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主要包括鏡腿、莊頭和連接件,鏡腿一端設置有設置有全包鉤,且全包鉤中間設置有卡位縫隙,莊頭一端與鏡框連接,且莊頭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鏡腿匹配的連接的凸起部,凸起部上端設置有第一凸起角,且凸起部下端設置有第二凸起角,并且凸起部上設置有過穿孔,凸起部通過卡位縫隙與全包鉤卡合,連接件用于固定所述全包鉤與過穿孔,通過連接件可使鏡腿相對莊頭進行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全,能夠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和提高組裝效率,同時通過設置在凸起部的上下凸起角,能夠有效防止鏡腿過度的轉動,確保鏡腿與鏡框的使用安全,提高實用性。
A New Type of Screeless Hinged Compressive Glass Support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
本技術涉及眼鏡
,具體為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眼鏡架都是由眼鏡框和眼鏡支架兩部分組成,眼鏡支架由莊頭與鏡腳組成,莊頭與眼鏡框為一體,莊頭與鏡腳之間通過螺絲鉸接固定在一起,使得鏡腳能夠相對于莊頭轉動,以此來實現(xiàn)眼鏡腳的展開或折疊。雖然采用螺絲能夠方便地使莊頭與鏡腳之間形成鉸接固定,在眼鏡腳不斷地展開或折疊的過程中,固定用的螺絲會逐漸松動,從而使莊頭與鏡腳之間的連接變得松動,這樣會嚴重影響到眼鏡佩戴時的舒適性,更有可能會出現(xiàn)螺絲完全松落而導致眼鏡無法再進行佩戴的情況。因此,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人們也設計出了一些省略固定用的螺絲而仍能保證眼鏡腳正常展開或折疊的眼鏡腳,但是,現(xiàn)有的無螺絲鉸鏈通常都是在莊頭或鏡腳本體上加工成相應的連接結構,這些結構都比較復雜,不易加工,也不利于眼鏡的生產(chǎn)組裝,并且莊頭或鏡腳經(jīng)過加工后會減弱其結構強度,影響使用壽命,同時莊有與鏡腳之間沒有限位,也容易發(fā)生鏡腳與鏡框擠壓,導致眼鏡的損壞。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包括:鏡腿,所述鏡腿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一端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設置有全包鉤,所述全包鉤中間設置有卡位縫隙,且通過所述卡位縫隙使所述全包鉤分為上部與下部;莊頭,所述莊頭一端與鏡框連接,且所述莊頭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鏡腿匹配的連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端設置有第一凸起角,且所述凸起部下端設置有第二凸起角,并且所述凸起部上設置有過穿孔,所述凸起部通過所述卡位縫隙設置在所述上部與所述下部之間,且所述凸起部與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貼合;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用于固定所述全包鉤與所述過穿孔,通過所述連接件可使所述鏡腿相對所述莊頭進行轉動。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部件內部,第一部件上設置有柱體結構,第二部件設置有結構孔,且第一部件的柱體結構穿過第二部件的結構孔,使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連接,且所述第一部件與所述第二部件鉚接。優(yōu)選的,所述莊頭為L型結構設置。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設置防滑套,且所述防滑套上設置有防滑條紋。優(yōu)選的,所述防滑套為柔性材質。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全,能夠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和提高組裝效率,同時通過設置在凸起部的上下凸起角,能夠有效防止鏡腿過渡的轉動,確保鏡腿與鏡框的使用安全,并且通過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鉚接,確保使用安全,減少后期長期使用后螺絲松動的風險,提高實用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莊頭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鏡腿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全包鉤的反向設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結構的鉚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包括:鏡腿1、莊頭2和連接件3,所述鏡腿1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二支架5上設置防滑套,且所述防滑套上設置有防滑條紋,所述防滑套為柔性材質,所述第一支架4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5一端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架4另一端設置有全包鉤6,所述全包鉤6中間設置有卡位縫隙7,且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使所述全包鉤6分為上部與下部,所述莊頭2為L型結構設置,所述莊頭2一端與鏡框連接,且所述莊頭2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鏡腿1匹配的連接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上端設置有第一凸起角9,且所述凸起部8下端設置有第二凸起角10;同時通過設置在凸起部的上下凸起角,能夠有效防止鏡腿過渡的轉動,確保鏡腿與鏡框的使用安全,提高實用性。并且所述凸起部8上設置有過穿孔11,所述凸起部8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設置在所述上部與所述下部之間,且所述凸起部8與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貼合;所述連接件3用于固定所述全包鉤6與所述過穿孔11,通過所述連接件3可使所述鏡腿1相對所述莊頭2進行轉動。如圖4所示,本技術中,所述第一支架4另一端設置有全包鉤6,且所述的全包鉤6并不局限為正向彎曲,也可為反向彎曲設置,確保實用性。如圖5所示,連接件3包括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3,第一部件12上設置有柱體結構,第二部件13設置有結構孔,且第一部件12的柱體結構穿過第二部件13的結構孔,使第一部件12與第二部件13連接,所述第一部件12一端設置在所述第二部件13內部,且所述第一部件12與所述第二部件13鉚接,采用此設計結構,在組裝過程中不需要其他工具便可以完成組裝,并且組裝后形成的卡合,其結構穩(wěn)定,不容易出現(xiàn)松動的情況,從而經(jīng)久耐用,提高使用壽命。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安全,能夠有效延長使用壽命和提高組裝效率,同時通過設置在凸起部的上下凸起角,能夠有效防止鏡腿過渡的轉動,確保鏡腿與鏡框的使用安全,提高實用性,通過將莊頭一端的凸起部卡合至鏡腿的全包鉤中,同時將凸起部上的過穿孔與全包鉤所包圍出的空腔相對應,并且通過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鉚接,確保使用安全,減少后期長期使用后螺絲松動的風險,提高實用性。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jù)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shù)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shù)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qū)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術語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系統(tǒng)、產(chǎn)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產(chǎn)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鏡腿(1),所述鏡腿(1)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5)一端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架(4)另一端設置有全包鉤(6),所述全包鉤(6)中間設置有卡位縫隙(7),且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使所述全包鉤(6)分為上部與下部;莊頭(2),所述莊頭(2)一端與鏡框連接,且所述莊頭(2)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鏡腿(1)匹配的連接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上端設置有第一凸起角(9),且所述凸起部(8)下端設置有第二凸起角(10),并且所述凸起部(8)上設置有過穿孔(11),所述凸起部(8)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設置在所述上部與所述下部之間,且所述凸起部(8)與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貼合;連接件(3),所述連接件(3)用于固定所述全包鉤(6)與所述過穿孔(11),通過所述連接件(3)可使所述鏡腿(1)相對所述莊頭(2)進行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無螺絲鉸鏈抗壓式眼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鏡腿(1),所述鏡腿(1)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5)一端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架(4)另一端設置有全包鉤(6),所述全包鉤(6)中間設置有卡位縫隙(7),且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使所述全包鉤(6)分為上部與下部;莊頭(2),所述莊頭(2)一端與鏡框連接,且所述莊頭(2)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鏡腿(1)匹配的連接的凸起部(8),所述凸起部(8)上端設置有第一凸起角(9),且所述凸起部(8)下端設置有第二凸起角(10),并且所述凸起部(8)上設置有過穿孔(11),所述凸起部(8)通過所述卡位縫隙(7)設置在所述上部與所述下部之間,且所述凸起部(8)與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貼合;連接件(3),所述連接件(3)用于固定所述全包鉤(6)與所述過穿孔(11),通過所述連接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志祥,
申請(專利權)人:黃志祥,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