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壁焊接有支桿,所述支桿的外壁活動套接有扇葉,所述扇葉與支桿的連接處兩端對稱固接有擋塊,所述擋塊通過通口與支桿相連,所述擋塊的內部開有內腔,所述支塊通過第二鉸鏈與連接桿轉動相連。該新型旋轉式混合器,通過在扇葉與支桿連接處的兩端進行設置擋塊,有效的便于使扇葉在支桿上穩定轉動,避免出現扇葉在轉動的時候在支桿上前后移動,且影響了煙氣與混合劑的混合效果,通過按動按桿使卡桿在擋塊的內部進行移動,有效的便于將擋塊進行穩定的固定在支桿上,對扇葉進行限位,通過殼體內部的出氣口為傾斜狀,且指向扇葉,有效的增加扇葉轉動的效率。
A new type of rotary mix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
本技術涉及新型旋轉式混合器
,具體為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SCR系統,煙道中混合器結構復雜,制造困難,且煙道過短,布置緊湊,空間有限,導致煙氣氣流分布不均、煙氣與還原劑混合不均勻,因此影響脫硝效率,煙氣在進入催化劑前的還原劑分布是影響脫硝效率和還原劑氨逃逸的關鍵因素,該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在使用的時候,無法滿足有效的使殼體內部的扇葉進行高效轉動與限位轉動,導致影響煙氣與混合劑混合的效率,大大的降低了脫硝的效果,從而也降低了混合器的實用性,且達不到用戶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壁焊接有支桿,所述支桿的外壁活動套接有扇葉,所述扇葉與支桿的連接處兩端對稱固接有擋塊,所述擋塊通過通口與支桿相連,所述擋塊的內部開有內腔,所述內腔的內壁固接有支塊,所述支塊通過第二鉸鏈與連接桿轉動相連,所述連接桿通過第一鉸鏈與卡桿轉動相連,所述卡桿貫穿內腔與支桿緊密貼合,所述連接桿的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所述擋塊的外壁上下兩端對稱設有按桿,所述按桿貫穿擋塊與連接桿緊密貼合,所述殼體的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出氣口,所述出氣口指向扇葉,所述殼體的內部下方開有空腔,所述殼體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煙筒,所述煙筒、空腔與出氣口相互聯通,所述殼體的上方開有排煙口。優選的,所述扇葉的外壁邊緣處為凸狀。優選的,所述排煙口的內壁固接有擋網。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旋轉式混合器,通過在扇葉與支桿連接處的兩端進行設置擋塊,有效的便于使扇葉在支桿上穩定轉動,避免出現扇葉在轉動的時候在支桿上前后移動,且影響了煙氣與混合劑的混合效果,通過按動按桿使卡桿在擋塊的內部進行移動,有效的便于將擋塊進行穩定的固定在支桿上,對扇葉進行限位,通過殼體內部的出氣口為傾斜狀,且指向扇葉,有效的增加扇葉轉動的效率,加大混合的效果與脫硝的效率,且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中煙筒與出氣口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圖1中扇葉支桿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圖2中A結構示意圖。圖中:1、殼體,2、排煙口,3、扇葉,4、支桿,5、出氣口,6、煙筒,7、通口,8、擋塊,9、內腔,10、卡桿,11、第一鉸鏈,12、連接桿,13、第二鉸鏈,14、支塊,15、按桿,16、壓縮彈簧,17、空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包括殼體1,殼體1用于固定支桿4,殼體1的內壁焊接有支桿4,支桿4用于使扇葉3在其外壁進行活動轉動,支桿4的外壁活動套接有扇葉3,扇葉3的表面為凸狀,增加其自身轉動的效率,扇葉3的外壁邊緣處為凸狀,扇葉3與支桿4的連接處兩端對稱固接有擋塊8,擋塊8用于對扇葉3在支桿4上轉動時候限位,擋塊8通過通口7與支桿4相連,內腔9用于開設在擋塊8的內部,擋塊8的內部開有內腔9,支塊14用于使連接桿12在其上轉動,內腔9的內壁固接有支塊14,支塊14通過第二鉸鏈13與連接桿12轉動相連,連接桿12用于移動對壓縮彈簧16進行擠壓,并且帶動卡桿10進行移動,連接桿12通過第一鉸鏈11與卡桿10轉動相連,卡桿10用于對支桿4進行擠壓,卡桿10貫穿內腔9與支桿4緊密貼合,連接桿12的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16,壓縮彈簧16的彈性系數為10~80N/CM,擋塊8的外壁上下兩端對稱設有按桿15,按桿15用于帶動連接桿12的一端進行移動,按桿15貫穿擋塊8與連接桿12緊密貼合,殼體1的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出氣口5,出氣口5用于除煙氣且吹到扇葉3上,出氣口5指向扇葉3,殼體1的內部下方開有空腔17,空腔17用于將煙筒6內部流動的煙氣均勻從出氣口5排出,殼體1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煙筒6,煙筒6、空腔17與出氣口5相互聯通,排煙口2用于開設在殼體1的上方,殼體1的上方開有排煙口2,排煙口2的內壁固接有擋網。工作原理:本實施案例中,使用混合器時,該殼體1與混合器相連,首先殼體1的內部進行固定支桿4,然后將扇葉3活動套接在支桿4上,然后通過煙筒6流通煙氣從出氣口5上噴出,且出氣口5為傾斜狀,可以直接噴射到扇葉3上,使扇葉3在支桿4上進行轉動,通過配合混合器使煙氣與混合器上的混合劑充分混合,可以提高脫硝的效果,通過在扇葉3和支桿4連接的兩端進行設置擋塊8,且擋塊8通過其內部壓縮彈簧16的彈力使卡桿10對支桿4進行緊密貼合在一起,可以避免扇葉3在支桿4上轉動的時候,出現扇葉3晃動,導致影響扇葉3轉動,和煙氣與混合劑混合的效果,和混合后的氣體通過殼體1上方的排煙口2進行排出。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連接”、“固定”、“旋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壁焊接有支桿(4),所述支桿(4)的外壁活動套接有扇葉(3),所述扇葉(3)與支桿(4)的連接處兩端對稱固接有擋塊(8),所述擋塊(8)通過通口(7)與支桿(4)相連,所述擋塊(8)的內部開有內腔(9),所述內腔(9)的內壁固接有支塊(14),所述支塊(14)通過第二鉸鏈(13)與連接桿(12)轉動相連,所述連接桿(12)通過第一鉸鏈(11)與卡桿(10)轉動相連,所述卡桿(10)貫穿內腔(9)與支桿(4)緊密貼合,所述連接桿(12)的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16),所述擋塊(8)的外壁上下兩端對稱設有按桿(15),所述按桿(15)貫穿擋塊(8)與連接桿(12)緊密貼合,所述殼體(1)的內壁底端固定連接有出氣口(5),所述出氣口(5)指向扇葉(3),所述殼體(1)的內部下方開有空腔(17),所述殼體(1)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煙筒(6),所述煙筒(6)、空腔(17)與出氣口(5)相互聯通,所述殼體(1)的上方開有排煙口(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旋轉式混合器,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內壁焊接有支桿(4),所述支桿(4)的外壁活動套接有扇葉(3),所述扇葉(3)與支桿(4)的連接處兩端對稱固接有擋塊(8),所述擋塊(8)通過通口(7)與支桿(4)相連,所述擋塊(8)的內部開有內腔(9),所述內腔(9)的內壁固接有支塊(14),所述支塊(14)通過第二鉸鏈(13)與連接桿(12)轉動相連,所述連接桿(12)通過第一鉸鏈(11)與卡桿(10)轉動相連,所述卡桿(10)貫穿內腔(9)與支桿(4)緊密貼合,所述連接桿(12)的上方左側固定連接有壓縮彈簧(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洋,叢日強,楊萬才,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洛卡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