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建造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包括墻體和屋頂,所述墻體包括外墻體、內墻體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與所述內墻體之間的中腔,所述外墻體包括若干塊外墻板,所述內墻體包括若干塊內墻板,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主體,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分別與外墻板和內墻板配合對外墻板和內墻板進行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竹木作為房屋的建材,環保、無污染,尤其是對于竹木資源豐富的地區,大大節約的建房成本;通過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加強內、外墻體之間的連接,使得墻體更穩固,房屋更安全。
A kind of prefabricated house made of bamboo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造
,具體說是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
技術介紹
傳統住宅中,磚砌體墻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集鎮建造最多的住宅形式之一。磚房建筑過程中會耗費大量資源、能源,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無法有效利用當地能源,而且使用大量的鋼筋、水泥,成本高。此外,還存在施工慢、浪費人力等諸多問題。目前也有一些采用竹木材代替磚砌,例如專利號CN207177344U公開的一種竹屋及生態環保建筑,專利號200975024Y公開的一種竹材住宅建筑,但是都存在竹木房屋所普遍存在的穩固問題,各板材之間的連接牢固度差,安全性差。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安全、環保、舒適的居住房屋,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竹木屋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包括墻體和屋頂,所述墻體包括外墻體、內墻體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與所述內墻體之間的中腔,所述外墻體包括若干塊外墻板,所述內墻體包括若干塊內墻板,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所述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分別與外墻板和內墻板配合對外墻板和內墻板進行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連接本體和位于所述連接本體兩端的凸塊,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設置有與所述凸塊適配的凹槽。作為優選,所述凸塊包括與所述連接本體相連的細徑部和與所述細徑部相連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最大寬度大于所述細徑部的最大寬度。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凹槽在對應的外墻板和內墻板的一側具有插入口,所述凸塊由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凹槽。作為優選,所述凹槽由所述插入口延伸至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的中部。作為優選,所述中腔的寬度為5cm-10cm。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厚度為1cm-10cm。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寬度為5cm-50cm。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的長度為60cm-240cm。作為優選,所述外墻板為重竹外墻板,所述內墻板為普竹內墻板。作為優選,該裝配式房屋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墻體端部的端板。作為優選,所述端板的內表面開設有端板槽,所述外墻體和內墻體插入所述端板槽內。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1.采用竹木作為房屋的建材,環保、無污染,尤其是對于竹木資源豐富的地區,大大節約的建房成本;2.通過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加強內、外墻體之間的連接,使得墻體更穩固,房屋更安全;3.內、外墻板采用合適大小、合適厚度,既方便裝配式的安裝,又能保證墻體的質量。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墻體的截面圖;附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墻體的俯視圖;附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第二連接件的示意圖;附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的示意圖;附圖5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件的示意圖;附圖6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連接件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墻體和屋頂,材質可以采用竹材,也可以采用木材,其中,墻體的結構如附圖1所示,包括外墻體10、內墻體20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10與所述內墻體20之間的中腔,中腔的寬度為8cm。墻體采用竹材的話,外墻體優選采用重竹,內墻體采用普竹。所述外墻體10包括若干塊外墻板101,所述內墻體20包括若干塊內墻板201,根據墻面的大小而定具體的塊數。通常,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厚度為1cm,寬度為5cm,長度為60cm。如附圖2所示,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30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40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30如附圖4所示,包括連接本體301和位于所述連接本體301兩端的凸塊302,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設置有與所述凸塊302適配的凹槽。所述第二連接件40如附圖3所示,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401和第二鎖槽402,所述第一鎖槽401和第二鎖槽402分別與外墻板101和內墻板102配合對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進行連接。相鄰的外墻板101之間和相鄰的內墻板201之間采用地板上常用的卯榫連接結構。實施例2: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墻體和屋頂,材質可以采用竹材,也可以采用木材,其中,墻體包括外墻體10、內墻體20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10與所述內墻體20之間的中腔,中腔的寬度為5cm。墻體采用竹材的話,外墻體優選采用重竹,內墻體采用普竹。所述外墻體10包括若干塊外墻板101,所述內墻體20包括若干塊內墻板201,根據墻面的大小而定具體的塊數。通常,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厚度為8cm,寬度為35cm,長度為60cm。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30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40連接,如附圖5所示,第一連接件30包括連接本體301和位于所述連接本體301兩端的凸塊302,連接本體和凸塊呈一體結構,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設置有與所述凸塊302適配的凹槽。凸塊302包括與所述連接本體301相連的細徑部3021和與所述細徑部3021相連的限位部3022,所述限位部3022的最大寬度大于所述細徑部3021的最大寬度,凹槽的截面形狀與凸塊302的截面形狀一樣。外墻板(內墻板)的凹槽在對應的外墻板(內墻板)的一側具有插入口,所述凸塊302由所述插入口插入所述凹槽,由于限位部的存在,凸塊302不能在水平方向上從凹槽內脫出,從而起到連接外墻板和內墻板的作用。所述第二連接件40的結構如附圖6所示,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401和第二鎖槽402,所述第一鎖槽401和第二鎖槽402分別與外墻板101和內墻板102配合對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進行連接。相鄰的外墻板101之間和相鄰的內墻板201之間采用地板上常用的卯榫連接結構。實施例3: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墻體和屋頂,材質可以采用竹材,也可以采用木材,其中,墻體包括外墻體10、內墻體20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10與所述內墻體20之間的中腔,中腔的寬度為10cm。墻體采用竹材的話,外墻體優選采用重竹,內墻體采用普竹。所述外墻體10包括若干塊外墻板101,所述內墻體20包括若干塊內墻板201,根據墻面的大小而定具體的塊數。通常,外墻板和內墻板的厚度為10cm,寬度為50cm,長度為240cm。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30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101和內墻板201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40連接,墻體端部還安裝有端板,端板的內表面開設有端板槽,所述外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墻體和屋頂,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包括外墻體、內墻體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與所述內墻體之間的中腔,所述外墻體包括若干塊外墻板,所述內墻體包括若干塊內墻板,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所述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分別與外墻板和內墻板配合對外墻板和內墻板進行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墻體和屋頂,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包括外墻體、內墻體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墻體與所述內墻體之間的中腔,所述外墻體包括若干塊外墻板,所述內墻體包括若干塊內墻板,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通過第一連接件連接,最頂端的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之間還通過第二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下表面設置有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所述第一鎖槽和第二鎖槽分別與外墻板和內墻板配合對外墻板和內墻板進行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連接本體和位于所述連接本體兩端的凸塊,所述外墻板和內墻板設置有與所述凸塊適配的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包括與所述連接本體相連的細徑部和與所述細徑部相連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最大寬度大于所述細徑部的最大寬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竹板材裝配式房屋,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劍剛,符家進,劉福清,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永裕竹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