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名稱為一種架橋機及架梁方法。屬于橋梁架設技術領域。它主要是提供一種無下導梁的新型架橋機及其架梁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主梁、前支腿、輔助支腿、后支腿、前起重小車、后起重小車、起升機構、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主梁下部沿縱向設有軌道,前支腿上端設有走形輪系,走形輪系與軌道形成縱向滾動配合;輔助支腿上端與主梁中部鉸接,輔助支腿與主梁之間設有翻轉機構;后支腿為封閉型腿結構,上部與主梁固定連接;起升機構與前起重天車、后起重天車通過鋼絲繩形成架梁起升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無需配置下導梁、使架橋機變跨與過孔作業融合為同一流程、適用性更強的特點,主要用于過隧道且與低位運梁車配合使用的架橋機及橋梁架設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架橋機及橋梁架設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橋梁架設
,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架橋機及橋梁架設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架橋機由主機和下導梁組成,架梁作業需要依靠龐大的下導梁支撐才可完成,由于下導梁長度長,重量大,需要在架橋機主梁前端設置輔助天車,由輔助天車與輔助支腿吊起下導梁完成過孔,該類型架橋機作業程序繁雜、效率低下、安全性差?,F有的架橋機中整機高度高,特別是后支腿支撐位置高度高,對于過隧道的低位運梁車喂梁,需要設置輔助裝置才能夠完成喂梁作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下導梁的新型架橋機及其橋梁架設方法。該架橋機無須設置下導梁,即能完成過孔、架梁作業。配置的輔助支腿改變了架橋機的過孔方式,使架橋機變跨與過孔作業融合為同一流程,架橋機過孔時即完成了變跨,使得架橋機作業效率大大提高。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架橋機,包括主梁,由前至后依次與主梁相結合的前支腿、輔助支腿和后支腿,以及安裝在主梁上的前起重小車、后起重小車、起升機構、液壓系統和電氣系統,所述前起重天車、后起重天車安裝在主梁上部內側軌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下部沿縱向設有軌道,前支腿上端設有走形輪系,走形輪系與軌道形成縱向滾動配合;所述輔助支腿上端與主梁中部鉸接,輔助支腿與主梁之間設有翻轉機構;所述后支腿為封閉型腿結構,上部與主梁固定連接;所述起升機構與前起重天車、后起重天車通過鋼絲繩形成架梁起升系統。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前支腿還包括扁擔梁、可伸縮立柱、頂升油缸、推力關節軸承、橫向推動機構和墊梁;兩個可伸縮立柱通過其之間的立柱橫梁連接成框架;走形輪系包括輪系底座、前拖輪座和后拖輪座,輪系底座包括底座橫梁和沿底座橫梁兩端縱向伸出的底座縱梁,兩個后拖輪座分別安裝在底座橫梁的兩端,兩個前拖輪座分別安裝在底座縱梁的外端,底座橫梁的底部與固定在可伸縮立柱上端的扁擔梁連通過接鋼銷鉸接;前拖輪座上設有前拖輪系統,后拖輪座上設有后拖輪系統,前拖輪系統、后拖輪系統與軌道形成縱向滾動配合;頂升油缸設置在立柱橫梁與底座縱梁之間;框架的下立柱橫梁通過三個推力關節軸承和橫向推動機構與墊梁連接。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輔助支腿包括兩個可伸縮的立柱,每個立柱均由配合的上立柱、下立柱和支撐油缸構成,支撐油缸連接在上立柱與下立柱之間;上立柱上端通過銷軸與主梁鉸接;翻轉機構包括上翻轉油缸和下翻轉油缸,上翻轉油缸連接在上立柱上端與主梁之間,下翻轉油缸連接在下立柱下端與調節支撐之間;調節支撐下部安裝有伸縮油缸。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后支腿包括由上部的馬鞍梁、內側上面分別與馬鞍梁兩端連接的兩個后支腿上橫梁、分別與兩個后支腿上橫梁外側底面連接的兩個后支腿曲梁、連接在兩個后支腿曲梁之間的后支腿下橫梁構成的封閉O型腿結構;后支腿下橫梁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和后支腿走形機構,后支腿走形機構設有液壓均衡機構;兩個后支腿上橫梁外側面與左、右后支腿曲梁4c之間設有豎向翻轉油缸;左、右后支腿上橫梁外側與主梁之間均設有橫向翻轉油缸;兩個后支腿上橫梁內側面與主梁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前起重天車和后起重天車分別安裝在主梁的前后位置;都包括安裝在主梁兩側軌道上的鏈輪縱移系統,活動安裝在車架底部的低位重型移位裝置,固定安裝在車架內部的起升輪系,經鋼絲繩與起升輪系連接的吊具;主梁前端設有支撐架,該支撐架與前起重天車、后起重天車和起升機構通過鋼絲繩形成三點起吊,四點平衡系統。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低位重型移位裝置與車架通過豎向銷軸連接;低位重型移位裝置上部設有滑動軸承。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主梁為變截面箱型梁,包括兩根縱向平行的箱梁,兩根箱梁之間連接有兩個橫置的聯系梁;調節支撐為L型。本專利技術橋梁架設方法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采用上述架橋機的橋梁架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前支腿支撐在前方橋墩墩頂,調整好前支腿的垂直度,使走形輪系均為滑動摩擦;將后支腿頂升重載油缸支撐;將輔助支腿自行翻轉90°且固定在主梁中部;架橋機準備架梁;運梁車運梁就位;頂升梁片并將馱梁臺車駛入主梁底部,馱梁臺車將梁片前移,前起重小車取梁,并與運梁車后馱梁臺車同步拖拉喂梁;運梁車后馱梁臺車移動梁片到后起重小車下方,后起重小車通過吊具下方取梁;運梁車返回梁場裝梁;通過電氣系統控制起升機構,使前起重小車和后起重小車同步移動到架梁位置,控制前、后起重小車完成落梁作業;后支腿走形機構落在橋面鋪設的軌道上,啟動輔助支腿翻轉機構,向下翻轉90°,使輔助支腿從主梁中部翻轉置橋面上方,通過調節使輔助支腿離架設的梁面有間距;后支腿通過走形輪組帶動,使整機向前移動;當后支腿移動到前支腿后方一定距離時,輔助支腿支撐使前支腿脫空;前支腿前通過走形輪系自行過孔至前方橋墩,收縮輔助支腿,使前支腿支撐;架橋機第二次前行到位并翻折輔助支腿,過孔完成,架橋機處于待架梁狀態。本專利技術橋梁架設方法的技術解決方案所述的第步驟中,先啟動輔助支腿的下翻轉油缸,使調節支撐翻轉,再啟動上翻轉油缸,使輔助支腿從主梁中部翻轉置橋面上方,通過調節支撐油缸和調節支撐,使輔助支腿離架設的梁面有一定距離。本專利技術橋梁架設方法的技術解決方案所述的第步驟中,當前腿支撐受力時,通過調整油缸前、后拖輪系統與主梁為滾動摩擦以及監控系統,保證整機過孔安全性。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最大的優點和突出點是:1、無需配置下導梁,即可實現架橋機過孔架梁作業,使整機結構輕巧,操作簡便;2、輔助支腿的設計,改變了傳統架橋機的過孔方式,使架橋機變跨與過孔作業融合為同一流程,施工便捷,大幅提高施工效率;3、后支腿配置4支大噸位液壓油缸進行液壓均衡替代傳統的機械均衡機構,極大的降低了傳統架橋機后支腿對喂梁高度的限制,滿足隧道內喂梁的要求,適用性更強;4、前、后起重小車的走行機構為低位重型移運器,走行方式及牽引機構與運梁車馱梁臺車配件一致,同步性易于控制,并有效降低了整機的高度空間,確保在隧道內和隧道口的有限空間條件下取梁。本專利技術主要用于過隧道且與低位運梁車配合使用的架橋機及橋梁架設方法。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架橋機的主視圖。圖2是圖1中前支腿位置剖視圖。圖3是圖1中輔助支腿位置剖視圖。圖4是圖1中后支腿位置剖視圖。圖5是圖1中前超重小車位置剖視圖。圖6是前支腿的主視圖。圖7是前支腿的左視圖。圖8是輔助支腿的主視圖。圖9是輔助支腿的左視圖。圖10是后支腿的主視圖。圖11是后支腿的左視圖。圖12是前起重小車的主視圖。圖13是本專利技術準備架梁的標準施工流程圖。圖14是本專利技術與運梁車同步拖拉喂梁的標準施工流程圖。圖15是本專利技術前、后起重小車吊梁的標準施工流程圖。圖16是本專利技術完成落梁的標準施工流程圖。圖17是本專利技術輔助支腿翻轉至橋面的過孔施工流程圖。圖18是本專利技術前支腿脫空的過孔施工流程圖。圖19是本專利技術前支腿至前方橋墩支撐的過孔施工流程圖。圖20是本專利技術過孔完成并處于待架梁狀態的過孔施工流程圖。圖中標記:1.主梁;2.前支腿;2a.后拖輪系統;2b.前拖輪系統;2c.鋼銷;2d.扁擔梁;2e.伸縮立柱;2f.下立柱橫梁;2g.墊梁;2h.橫移機構;3.輔助支腿;3a.立柱;3b.銷軸;3c.上翻轉油缸;3d.支撐油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架橋機,包括主梁(1),由前至后依次與主梁(1)相結合的前支腿(2)、輔助支腿(3)和后支腿(4),以及安裝在主梁(1)上的前起重小車(5)、后起重小車(6)、起升機構(7)、液壓系統(8)和電氣系統(9),所述前起重天車(5)、后起重天車(6)安裝在主梁(1)上部內側軌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下部沿縱向設有軌道,前支腿(2)上端設有走形輪系,走形輪系與軌道形成縱向滾動配合;所述輔助支腿(3)上端與主梁(1)中部鉸接,輔助支腿(3)與主梁(1)之間設有翻轉機構;所述后支腿(4)為封閉型腿結構,上部與主梁(1)固定連接;所述起升機構(7)與前起重天車(5)、后起重天車(6)通過鋼絲繩(5c)形成架梁起升系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架橋機,包括主梁(1),由前至后依次與主梁(1)相結合的前支腿(2)、輔助支腿(3)和后支腿(4),以及安裝在主梁(1)上的前起重小車(5)、后起重小車(6)、起升機構(7)、液壓系統(8)和電氣系統(9),所述前起重天車(5)、后起重天車(6)安裝在主梁(1)上部內側軌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下部沿縱向設有軌道,前支腿(2)上端設有走形輪系,走形輪系與軌道形成縱向滾動配合;所述輔助支腿(3)上端與主梁(1)中部鉸接,輔助支腿(3)與主梁(1)之間設有翻轉機構;所述后支腿(4)為封閉型腿結構,上部與主梁(1)固定連接;所述起升機構(7)與前起重天車(5)、后起重天車(6)通過鋼絲繩(5c)形成架梁起升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助支腿(3)包括兩個可伸縮的立柱(3a),每個立柱(3a)均由配合的上立柱、下立柱和支撐油缸(3d)構成,支撐油缸(3d)連接在上立柱與下立柱之間;上立柱上端通過銷軸(3b)與主梁(1)鉸接;翻轉機構包括上翻轉油缸(3c)和下翻轉油缸(3e),上翻轉油缸(3c)連接在上立柱上端與主梁(1)之間,下翻轉油缸(3e)連接在下立柱下端與調節支撐(3f)之間;調節支撐(3f)下部安裝有伸縮油缸。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腿(4)包括由上部的馬鞍梁(4a)、內側上面分別與馬鞍梁(4a)兩端連接的兩個后支腿上橫梁(4b)、分別與兩個后支腿上橫梁(4b)外側底面連接的兩個后支腿曲梁(4c)、連接在兩個后支腿曲梁(4c)之間的后支腿下橫梁(4d)構成的封閉O型腿結構;后支腿下橫梁(4d)兩端底部分別設有和后支腿走形機構(4f),后支腿走形機構(4f)設有液壓均衡機構(4e);兩個后支腿上橫梁(4b)外側面與左、右后支腿曲梁4c之間設有豎向翻轉油缸(4h);左、右后支腿上橫梁(4b)外側與主梁(1)之間均設有橫向翻轉油缸;兩個后支腿上橫梁(4b)內側面與主梁(1)之間通過螺栓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架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起重天車(5)和后起重天車(6)分別安裝在主梁(1)的前后位置;都包括安裝在主梁(1)兩側軌道上的鏈輪縱移系統(5g),活動安裝在車架(5b)底部的低位重型移位裝置(5a),固定安裝在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六帥,張光明,唐坤元,王嵽顯,邵剛強,杜小剛,楊奧飛,李滿,李繼偉,江煒,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十一局集團漢江重工有限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