽,該設計便于將水汽凝聚的水滴通過導流槽導入進水管7,進而導入隔板5、保溫箱體2以及斜板6組成的空腔內。保溫箱體2右端面下側開設有通孔,橡膠塞9安裝在通孔內,該設計便于裝配橡膠塞9,并通過通孔將隔板5、保溫箱體2以及斜板6組成的空腔內的水放出。斜板6的傾斜角度為30°,且靠近橡膠塞9一側的斜板厚度最小,該設計將隔板5、保溫箱體2以及斜板6組成的空腔內的水集聚在靠近橡膠塞9的一端。進水管7與套筒8之間設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膠接在進水管7與套筒8的交接處,該設計防止在運輸過程中,隔板5、保溫箱體3以及斜板6組成的空腔內的水因顛簸倒流至物料箱3內。工作原理:在實際使用時,當保溫箱體2在遇到顛簸路段時,減震彈簧4通過給予顛簸時的反向作用力,使物料箱3保持平衡,從而實現(xiàn)物料箱3的穩(wěn)定運輸,進而實現(xiàn)防止物料箱3內物品損壞,物料箱3內水汽凝聚成水滴通過物料箱3內壁或者保溫蓋板1下端面滴落,通過物料箱3內部下端面的導流槽使水流入進水管7,并通過進水管7通過套筒8落入隔板5、保溫箱體2以及斜板6組成的空腔內,然后在斜板6的作用下使用集聚在靠近橡膠塞9的一端,從而實現(xiàn)收集物料箱3內水汽凝聚成的水滴,進而提升裝置的保冷效果,防止物品變質,該設計防止物品在運輸過程中損壞,便于收集水汽凝聚的水滴,提高保冷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包括保溫蓋板(1)、保溫箱體(2)、物料箱(3)、減震彈簧(4)、隔板(5)、斜板(6)、進水管(7)、套筒(8)、橡膠塞(9)、蓄冷盒(10)以及鉸鏈(1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6)固定在保溫箱體(2)內部下端面,所述隔板(5)固定在物料箱(3)內部,所述隔板(5)安置在斜板(6)上側,所述物料箱(3)安裝在保溫箱體(2)內,所述減震彈簧(4)固定在隔板(5)上端面,所述減震彈簧(4)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所述套筒(8)安裝在隔板(5)內,所述進水管(7)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所述套筒(8)套裝在進水管(7)下端,所述減震彈簧(4)安置在套筒(8)左側,所述物料箱(3)裝配在套筒(8)上側,所述蓄冷盒(10)裝配在物料箱(3)內,所述蓄冷盒(10)安置在進水管(7)上側,所述保溫蓋板(1)安裝在保溫箱體(2)上端面,所述保溫蓋板(1)裝配在物料箱(3)上側,所述橡膠塞(9)裝配在保溫箱體(2)右端面,所述橡膠塞(9)安置在斜板(6)右側,所述鉸鏈(11)固定在保溫箱體(2)后端面,所述鉸鏈(11)安裝在保溫蓋板(1)上端面。/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鏈物流運輸用保冷箱,包括保溫蓋板(1)、保溫箱體(2)、物料箱(3)、減震彈簧(4)、隔板(5)、斜板(6)、進水管(7)、套筒(8)、橡膠塞(9)、蓄冷盒(10)以及鉸鏈(1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6)固定在保溫箱體(2)內部下端面,所述隔板(5)固定在物料箱(3)內部,所述隔板(5)安置在斜板(6)上側,所述物料箱(3)安裝在保溫箱體(2)內,所述減震彈簧(4)固定在隔板(5)上端面,所述減震彈簧(4)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所述套筒(8)安裝在隔板(5)內,所述進水管(7)固定在物料箱(3)下端面,所述套筒(8)套裝在進水管(7)下端,所述減震彈簧(4)安置在套筒(8)左側,所述物料箱(3)裝配在套筒(8)上側,所述蓄冷盒(10)裝配在物料箱(3)內,所述蓄冷盒(10)安置在進水管(7)上側,所述保溫蓋板(1)安裝在保溫箱體(2)上端面,所述保溫蓋板(1)裝配在物料箱(3)上側,所述橡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文顯,
申請(專利權)人:張文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