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帳篷結構利用具有本體部分的支承部件,提供多個通道,用于限制帳篷結構的四個框架部件。帳篷結構的四個框架部件中的三個可旋轉地連接于支承部件上,以形成水平及垂直延伸的結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專利技術背景本專利技術涉及新穎的及實用的帳篷支承結構。帳篷通常與空氣墊或襯墊聯合使用,空氣墊或襯墊直接放置于帳篷內側的地面上。這種支承件或襯墊作為用戶的睡覺平臺,當在帳篷內時,用戶通常使用睡袋、毯子等保持溫暖。參考美國專利第4,914,768號,其描述了在如帳篷的遮蔽用品領域內的顯著的改進。在該專利中,采用便攜式的遮蔽用品,其使用與作為帳篷底部的小床聯合的帳篷結構。由于帳篷是可折疊的,為結構采用單獨的鉸鏈,鉸鏈形成帳篷的底座及帳篷的上面部分。這種鉸鏈在地面上以環腳的形式為帳篷的底部部分或底座及帳篷的頂篷或上部分提供架子。注意描述于參考專利中的帳篷還包括頂部,其在類似鞍結構中的上框架部件之間延伸。利用去除鉸鏈部件并提供拱頂結構的這種結構的帳篷結構在戶外用品領域中是顯著地改進的。專利技術概要根據本專利技術,于此提供新穎的及實用的帳篷結構。本專利技術的帳篷結構利用支承部件,支承部件與第一水平框架部件及第二水平框架部件、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聯合使用,以支承帳篷的上面部分,并與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聯合使用,以提升地面上的帳篷的底座及上面部分。支承部件包括本體部分,本體部分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側壁。本體部分還提供第一通道,第一通道限定第一水平框架部件的一部分。同樣,第二通道限定第二水平部件的一部分。第二水平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本體部分,以允許帳篷與本專利技術的帳篷支承結構-->相關聯,以折疊成緊湊的構造。這種第一水平框架部件及第二水平框架部件形成帳篷的底座,其類似于示于先前描述的美國專利第4,914,768號的便攜式的遮蔽用品。在支承部件的本體部分還設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限定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此外,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本體部分,并用于通過地面上的第一水平框架部件及第二水平框架部件而提升帳篷的底座。本專利技術還設有用于將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本體部分的外表面的機構。這種機構可用的形式為鏈接于本體部分的樞軸銷。樞軸銷還可延伸穿過限定于本體部分第二通道的第二水平框架部件的部分。以這種方式,第二水平部件支承于第二本體部分的第二通道內的限制中。而且,本體部分可以提供有槽口,樞軸銷延伸穿過槽口。當本專利技術的帳篷與支承結構聯合折疊成可存儲的構造時,槽口允許向上延伸的框架折疊成緊湊的構造。本專利技術還設有阻擋件,用于阻止第二水平框架部件的旋轉,第二水平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支承部件的本體部分。這種阻擋件可以通過在本體部分的肩部而形成,自第二水平框架部件還突出有凸起,用于在旋轉進入其水平位置期間接觸肩部。另外,本專利技術的帳篷結構利用一對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及由這種部件至少局部支承的片材。片材用一對鞘套形成,鞘套包括在帳篷的頂部部分的十字形構造中彼此相交的路徑。如桿這樣的細長構件延伸穿過該對鞘套并錨接于帳篷上。這種錨接可用的形式為在支承片材的第一及第二支承部件的附近提供具有凹部的片材。因此,為了加強這種錨接件的目的,多對凹部與各個細長構件相關聯,并可包括穿過片材的扣眼的配置。顯而易見的是,已于上面提供了新穎的及實用的帳篷支承結構。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帳篷支承結構,其去除了鉸鏈及與現有技術的帳篷結構相關的各種硬件,現有技術的帳篷結構具有為形成-->帳篷本體和帳篷底座的類似片材的多個支承。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帳篷支承結構,其中提供有支承部件,允許帳篷承擔具有提升的底座及向上延伸的頂篷的構造。本專利技術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帳篷支承結構,其中支承部件容易地允許帳篷結構折疊或收折成可存儲的模式。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帳篷支承結構,其包括在地面上提升的底座部件,并可以作為具有背部支承的椅子使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帳篷支承結構,其中提供拱頂或提升的部件,以便以有效的方式擋水。本專利技術擁有的其它目的及優點尤其關于具體的特點及特征在下面的說明書中將會變得顯而易見。附圖的幾個視圖的簡要描述圖1為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支承部件的側視圖;圖2為圖1的支承部件的左視圖;圖3為圖1的支承部件的右視圖;圖4為圖1的支承部件的側視圖,限定有四個支承部件;圖5為簡要描述采用本專利技術支承構件的帳篷結構的側視圖;圖6為頂部平面視圖,示出了圖5的帳篷的上面部分的拱頂產生結構;圖7為采用本專利技術的圖6的沿線7-7的錨接件結構的截面圖。為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結合上述的附圖,參考下面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各種方面將從下面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展開,其應參考先前描述的附圖。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描述于附圖中,標號10后面接有大寫字母,-->以區分相同部件。參照圖1-4,描述了支承部件的實施例10A。支承部件10A包括本體部分12。本體部分12還擁有翼或凸緣14及16。支承部件10由任何適合的堅硬的或半堅硬的材料形成,如金屬、塑料、陶瓷等。本體部件12還由側壁18及20限定。外表面22及24形成本體部分12的外部。支柱26提供力量給支承部件10A。還參考圖2和圖3,可以觀察到,本體部分提供第一通道28、第二通道30、及第三通道32。通道28、30、及32大體為圓形的。見圖4,可見到支承部件10的本體部分12用于調節帳篷結構。即,第一通道28限制第一水平框架部件34。第二通道30限制或調節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6,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6為彎的或彎曲的。通常,第一及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4及36的頂部部分沿平面38放置,以提供床或小床,如在以下的說明書中將會顯而易見。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6通過樞軸銷40可旋轉地附接于支承部件10A。突起42分別接觸側壁部分22和24的肩部44和46。即,突起42延伸穿過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6的本體,并自那在兩側突出。方向箭頭48顯示當折疊或收起與支承部件相關聯的帳篷結構時,第二水平框架部件36的旋轉。第三通道32限制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50。在與本專利技術的支承部件10A相關聯的帳篷的折疊期間,樞軸部件52允許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50沿方向箭頭54的旋轉。如附圖所描述,在使用中,由于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的角度,第三通道32在該位置支承框架部件50。本專利技術中還設有機構56,用于將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58可旋轉地連接于本體部分12。機構56可用的形式為樞軸銷40經由通過翼14的槽口60,及另一通過翼16的相同槽口(未示出),而延伸穿過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58。因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帳篷結構,其利用第一水平框架部件、第二水平框架部件、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及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包括: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包括:a.本體部分,其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側壁;b.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限定所述第一水平框架部件的一部分;c.第二通道,限定所述第二水平部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平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d.第三通道,限定所述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及e.機構,用于將所述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US 2005-5-25 11/136,5061.一種帳篷結構,其利用第一水平框架部件、第二水平框架部
件、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及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
包括:
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包括:
a.本體部分,其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側壁;
b.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限定所述第一水平框架部件的一部
分;
c.第二通道,限定所述第二水平部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水平
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
d.第三通道,限定所述向下延伸的框架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向
下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及
e.機構,用于將所述向上延伸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
本體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于將所述向上延伸
的框架部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機
構包括鏈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的樞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構,其特征在于:延伸穿過所述第二水
平部件的所述樞軸銷限制于所述本體部分的所述第二通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所述第二
水平部件的旋轉的阻擋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件包括形成
于所述本體部分上的肩部,及自所述第二水平部件突出的凸起,在所
述第二水平部件的旋轉期間,所述凸起接觸所述肩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部分還包括
穿過所述本體部分的所述側壁的槽口,用于將所述向上延伸的框架部
件可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本體部分的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機構包括鏈
接于所述本體部分上的樞軸銷,所述銷延伸穿過所述側壁部分的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威廉費拉里,
申請(專利權)人:威廉費拉里,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US[美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