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屬于栽培蔬菜領域。其包括大棚架,特征在于大棚架的一側建造居住樓,居住樓的二樓設置陽臺,大棚架的棚頂位于二樓陽臺底部,大棚架的頂部聯接可翻動的玻璃翻板,樓頂上安裝太陽能集熱器,樓下挖清水池,在居住樓的房間內分布散熱器和管路,太陽能熱水器通過管路與散熱器和清水池分別連通,大棚內挖設沼氣池,沼氣池內設置廢料通道,將殘枝枯葉和動物糞便放入沼氣池內。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大棚的一側建造了房屋,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好的達到了保溫效果,體現了都市農業的創新和濃郁的田園風光,是都市人休閑的極好去處;由于采取了含量高的綜合利用技術,是維持生態平衡、實現零污染的都市農業革命性創新技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栽培蔬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蔬菜大棚。
技術介紹
蔬菜是人們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副食品;蔬菜又是一種不耐貯運的鮮嫩食品。因此,要保證蔬菜供應上的數量充足、種類多樣、品質鮮嫩和四季不缺,就必須進行蔬菜的周年生產。蔬菜周年生產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在不同季節里分別選擇適宜各種蔬菜生育的地區,實行所謂的蔬菜適地周年生產。二是在自然環境不適宜蔬菜生育的季節和地區。人工創造和調控環境,使之適合蔬菜作物的生育,實行所謂蔬菜保護地的周年生產。采取哪種途徑進行蔬菜周年生產,應視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社會發展狀況而定。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進行蔬菜周年生產必須同時兼顧蔬菜適地生產和保護地生產這兩條途徑。也就是說:在建立穩固的蔬菜適地生產基地的同時,必須建立相對穩定的蔬菜保護地生產基地,以滿足人們對蔬菜產品的需求。目前我國保護地蔬菜生產設施多樣,但北方地區則以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蔬菜生產發展最快,尤其是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這些蔬菜生產的發展,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新鮮蔬菜的供需矛盾,減輕了“南菜北運”給鐵路運輸造成的壓力,節約了能源;同時也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在我國許多地區,采用蔬菜大棚來培植各種蔬菜成為大多農民首選方式。這種大棚由大棚架和覆蓋在大棚架上的塑料薄膜以及保溫棉被組成,塑料薄膜具有透光和保溫的特性。白天太陽光透過塑料薄膜直射進大棚里,大棚內保持較高溫度。并且充足的陽光有利于大棚內蔬菜進行光合作用。由于塑料薄膜的密封性好,因而大棚內還具有一定的濕度利于蔬菜植物的生長。到了晚上,外界溫度降低,通過卷簾機將保溫棉被舒展覆蓋在塑料薄膜上,可以使得夜間大棚不至于溫度過低,等到白天時再通過卷簾機將保溫棉被卷起。為了蔬菜大棚的保溫,在大棚一側堆放土壤。這既浪費了土壤,又占據了大量土地空間。在有些蔬菜大棚比較集中的地方,農民居住在大棚里,但由于受通風設施、取暖方式以及燃料、糞便處理等諸要素的制約,居住環境比較惡劣,能源的浪費很嚴重。在當前土地資源和各種能源極為緊張的背景下,發-->展蔬菜大棚必須朝集約式、節能化方向發展。如今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農業的發展方興未艾,居住在都市中的人們渴望一種田園風光的生活。因此,結合目前農業種植的特點,發展一種新型的蔬菜大棚以及全新的大棚管理理念,成為擺在廣大農民以及有志于從事綠色蔬菜種植事業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能實現居住和蔬菜種植一體化,居住時無需額外耗費能源。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設計一種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包括大棚架,其特征在于大棚架的一側建造居住樓,居住樓的二樓設置陽臺,大棚架的棚頂位于二樓陽臺底部,大棚架的頂部聯接玻璃翻板,玻璃翻板可沿大棚架翻動,在大棚架的底端分布有通風窗,樓頂上安裝太陽能集熱器,樓下挖清水池,在居住樓的房間內分布散熱器和管路,太陽能熱水器通過管路與散熱器和清水池分別連通,在相應管路上聯接電磁閥,電磁閥的開閉可使散熱器內流淌冷水或熱水,大棚內挖設沼氣池,沼氣池內設置廢料通道,將大棚內的殘枝枯葉和動物糞便放入沼氣池內,經過化學反應后產生沼氣,沼氣經輸氣管路輸送到樓內廚房。本專利技術在大棚架上放置保溫棉被,大棚架的兩側各固定滑軌,兩個滑軌之間設置電動滾筒,電動滾筒的兩端放置在滑軌上,保溫棉被上固定同步帶,同步帶與電動滾筒相聯接。采用這種結構方式卷簾,卷簾不跑偏。也可以在大棚架上排列鉸接疊板,各疊板的一端和大棚架之間均聯接薄膜,各疊板的另一端均鉸接在一根起落拉桿上,起落拉桿鉸接在動力裝置的轉軸上。為了房間的冬天采暖和夏季降溫,采用太陽能控制自循環冷暖水管路設計。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水管和冷水管分別連通散熱器,散熱器位于居住樓的房間內,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水管上聯接泵;水池內插入進水管和回水管,進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聯接電磁閥,進水管與冷水管相連通,回水管與熱水管相連通,進水管與太陽能集熱器之間的冷水管上聯接電磁閥,泵與太陽能集熱器之間的熱水管上聯接電磁閥。本專利技術的大棚架的頂部可以與居住樓樓頂相持平。大棚架與居住樓相毗連處設置玻璃翻板,玻璃翻板與大棚架活動聯接。便于大棚內通風。大棚架的另一側底部挖設雨水收集溝。大棚架的另一側設置隔離杠。在居住樓底部設置樓梯,樓梯從居住樓底部延伸至樓頂。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蔬菜大棚的側面是保溫效果良好的房屋,熱傳導系數低,所以在北方地區很好的解決了冬季種植難的問題,可保證北方地區在寒冷的條件下瓜果蔬菜的正常生長。2.采用了更加先進的智能化控制設施,大棚覆蓋物的張合實現了自動控制,使蔬菜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更加適合于蔬菜的生長。3.由于大棚的一側建造了房屋,節約了大量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更好的達到了保溫效果,更體現了都市農業的創新和濃郁的田園風光,是都市人休閑的極好去處。4.夏季在樓頂種菜,利用樓頂的空間,符合立體化蔬菜種植的理念,并且降低了樓頂溫度,隔熱性好。5.冬季利用太陽能設備供給大棚與樓房內的供暖,供暖的方式采用地暖式供熱,保證了熱量的儲存,且夏季利用同一套循環管路,用地下井沖冷水循環降溫;無須采用電能或煤炭資源,節約了能源。6.在沼氣的利用方面,解決了蔬菜生產中的蔬菜換季桔梗、人畜糞便的利用、雜草等的處理等問題,并供給了生活所需的能源以及大棚在最寒冷的天氣中的供溫問題,采用有機肥使瓜果蔬菜為無公害食品,杜絕了污染,保護了生態平衡。7.由于設置了雨水收集溝,下雨時的水可被收集以作他用,節省了水資源。8.在整個溫室大棚營造的都市田園的環境中,由于采取了含量高的綜合利用技術,是維持生態平衡、實現零污染的都市農業革命性創新技術。9.本專利技術可用于培植蔬菜、花卉、觀賞性植物等各種綠色植物。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太陽能管路和沼氣池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大棚卷簾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A向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大棚疊板覆蓋裝置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太陽能冷熱水循環的管路示意圖;圖中,1.露臺,2.居住樓,3.通風窗,4.菜園,5.太陽能集熱器,6.玻璃翻板,7.隔離杠,8.雨水收集溝,9.樓梯,10.陽臺,11.水泵,12.水池,13.沼氣池,14.輸氣管,15.廢料通道,16.滑軌,17.大棚架,18.電動滾筒,19.保溫棉被,20.滑輪,21.滑輪,22.同步帶,23.疊板,24鉸鏈,25.起落拉桿,26.鉸鏈,27.螺栓,28,塑料薄膜,29.保溫層,30.防水層,31.排氣-->閥,32.冷水管,33.電磁閥,34.進水管,35.電磁閥,36.水泵,37.地暖管,38.電磁閥,39.電磁閥,40.地暖管,41.電磁閥,42.回水管,43.電磁閥,44.電磁閥,45.熱水管。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大棚架17的一側建造居住樓2,居住樓2的二樓前方建造露臺1,后方建造陽臺10以觀看田園風光。大棚架17的棚頂位于二樓陽10臺底部,為了上樓頂,在居住樓底部設置樓梯9,樓梯從居住樓底部延伸至樓頂。大棚架17與居住樓2相毗連處設置玻璃翻板6,玻璃翻板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包括大棚架,其特征在于大棚架的一側建造居住樓,居住樓的二樓設置陽臺,大棚架的棚頂位于二樓陽臺底部,大棚架的頂部聯接玻璃翻板,玻璃翻板可沿大棚架翻動,在大棚架的底端分布有通風窗,樓頂上安裝太陽能集熱器,樓下挖清水池,在居住樓的房間內分布散熱器和管路,太陽能熱水器通過管路與散熱器和清水池分別連通,在相應管路上聯接電磁閥,電磁閥的開閉可使散熱器內流淌冷水或熱水,大棚內挖設沼氣池,沼氣池內設置廢料通道,將大棚內的殘枝枯葉和動物糞便放入沼氣池內,經過化學反應后產生沼氣,沼氣經輸氣管路輸送到樓內廚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包括大棚架,其特征在于大棚架的一側建造居住樓,居住樓的二樓設置陽臺,大棚架的棚頂位于二樓陽臺底部,大棚架的頂部聯接玻璃翻板,玻璃翻板可沿大棚架翻動,在大棚架的底端分布有通風窗,樓頂上安裝太陽能集熱器,樓下挖清水池,在居住樓的房間內分布散熱器和管路,太陽能熱水器通過管路與散熱器和清水池分別連通,在相應管路上聯接電磁閥,電磁閥的開閉可使散熱器內流淌冷水或熱水,大棚內挖設沼氣池,沼氣池內設置廢料通道,將大棚內的殘枝枯葉和動物糞便放入沼氣池內,經過化學反應后產生沼氣,沼氣經輸氣管路輸送到樓內廚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樓頂上種植蔬菜。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大棚架上放置保溫棉被,大棚架的兩側各固定滑軌,兩個滑軌之間設置電動滾筒,電動滾筒的兩端放置在滑軌上,保溫棉被上固定同步帶,同步帶與電動滾筒相聯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居住式節能環保觀光溫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大棚架上鉸接疊板,各疊板又鉸接在一根起落拉桿上,起落拉桿與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宗年,
申請(專利權)人:王宗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