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升降轉葉窗,由矩形窗門框、窗門架組成,在窗門框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在所說的凹型槽中各設有帶軸孔的滑塊,在窗門架的兩個直架的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制成一體的軸,該軸與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的軸孔滑配,在窗門框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升降機構,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中的轉軸連接,可使窗門在窗門框中升降及轉動,從而使窗門開度達到最大(接近100%)具有通風和光照量大的優點,又具有防雨功能。(*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用材料,具體地說是一種房屋窗門。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目前的房屋窗門最常用的是鋁合金窗門,對鋁合金窗來說,由于普遍采用推拉開啟窗門,窗門的開啟度不大,最大只有窗門面積的二分之一,因而通風量減少,影響了室內空氣的流動,使得室內空氣質量狀況下降,同時由于開啟度小,大部分陽光通過玻璃射入室內,阻擋了紫外線直接照射或較少照射,而人體內促進鈣吸收和儲備的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太陽的直接照射人體皮膚,因為皮膚中含一種叫做脫氫膽固醇的物質,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能變成促進鈣吸收和儲備的維生素D3,而窗門開啟度減小,使得人們特別是小孩受太陽直接照射的機會減少,容易引起缺鈣,另外,當人們外出忘記關窗而又逢降雨時,雨水極易飄入室內,防雨功能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窗門,能夠解決現有鋁合金窗門開啟度不大、通風量和陽光照射量少以及防雨功能差的問題。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這種升降轉葉窗,由矩形窗門框、窗門架組成,窗門架與窗門框大小相配,在窗門框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在所說的凹型槽中設有帶軸孔的矩形滑塊,在窗門架的左右兩個直架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制成一體的轉軸,該轉軸與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的軸孔滑配,在窗門框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升降機構,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中的轉軸連接。本技術方案與原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轉葉和升降機構,可使窗門在窗門框中轉動,并可使窗們升到窗門框最高處,從而使窗門開度達到最大(接近100%),這樣就使得窗門的通風和光照量達到最大,同時由于窗門開啟時有部分窗門伸向室外,形成一個擋雨棚,可遮擋雨水和上面掉下的臟物等,具有防雨功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中A部分局部放大圖。其中1.窗門框,2.窗門架,3.凹型槽,4.方形滑塊,5.轉軸,6.升降機構,7.彈簧,8.鋼珠,9.定位板。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中,窗門框1、窗門架2采用鋁合金材料,窗門框1的大小按照國家建筑用窗的標準制造,窗門架2與窗門框1大小相配,在窗門框1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3,在凹型槽3中各設有帶軸孔的方形滑塊4,方形滑塊4用工程塑料制造,也可用金屬制造,其尺寸為30~50毫米×30~50毫米,并正好能在凹型槽3中上下滑動,方形滑塊4的軸孔直徑為滑快大小的二分之一,在窗門架2的左右兩個直架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三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2制成一體的轉軸5,其直徑與方形滑塊4的孔徑滑配,在窗門框1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發條彈簧構成的升降機構6,窗門框1凹槽中的滑塊4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6中的轉軸連接,開啟窗戶時,先將窗門架2在底部向外推出,使其轉動成一個角度,然后向上推動窗門架2,在升降機構6的作用下,窗門框1即上升。升降機構6中的發條彈簧的最大提升力設計成略大于窗門架2的重量,這樣,開啟時只需輕輕向上推一下,就可使窗門架2上升。升降機構6也可以采用微電機傳動升降機構。為了防止雨水從窗門架2與窗門框1之間的縫隙中滲進室內,在窗門架2上加上護邊,以軸5為界,軸5以上的護邊安置在窗門架2內側,軸5以下的護邊安置在窗門架2外側,以便窗戶向外轉動。為使窗戶轉動時能夠固定在某個位置,可在窗門架轉軸5上的設置由彈簧7、鋼球8、定位板9組成的轉動定位裝置,彈簧7和鋼球8安置在滑塊4上,定位板9上圓周均布著半圓孔,并固定在窗門架2上。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轉葉窗,由矩形窗門框(1)、窗門架(2)組成,窗門架(2)與窗門框(1)大小相配,在窗門框(1)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3),其特征在于在所說的凹型槽(3)中各設有帶軸孔的滑塊(4),在窗門架(2)的兩個直架的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2)制成一體的軸(5),該軸(5)與窗門框(1)凹槽中的滑塊(4)的軸孔滑配,在窗門框(1)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升降機構(6),窗門框(1)凹槽中的滑塊(4)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6)中的轉軸連接。2.根據權利1所說的升降轉葉窗,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6)采用發條彈簧機構或采用微電機傳動機構。3.根據權利1所說的升降轉葉窗,其特征在于在窗門架(2)上的轉軸(5)部位設置由彈簧(7)、鋼球(8)、定位板(9)組成的轉動定位裝置,彈簧(7)和鋼球(8)安置在滑塊(4)上,定位板(9)上圓周均布著半圓孔,并固定在窗門架(2)上。4.根據權利1所說的升降轉葉窗,其特征在于在窗門架(2)上加上護邊,以轉軸(5)為界,轉軸(5)以上的護邊安置在窗門架(2)內側,轉軸(5)以下的護邊安置在窗門架(2)外側。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升降轉葉窗,由矩形窗門框、窗門架組成,在窗門框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在所說的凹型槽中各設有帶軸孔的滑塊,在窗門架的兩個直架的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制成一體的軸,該軸與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的軸孔滑配,在窗門框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升降機構,窗門框凹槽中的滑塊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中的轉軸連接,可使窗門在窗門框中升降及轉動,從而使窗門開度達到最大(接近100%)具有通風和光照量大的優點,又具有防雨功能。文檔編號E06B3/32GK2720062SQ20042006541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1日專利技術者張勝 申請人:張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升降轉葉窗,由矩形窗門框(1)、窗門架(2)組成,窗門架(2)與窗門框(1)大小相配,在窗門框(1)的左右兩條直框上設有凹型槽(3),其特征在于:在所說的凹型槽(3)中各設有帶軸孔的滑塊(4),在窗門架(2)的兩個直架的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高度之間的正中處有一與窗門架(2)制成一體的軸(5),該軸(5)與窗門框(1)凹槽中的滑塊(4)的軸孔滑配,在窗門框(1)上端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由升降機構(6),窗門框(1)凹槽中的滑塊(4)通過細軟鋼絲繩分別與升降機構(6)中的轉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勝,
申請(專利權)人:張勝,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