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0002812 閱讀: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4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動自行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包括前車架,前車架的上方轉動連接一沿車長方向橫向布置的桿狀型材;后車架,其鉸接于桿狀型材的后端下方,使得前車架與后車架可互朝對方移動而實現收折;所述前車架與后車架之間設有連桿機構;所述的后車架包括撐腳,所述撐腳在電動自行車的收折位與展開位時用于配合前輪、后輪構成三點站立支撐;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在桿狀型材上鉸接布置后車架,同時在前車架與后車架之間設置連桿機構,在收折到位后,通過連桿機構上的第一鎖緊機構進行鎖緊固定即可,而此時,撐腳仍可繼續使用,通過撐腳與前輪、后輪構成三點站立支撐,使得折疊后的電動自行車仍然能夠自行站立,無需攤倒放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動自行車
    ,具體涉及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
    技術介紹
    普通自行車憑借其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人們最主要的代步工具。中國也因人口眾多而一度成為自行車使用的大國。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無污染、無噪聲、輕便節能的交通工具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關鍵技術方面的突破和電動自行車的性能不斷提升后,讓電動自行車成為了機動車和傳統自行車的替代產品,不斷激發市場對于電動自行車的訴求。為了使電動自行車的攜帶更加方便,于是衍生出了折疊的電動自行車,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折疊電動自行車的折疊部分往往是車架,車架折疊后各部件在轉動后會失去展開時的支撐作用,因此折疊后不得不采用攤倒的放置方式,占地面積較大,不利于收納,并且在展開的時候需要先將自行車立起來調整好位置后才可以正確展開,折疊過程較為繁瑣,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申請號為“201410326210.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動車或自行車的快速折疊結構,包括前車架,鞍管,連接板,與連接板鉸接的第一前置連桿,與連接板鉸接的后車架,其特征在于:設置自鎖連桿,自鎖連桿上端與第一前置連桿的后端鉸接聯動,自鎖連桿下端與后車架的前端鉸接聯動;第一前置連桿與連接板的鉸接點位于連接板前端,后車架與連接板的鉸接點位于連接板下端,前端鉸接點與下端鉸接點連線為運動臨界線;當自鎖連桿的上端鉸接點運動到運動臨界線的后側時,所述折疊結構折疊鎖定;當自鎖連桿的上端鉸接點運動到運動臨界線的前側時,所述折疊結構解鎖展開。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進了現有技術的部分問題,但是,該方案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結構復雜,折疊后不具有站立支撐的支點,占地面積大,且折疊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不僅能實現快速收折、使折疊電動自行車便于存放、攜帶,還能實現快速重新展開,使折疊電動自行車更加易于使用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包括前車架,前車架的上方轉動連接一沿車長方向橫向布置的桿狀型材;后車架,其包含用于后輪及電源的安裝件,且鉸接于桿狀型材的后端下方,使得前車架與后車架可互朝對方移動而實現收折;所述前車架與后車架之間設有連桿機構;所述的連桿機構包括與前車架鉸接的第一連桿和與后車架鉸接的第二連桿,還包括與第一、第二連桿的端部分別鉸接的連接板,且在第一連桿和連接板的鉸接位點旁側、第二連桿與連接板的鉸接位點旁側分別設有第一鎖緊機構用于固定鉸接位置;所述的后車架包括撐腳,所述撐腳在電動自行車的收折位與展開位時用于配合前輪、后輪構成三點站立支撐。優選的,所述的前車架包括前輪支架及設置在前輪支架上方的車把組件,前輪支架包括前叉及所述前叉向上延伸的轉向桿,前叉的下方設置有前輪,轉向桿的上端與車把支撐座固定連接;所述車把支撐座的左右兩側向上延伸有車把支撐腳,左右兩側的車把支撐腳上分別鉸接有左車把和右車把,左車把、右車把繞各自的鉸接軸轉動至豎向的收納位和橫向布置的展開位,且在左車把和右車把相鄰的端部把身上設有外螺紋并由對應設置內螺紋的套筒旋擰連接或斷開;所述轉向桿上還設有同軸布置的套管,套管的側壁向后延伸有平行且間隔布置的第一、第二支撐立板,所述的第一連桿的端部插置在第一、第二支撐立板之間并由銷軸固定。所述的后車架包括后置底座,后置底座的前部斜向上延伸有后置連接桿,所述后置連接桿懸伸端部與桿狀型材鉸接連接;后置底座的后部向后延伸有后輪支架,后輪支架的下方設有后輪,后輪中心位置設有輪轂電機并由設置在后置底座上的電源供電,后輪上還設有制動單元,制動單元的控制線沿后置連接桿和桿狀型材布置并延伸到左車把或右車把上。優選的,所述桿狀型材的后端與坐墊托撐桿的一端鉸接連接,且在桿狀型材與坐墊托撐桿的端部設有第二鎖緊機構使坐墊托撐桿處于與桿狀型材順直的展開位和轉折至相互平行的收折位的鎖緊固定;坐墊托撐桿的另一端上設有坐墊升降桿,坐墊升降桿的上端固定有坐墊。優選的,所述連接板的兩端設有弧形連接孔,第一、第二連桿的端部設有對應布置的安裝孔供第一鎖緊機構穿連到連接板的弧形連接孔上;所述弧形連接孔的旁側設有通孔供連接板與第一、第二連桿的鉸接軸穿置。優選的,所述的第一鎖緊機構包括插置在弧形連接孔和安裝孔內的螺栓,螺栓的一端鉸接有偏心凸輪式夾緊桿,螺栓上套置有第一、第二套管,所述的第一、第二套管分別包括大、小直徑段管身,其小直徑段管身插置在安裝孔內、大直徑段管身與安裝孔的外緣構成抵擋配合,所述螺栓遠離偏心凸輪式夾緊桿的一端設有螺母,臨近偏心凸輪式夾緊桿的第二套管與偏心凸輪式夾緊桿之間的螺栓上套設有環狀墊片。優選的,轉向桿的上端向自行車的行進方向延伸有連接桿,連接桿的懸伸端上固定有車把支撐座。優選的,所述的轉向桿為伸縮式結構,包括與前叉固定連接的轉向套管和與連接桿的端部固定連接的轉向內桿,轉向內桿的桿身插置在轉向套管內并由設置在轉向套管上的第三鎖緊機構鎖緊固定;所述桿狀型材的前端套設在轉向內桿的桿身上,并以轉向內桿的桿身為轉動軸芯,以桿狀型材所在面自由轉動。優選的,所述的后置連接桿包括連接套管和連接內桿,所述連接套管的下端固定在后置底座上,連接內桿的上端與桿狀型材鉸接連接,連接內桿的下端插置在連接套管內并由第四鎖緊機構鎖緊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通過在前車架向后延伸布置的桿狀型材上鉸接布置后車架,同時在前車架與后車架之間設置連桿機構,當需要收納電動自行車時,松開連桿機構上的第一鎖緊機構,自桿狀型材向上提起即可將前車架與后車架互朝對方移動而實現收折,在收折到位后,通過連桿機構上的第一鎖緊機構進行鎖緊固定即可,而此時,位于后車架的撐腳仍可繼續使用,通過撐腳與前輪、后輪構成三點站立支撐,從而實現了折疊后的電動自行車仍然能夠自行站立,無需攤倒放置;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通過車架各部分及各組件的伸縮式配合,在需要進行收折時可方便的進行快速縮入,從而降低電動自行車的體積,同時,配合相應的鎖緊將電動自行車的各組件限定在不同的位置從而適應不同騎行者的體型;此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即便是收折后,前、后輪仍處于觸地及自由滾動狀態,收起撐腳后可隨意的進行推動,避免了傳統的電動自行車收納后需要進行搬運的弊端;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的示意圖;圖2為圖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第一鎖緊機構的爆炸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車把組件的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轉向桿與桿狀型材的連接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中坐墊托撐桿與桿狀型材的連接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后輪,2-電源,3-前輪,4-輪轂電機,5-碟剎盤,6-輪盤,10-前車架,11-前輪支架,12-前叉,13-轉向桿,131-轉向套管,132-轉向內桿,14-套管,141-第一支撐立板,142-第二支撐立板,15-連接桿,20-桿狀型材,30-后車架,31-撐腳,32-后置底座,33-后置連接桿,331-連接套管,332-連接內桿,34-后輪支架,40-連接板,4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車架(10),前車架(10)的上方轉動連接一沿車長方向橫向布置的桿狀型材(20);后車架(30),其包含用于后輪(1)及電源(2)的安裝件,且鉸接于桿狀型材(20)的后端下方,使得前車架(10)與后車架(30)可互朝對方移動而實現收折;所述前車架(10)與后車架(30)之間設有連桿機構;所述的連桿機構包括與前車架(10)鉸接的第一連桿(41)和與后車架(30)鉸接的第二連桿(42),還包括與第一、第二連桿(41、42)的端部分別鉸接的連接板(40),且在第一連桿(41)和連接板(40)的鉸接位點旁側、第二連桿(42)與連接板(40)的鉸接位點旁側分別設有第一鎖緊機構用于固定鉸接位置;所述的后車架(30)包括撐腳(31),所述撐腳(31)在電動自行車的收折位與展開位時用于配合前輪(3)、后輪(1)構成三點站立支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車架(10),前車架(10)的上方轉動連接一沿車長方向橫向布置的桿狀型材(20);后車架(30),其包含用于后輪(1)及電源(2)的安裝件,且鉸接于桿狀型材(20)的后端下方,使得前車架(10)與后車架(30)可互朝對方移動而實現收折;所述前車架(10)與后車架(30)之間設有連桿機構;所述的連桿機構包括與前車架(10)鉸接的第一連桿(41)和與后車架(30)鉸接的第二連桿(42),還包括與第一、第二連桿(41、42)的端部分別鉸接的連接板(40),且在第一連桿(41)和連接板(40)的鉸接位點旁側、第二連桿(42)與連接板(40)的鉸接位點旁側分別設有第一鎖緊機構用于固定鉸接位置;所述的后車架(30)包括撐腳(31),所述撐腳(31)在電動自行車的收折位與展開位時用于配合前輪(3)、后輪(1)構成三點站立支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車架(10)包括前輪支架(11)及設置在前輪支架(11)上方的車把組件,前輪支架(11)包括前叉(12)及所述前叉(12)向上延伸的轉向桿(13),前叉(12)的下方設置有前輪(3),轉向桿(13)的上端與車把支撐座(50)固定連接;所述車把支撐座(50)的左右兩側向上延伸有車把支撐腳(51),左右兩側的車把支撐腳(51)上分別鉸接有左車把(52)和右車把(53),左車把(52)、右車把(53)繞各自的鉸接軸轉動至豎向的收納位和橫向布置的展開位,且在左車把(52)和右車把(53)相鄰的端部把身上設有外螺紋并由對應設置內螺紋的套筒(54)旋擰連接或斷開;所述轉向桿(13)上還設有同軸布置的套管(14),套管(14)的側壁向后延伸有平行且間隔布置的第一、第二支撐立板(141、142),所述的第一連桿(41)的端部插置在第一、第二支撐立板(141、142)之間并由銷軸固定;所述的后車架(30)包括后置底座(32),后置底座(32)的前部斜向上延伸有后置連接桿(33),所述后置連接桿(33)懸伸端部與桿狀型材(20)鉸接連接;后置底座(32)的后部向后延伸有后輪支架(34),后輪支架(34)的下方設有后輪(1),后輪(1)中心位置設有輪轂電機(4)并由設置在后置底座(32)上的電源(2)供電,后輪(1)上還設有制動單元,制動單元的控制線沿后置連接桿(33)和桿狀型材(20)布置并延伸到左車把(52)或右車把(53)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昌余,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邦富車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免费无码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无码区国产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