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包括后包圍結構、過渡結構以及側包圍結構,所述后包圍結構通過過渡結構與所述側包圍結構連接,所述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連接處并排設置一連接結構以及一調整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與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臺;所述調整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二滑臺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的若干的第二滑槽。可有效的將司機與乘客隔離開,防止妨礙司機安全駕駛,大大提高了司機的駕駛安全,同時側包圍組件與過渡結構之間設置了連接結構以及調整結構,可根據客戶不同車型進行微調,產品適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
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的
,特別是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大部分汽車未裝配司機后包圍,使得難以隔斷乘客和司機,嚴重影響司機安全駕駛;為了使司機在駕駛汽車時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現有大部分汽車的司機駕駛座后都會安裝后包圍,但是一般會采用半包式后包圍,亦無法有效的隔斷乘客與司機,也會給司機安全駕駛帶來一定的隱患,同時大部分后包圍只是簡單隔離,各機構間間隙大,難以起到有效隔離作用,而且安裝麻煩,無法進行簡單的調整,拆卸更換也不方便,整體產品的外形不美觀,適用性差;雖然目前市場上也會有全包式司機包圍,但是乘客在外面還是能夠伸手夠到司機或者方向盤,同樣會給司機安全駕駛帶來一定的隱患。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專門設計了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包括后包圍結構、過渡結構以及側包圍結構,所述后包圍結構通過過渡結構與所述側包圍結構連接,所述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連接處并排設置一連接結構以及一調整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與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臺;所述調整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二滑臺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的若干的第二滑槽。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臺包括與過渡結構連接的連接部以及與連接部連接且遠離過渡結構一端的圓柱部,所述第一滑槽與圓柱部外形一致,且設置避讓口,所述圓柱部與第一滑槽過渡配合。進一步的,所述過渡結構上設置圓弧型材,若干所述第二滑槽設置于圓弧型材上,且等間距布置。進一步的,所述側包圍結構包括并排設置連接組件以及門組件,所述門組件包括自鎖的鎖具,所述連接組件內部設置用于防止滅火器的架子,所述架子傾斜放置;所述全包圍結構還設置有應急窗口。進一步的,所述后包圍結構、側包圍結構均采用鋁框架,且鋁型材框架內設置防護板,所述防護板均采用防彈級別PC板。進一步的,所述鋁框架采用鋁型材拼接而成,所述鋁型材內側設置用于安裝防護板的安裝槽。進一步的,所述全包圍結構還包括用于將全包圍結構固定于車上的固定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結構包括設置于后包圍結構側面的第一固定組件、設置于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上方的第二固定組件、設置于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下方的第三固定組件。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若干L型連接板,所述L型連接板包括兩個相互垂直的直板,所述直板上設置長條孔,所述長條孔往直板外側方向設置開口,所述長條孔邊緣設置凹槽,所述凹槽設置于L型連接板內側。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包括軸套、連接管以及蓋子,所述連接管一端穿過蓋子與軸套連接,所述軸套套設于連接管上,且設置撐開槽,所述蓋子與軸套外側螺接;所述第三固定組件包括一轉角連接件以及若干直角連接件,所述轉角連接件包括與過渡結構連接的第一豎直部以及與第一豎直部連接的弧形部,所述直角連接件包括第二豎直部以及水平部。本技術的全包圍結構設置了后包圍結構以及側包圍結構,可有效的將司機與乘客隔離開,防止妨礙司機安全駕駛,大大提高了司機的駕駛安全,同時側包圍組件與過渡結構之間設置了連接結構以及調整結構,在安裝過程中,可起到調整的作用,防止因為焊裝等產生的尺寸偏差而造成安裝不便,可大大提高安裝效率,同時可根據客戶不同車型進行微調,產品適用性強。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其中:圖1是本技術全包圍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連接結構以及調整結構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圖2中連接結構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技術圖2中調整結構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技術L型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第二固定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第二固定組件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本技術轉角連接件以及直角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0-后包圍結構,20-過渡結構,30-側包圍結構,31-連接組件,311-架子,32-門組件,321-鎖具,40-連接結構,41-第一滑臺,411-連接部,412-圓柱部,42-第一滑槽,50-調整結構,51-第二滑臺,52-圓弧型材,521-第二滑槽,60-限位部,70-第一固定組件,71-L型連接板,711-直板,712-長條孔,713-開口,714-凹槽,80-第二固定組件,81-軸套,811-撐開槽,82-蓋子,83-連接管,84-配合面,90-第三固定組件,91-轉角連接件,911-第一豎直部,912-弧形部,92-直角連接件,921-第二豎直部,922-水平部。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1至圖8,是作為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的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包括后包圍結構10、過渡結構20以及側包圍結構30,后包圍結構10通過過渡結構20與側包圍結構30連接,采用此結構可有效的將司機與乘客完全隔離開來,杜絕乘客在外面能夠伸手夠到司機或者方向盤,更加有效防止乘客干擾司機駕駛,防止妨礙司機安全駕駛,大大提高了司機的駕駛安全以及安靜的駕駛環境,而且產品具有極強的抗沖擊性能,有效防止惡意攻擊,給駕駛員充分處置突發事件的時間;過渡結構20與側包圍結構30連接處并排設置一連接結構40以及一調整結構50,可起到調整的作用,防止在安裝過程中,因為焊裝等產生的尺寸偏差而造成安裝不便,可大大提高安裝效率,同時可根據客戶不同車型進行微調,產品適用性強。具體的,連接結構40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30上的第一滑槽42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20上與第一滑槽42配合的第一滑臺41,第一滑臺41包括與過渡結構20連接的連接部411以及與連接部411連接且遠離過渡結構20一端的圓柱部412,第一滑槽42與圓柱部412外形一致,且設置避讓口,圓柱部412與第一滑槽42過渡配合,圓柱部412可在第一滑槽42內自由轉動。調整結構50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30上的第二滑臺51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20上的若干的第二滑槽521。過渡結構20上設置圓弧型材52,若干第二滑槽521設置于圓弧型材52上,且等間距布置,呈齒形狀,第二滑臺51與第二滑槽521嚙合,以圓柱部412中心線為中心軸,第二滑臺51可沿著圓弧形材轉動,通過第二滑臺51與第二滑槽521嚙合實現調整。調整結構50還設置限位部60,限位部60位于側包圍結構30上,且與第二滑臺51并排設置,限位部60呈傾斜設置,且靠近過渡結構20一側靠近第二滑臺51,可對圓弧型材52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側包圍結構30包括并排設置連接組件31以及門組件32,門組件32包括自鎖的鎖具321,連接組件31內部設置用于防止滅火器的架子,架子傾斜放置。駕駛區內安裝具備自鎖的鎖具321,并設置滅火器;全包圍結構還設置有應急窗口,預防緊急事件時候能夠打開司機全包圍結構,當司機發生意外時能夠及時、有效救助,同時設置的應急窗口無法對司機的安全駕駛帶來直接的隱患。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全包圍結構包括后包圍結構、過渡結構以及側包圍結構,所述后包圍結構通過過渡結構與所述側包圍結構連接,所述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連接處并排設置一連接結構以及一調整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與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臺;所述調整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二滑臺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的若干的第二滑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全包圍結構包括后包圍結構、過渡結構以及側包圍結構,所述后包圍結構通過過渡結構與所述側包圍結構連接,所述過渡結構與側包圍結構連接處并排設置一連接結構以及一調整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與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臺;所述調整結構包括設置于側包圍結構上的第二滑臺以及設置于過渡結構上的若干的第二滑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臺包括與過渡結構連接的連接部以及與連接部連接且遠離過渡結構一端的圓柱部,所述第一滑槽與圓柱部外形一致,且設置避讓口,所述圓柱部與第一滑槽過渡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結構上設置圓弧型材,若干所述第二滑槽設置于圓弧型材上,且等間距布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包圍結構包括并排設置連接組件以及門組件,所述門組件包括自鎖的鎖具,所述連接組件內部設置用于防止滅火器的架子,所述架子傾斜放置;所述全包圍結構還設置有應急窗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司機全包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包圍結構、側包圍結構均采用鋁框架,且鋁型材框架內設置防護板,所述防護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杜迫,王輝明,蔡章鳳,沈志維,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柏孜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