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al motor active loading steering gear load simulator, which includes a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a sliding block, the sliding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brake device, the upper end of the sliding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bear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moving groove, and the moving groove is equipped with a moving groove The moving block is equipped with a simulator, one side of the mov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two threaded blind holes, and one end of the side wall in the moving slot is rotationally sleeved with two third screws.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imulator, facilitate the rapid installation of the simulator, accurately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imulator,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quality,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simulato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devices,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by setting a placement plate to facilitate the placement of tools during install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
本技術涉及舵機負載模擬器
,尤其涉及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
技術介紹
舵機負載模擬器是在實驗室條件下對飛行器舵機進行模擬氣動載荷實驗的半實物仿真設備。負載模擬器工作在被動加載模式時,舵機主動運動會引起多余力矩,嚴重影響系統載荷譜跟蹤精度。如何補償和抑制多余力矩是負載模擬器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難題,舵機加載按照工作方式分為主動加載和被動加載兩種方式。主動加載模擬器主要缺點如下:無論是電動加載還是液壓加載形式都會產生多余力矩,尤其在小加載梯度情況下產生的多余力矩甚至會淹沒加載信號。被動加載模擬器通常采用重量塊(或慣量塊)、撓性桿等實現方式。被動加載不需要消耗能量,不會產生多余力矩。其主要缺點:首先,重量塊(或慣量塊)為恒值載荷;其次,撓性桿工作方式雖然隨著負載以及舵偏角變化而變化,但是加載梯度恒定,不能跟蹤任意載荷譜。現有的舵機負載模擬器大都采用固定時,不能移動,不方便與其他裝置進行安裝,且不能根據不同裝置調節高度,降低了適用性,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安裝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制動裝置,所述滑塊的上端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上設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的上端設有移動槽,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端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安裝有滑塊(3),所述滑塊(3)上設有制動裝置,所述滑塊(3)的上端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上設有承載板(7),所述承載板(7)的上端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安裝有移動塊(6),所述移動塊(6)上安裝有模擬器(5),所述移動塊(6)的一側設有兩個螺紋盲孔,所述移動槽內的一端側壁上轉動套接有兩個第三螺桿(18),兩個第三螺桿(18)分別與兩個螺紋盲孔相對應,且兩個第三螺桿(18)的一端分別延伸至兩個螺紋盲孔內,所述第三螺桿(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齒輪(21),所述承載板(7)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上固定套裝有第一齒輪(19),且第一齒輪(19)位于兩個第二齒輪(21)之間,兩個第二齒輪(21)均與第一齒輪(19)相嚙合,所述轉動桿的一端固定有轉盤(20)。/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端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安裝有滑塊(3),所述滑塊(3)上設有制動裝置,所述滑塊(3)的上端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上設有承載板(7),所述承載板(7)的上端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安裝有移動塊(6),所述移動塊(6)上安裝有模擬器(5),所述移動塊(6)的一側設有兩個螺紋盲孔,所述移動槽內的一端側壁上轉動套接有兩個第三螺桿(18),兩個第三螺桿(18)分別與兩個螺紋盲孔相對應,且兩個第三螺桿(18)的一端分別延伸至兩個螺紋盲孔內,所述第三螺桿(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齒輪(21),所述承載板(7)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上固定套裝有第一齒輪(19),且第一齒輪(19)位于兩個第二齒輪(21)之間,兩個第二齒輪(21)均與第一齒輪(19)相嚙合,所述轉動桿的一端固定有轉盤(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電機主動加載舵機負載模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設置在滑塊(3)上的支撐桿(9),所述支撐桿(9)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的相對側壁上均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均安裝有限位塊(15),兩個限位塊(15)之間共同固定有移動桿(8),所述移動桿(8)的一端貫穿空腔內的頂部并延伸至支撐桿(9)的上端,所述移動桿(8)的上端固定在承載板(7)的下端,所述空腔內的相對側壁上共同固定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上貫穿設有第二螺桿(13),所述移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超,劉沖,馮赟,王華,劉輝,李明會,吳勇,蔡庸發,孫海盟,陶龍剛,張吉強,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華中航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