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至少兩個互相疊置且扣合的環片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的提出實現了多年來內燃機設計行業一直想解決的一個問題,即在環槽減少的條件下,達到提高密封性能,節約能耗,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該技術在200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軸孔類用密封元件,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內燃機行業的互定位密封環。目前,在內燃機排氣管與車輛消生器(排煙管)連接處的密封,空氣壓縮機軸孔間的密封,以及內燃機中活塞與缸套間的密封多采用每槽一環的密封結構形式。以內燃機為例,為了保證活塞與缸套之間的密封度,多采用在活塞上開設兩道或兩道以上安裝密封環的環槽的方法來解決密封問題,在裝配時除盡可能減少密封環的閉口間隙外,還要盡可能的使各個環槽中的活塞環之間的閉口間隙相互錯置。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密封環的工作環境始終是處于高溫、高壓的惡劣條件下,盡管上述措施的采用應用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仍不能很好地滿足其密封要求,在工作一定期限后,常會有功率下降、能耗上升的現象發生。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科學、合理的互定位密封環(即至少由兩個環片組合而成),實現在環槽減少的條件下,達到提高密封性能,節約能耗,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本技術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來實現本技術的互定位密封環是由至少兩個互相疊置且相互扣合的環片組成。本技術也可采用下述措施來實現所述密封環是由兩個互相疊置并以一環片開口對應另一環片上所設置凸臺的相互扣合方式結合在一起;所述兩環片的開口部位段,除其內環面外,其余三面均以弧形過渡的結構形式向開口的斷面處延伸,并在其斷面形成一弧形過渡面。本技術也還可采用以下方案來實現所述密封環是由三個互相疊置的環片組成;其中間環片的上下兩面上各設置有一與上下兩相配合的環片上的開口寬度相配合的定位凸臺。本技術方案的提出實現了多年來內燃機設計行業一直想解決一個問題,即在環槽減少的條件下,達到提高密封性能,節約能耗,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是由兩個環片組成的互定位密封環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向視圖。圖3是由三個環片組成的互定位密封環中的上下兩環片的主視圖。圖4是由三個環片組成的互定位密封環中的中間環片的主視圖。圖5是圖4的B向視圖。本技術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以詳細的描述,但并不限制本技術。如圖1、2所示,圖中所示的密封環是由兩個互相疊置的環片1、2組成,所述兩環片以一環片開口3對應另一環片上所設置凸臺4的相互扣合方式結合在一起;所述兩環片的開口部位段5,除其內環面6外,其余三面均以弧形過渡的結構形式向開口的斷面處延伸,并在其斷面形成一弧形過渡面。上述這一方案的密封環使用在兩沖程發動機上最佳,以適應氣缸套上進、排氣孔的需要。圖3、4、5所示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圖中所示密封環是由三個互相疊置的環片組成;其中間環片7的上下兩面上各設置有一與上下兩相配合的環片9上的開口10寬度相配合的定位凸臺8。權利要求1.一種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至少兩個互相疊置且相互扣合的環片(1)(2)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兩個互相疊置并以一環片開口(3)對應另一環片上所設置凸臺(4)的相互扣合方式結合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環片(1)(2)的開口部位段(5),除其內環面(6)外,其余三面均以弧形過渡的結構形式向開口的斷面處延伸,并在其斷面形成一弧形過渡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三個互相疊置的環片組成;其中間環片(7)的上下兩面上各設置有一與上下兩相配合的環片(9)上的開口(10)寬度相配合的定位凸臺(8)。專利摘要一種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至少兩個互相疊置且扣合的環片組成。本技術方案的提出實現了多年來內燃機設計行業一直想解決的一個問題,即在環槽減少的條件下,達到提高密封性能,節約能耗,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文檔編號F16J15/16GK2266668SQ9623793公開日1997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28日專利技術者張毅 申請人:張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互定位密封環,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是由至少兩個互相疊置且相互扣合的環片(1)(2)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毅,
申請(專利權)人:張毅,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