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天線裝置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5年5月5日,國家申請號為201580039136.6,專利技術名稱為“天線裝置和用于天線裝置的連接器”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天線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智能電話和其他類型的蜂窩移動電話的快速發展,引起了數據通信量的高速增加。適用于寬帶射頻(RF)信號傳輸的天線裝置在移動電信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因此被廣泛用于蜂窩移動系統。為了應對漸增的數據傳輸率的需求,包括多個天線輻射元件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裝置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適用于RF信號傳輸的天線必須滿足非常具體的設計要求,以便獲得最優的RF特性。例如,天線輻射元件的形狀及其在天線裝置內的布置、以及其被連接至饋電纜線的方式經常必須滿足嚴格的標準。在相同申請人名義下的WO2007048258A1于2007年5月3日公開并且示出了具有適用于RF應用的寬帶單極天線的天線裝置。該申請披露了一種天線,該天線具有鄰近彼此的兩個導電基座本體,這兩個導電基座本體被布置在導電基板上。所述兩個導電基座本體借助于連接裝置連接至基板。根據該專利技術,經由同軸纜線饋送RF功率,其外導體連接至基板,而其內導體連接至被布置在這些導電基座本體之一處接近基板的饋電點。在KATHREIN-WERKEKG名義下的WO2005060048A1于2005年6月30日公開并且示出了一種寬帶天線。該申請披露了一種天線,該天線包括被布置在基板上的杯狀發射器,所述發射器從該基板向外突出。該基板包括被布置在發射器的足部位點(f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天線裝置(1),包括:/na.至少部分地導電的基板(2),所述基板具有限定頂部水平面(L1)的頂表面(3)和限定底部水平面(L2)的底表面(4);/nb.所述天線裝置(1)還包括第一杯狀天線輻射元件(5)和第二杯狀天線輻射元件(6),所述第一杯狀天線輻射元件和所述第二杯狀天線輻射元件具有頂點(7)以及與所述頂點(7)相對的開口(8),所述頂點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的所述頂部水平面(L1)附近,所述開口被布置成遠離所述基板(2)的所述頂部水平面(L1);/nc.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和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上方并且以一間距相對于彼此隔開,與所述基板(2)電互連;/n其中/nd.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在其頂點(7)的區域中與第一同軸纜線(30)的內導體(32)電互連,所述內導體(32)在所述頂點(7)的區域中被布置在所述底部水平面(L2)上方;/ne.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在其頂點(7)的區域中與第二同軸纜線(31)的內導體(33)電互連,所述第二同軸纜線(31)的所述內導體(33)在所述頂點的區域中被布置在所述底部水平面(L2)上方;/nf. ...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717 CH 01085/141.一種天線裝置(1),包括:
a.至少部分地導電的基板(2),所述基板具有限定頂部水平面(L1)的頂表面(3)和限定底部水平面(L2)的底表面(4);
b.所述天線裝置(1)還包括第一杯狀天線輻射元件(5)和第二杯狀天線輻射元件(6),所述第一杯狀天線輻射元件和所述第二杯狀天線輻射元件具有頂點(7)以及與所述頂點(7)相對的開口(8),所述頂點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的所述頂部水平面(L1)附近,所述開口被布置成遠離所述基板(2)的所述頂部水平面(L1);
c.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和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上方并且以一間距相對于彼此隔開,與所述基板(2)電互連;
其中
d.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在其頂點(7)的區域中與第一同軸纜線(30)的內導體(32)電互連,所述內導體(32)在所述頂點(7)的區域中被布置在所述底部水平面(L2)上方;
e.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在其頂點(7)的區域中與第二同軸纜線(31)的內導體(33)電互連,所述第二同軸纜線(31)的所述內導體(33)在所述頂點的區域中被布置在所述底部水平面(L2)上方;
f.所述基板(2)還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的所述底表面(4)中的至少一個端口(9);其中
g.所述天線裝置(1)的內部區段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上的天線罩(18)覆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端口(9)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與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之間的區域中,所述同軸纜線(30,31)中的至少一個穿過所述端口跨所述基板的底部水平面(L2)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第一同軸纜線(30)和所述第二同軸纜線(31)穿過同一端口(9)。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在所述頂點(7)與所述端口(9)之間,所述第一同軸纜線(30)的所述內導體(32)和所述第二同軸纜線(31)的所述內導體(33)基本上被布置在所述頂部水平面(L1)與所述底部水平面(L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基板(2)包括至少一個通道(10),至少一個內導體(32,33)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個通道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通道(10)被布置在所述基板(2)的頂表面(3)和/或底表面(4)中。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天線輻射元件(5,6)中的每一個通過至少一個支架(11)被固定至所述基板(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支架被布置在距所述天線輻射元件(5,6)的所述頂點(7)一段距離處。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在至少一個天線輻射元件(5,6)的所述頂點(7)與所述底部水平面(L2)之間,連接器(50)被嵌入在所述基板(2)中,所述連接器包括內導體(52),所述連接器的所述內導體在安裝位置中與所述第一天線輻射元件(5)或所述第二天線輻射元件(6)電互連并且和與其相關的第一同軸纜線(30)的內導體(32)或第二同軸纜線(31)的內導體(33)電互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天線裝置(1),其中,所述連接器(50)的所述內導體(52)被插入到被布置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邁克爾·蒂爾,拉法爾·格洛戈夫斯基,
申請(專利權)人:胡貝爾和茹納股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瑞士;CH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