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平衡車,包括車體、第一散熱器,還包括底殼,所述底殼設于所述車體的下方,底殼的左側和右側與所述車體相連,底殼與車體的底面之間設有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器設于所述散熱通道中,散熱通道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將散熱通道設于平衡車的底部,整個平衡車的底部面積都可以用于換熱,換熱面積大,散熱器可以對位于其上方的電源、電動機、主板等部件進行冷卻。使用平衡車時,空氣從前側的進氣口進入散熱通道,從后側的排氣口排出散熱通道,流經散熱通道的空氣將帶走平衡車內的部分熱量。同時,散熱器將也會加快氣流的速率,提高換熱效率。這種散熱方式節能并且換熱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平衡車
本專利技術涉電動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衡車。
技術介紹
平衡車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城市出行工具,由于平衡車小巧方便,非常適合短距離出行,同時外形靚麗,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但目前的平衡車存在加速功能弱,續航能力差的缺點,限制了其廣泛的應用。平衡車的加速能力不足及續航能力與散熱有很大關系。加速時,電機驅動車輪,功率元件產生大量的熱量,若這些熱量不及時散發,很容易燒毀功率元件,導致平衡車失效。經過較長時間的持續工作后,功率元件產生的熱量也容易在平衡車內積累,造成車內溫度升高,容易損壞平衡車。所以,平衡車的散熱能力不足的問題成了限制其廣泛使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平衡車的散熱能力不足的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平衡車,包括車體、第一散熱器,還包括底殼,所述底殼設于車體下的中部,底殼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底殼與車體的底面之間設有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器設于所述散熱通道中,散熱通道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進氣口和排氣口,車體前側面上設有斜面,斜面的底端設于其頂端的斜后方,斜面的底端設于進氣口的頂部。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口和所述排氣口處均設有篩塵網。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口處設有擾流凸臺,所述擾流凸臺與散熱通道的內表面相連。進一步地,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設于進氣口的前側,并且擋板與進氣口之間設有擾流間隙,擋板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擋板的前側邊的位置高于其后側邊的位置。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熱器包括散熱翅片,第一散熱器頂面與車體底面抵接,并且車體底面上、與第一散熱器抵接處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中設有導熱片,導熱片的一端連接所述散熱器()、另一端設于所述車體內。進一步地,車體的底面設有前導流格柵,所述前導流格柵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弧形導流板,相鄰的弧形導流板之間設有均勻的間隙,弧形導流板截面為豎向設置的弧形、且弧形中部的凸起方向向前,前導流格柵的后部設有與其前后對稱的后導流格柵。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熱器包括第一風扇葉片,第一風扇葉片的左側彎向下方、右側向上方延伸,并且第一風扇葉片旋轉方向向左,所述第一散熱器設于前導流格柵下方。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散熱器,所述第二散熱器包括第二風扇葉片,所述第二風扇與所述第一風扇葉片具有相同的結構,第二風扇葉片旋轉方向向右,所述第二散熱器設于后導流格柵的下方。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散熱方式,利用了平衡車自身與空氣的相對運動來換氣換熱,具有節能的效果,因而可以省電、同時減少熱量的產生。并且,本專利技術的散熱方式,可以通過實驗或者模擬找出換熱效率最高的位置,將散熱器安裝在該位置,可以優化散熱效果,所以本專利技術具有節能并且換熱效率高的好處。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平衡車的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的冷卻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二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連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連接結構。本專利技術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參照圖1至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具體地:一種平衡車,包括車體、第一散熱器1,還包括底殼2,所述底殼2設于車體下的中部,底殼2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底殼2與車體的底面之間設有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器1設于所述散熱通道中,散熱通道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進氣口5和排氣口6,車體前側面上設有斜面13,斜面13的底端設于其頂端的斜后方,斜面13的底端設于進氣口5的頂部。平衡車一般都設有主板安裝位10、電池安裝位11、電機安裝位12這三個主要的發熱部位,將散熱通道設于車體的下方,散熱器可以對位于其上方的電源、電動機、主板等主要發熱部件進行冷卻。使用平衡車時,平衡車向前方移動,空氣從前側的進氣口進入散熱通道,從后側的排氣口排出散熱通道,流經散熱通道的空氣將帶走平衡車內的部分熱量。這種散熱方式無需依靠需要通電的散熱器,可以節能。由于本專利技術的散熱通道的特殊結構,在沒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空氣進入散熱通道后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是一定的,空氣會首先與散熱通道頂部的某一區域接觸,然后再從排氣口6排出。根據實驗測定空氣首先接觸的散熱通道頂部的區域,將散熱器設于該區域,可以提高散熱效率,并且可以在設計平衡車時,將最容易因溫度過高而損壞的主板安裝在平衡車內散熱效率最高的位置,以提高平衡車的壽命。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口5和所述排氣口6處均設有篩塵網。平衡車運行過程中難免會碰到碎石、塵土等有害物,這些有害物如果進入第一散熱器1、或者其他零部件,可能會領第一散熱器1、或者其他零部件失效。篩塵網可以阻擋這些有害物,使得平衡車不易被其破壞。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口5處設有擾流凸臺7,所述擾流凸臺7與散熱通道的內表面相連。由于擾流凸臺7凸起于散熱通道的內表面,空氣流經擾流凸臺7時,空氣與車體的相對速率會加快,對于增加冷卻效果具有積極的效果。進一步地,還包括擋板4,所述擋板4設于進氣口5的前側,并且擋板4與進氣口5之間設有擾流間隙3,擋板4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擋板4的前側邊的位置高于其后側邊的位置。擋板4使得進氣口5外部結構更為復雜,空氣流經狹窄的擾流間隙3和進氣口5時,都將會加速,進氣口5處的氣壓減小,空氣將會向進氣口5處集中,有利于向散熱通道輸送高速空氣。進一步地,車體的底面設有前導流格柵81,所述前導流格柵81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弧形導流板,相鄰的弧形導流板之間設有均勻的間隙,弧形導流板截面為豎向設置的弧形、且弧形中部的凸起方向向前,前導流格柵81的后部設有與其前后對稱的后導流格柵82。空氣流經前導流格柵81時,將沿著前導流格柵81的弧形導流板流向導流格柵81的后上方,然后,空氣受到平衡車頂部的外殼的阻擋向下流動,流經后導流格柵82時,將會沿著后導流格柵82的弧形導流板的方向,向后下方流動到排氣口6附近,最后從排氣口6排出,如此,空氣在車體底面的上部形成了單向流動,能夠充分對主板安裝位10、電池安裝位11、電機安裝位12等位置進行冷卻。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熱器1包括第一風扇葉片,第一風扇葉片的左側彎向下方、右側向上方延伸,并且第一風扇葉片旋轉方向向左,所述第一散熱器1設于前導流格柵81下方。第一散熱器1的結構和旋轉方向使得其具有定向排氣的功能,并且其排氣方向是從下往上,對于前導流格柵81上部的空氣的單向流動起到了推進作用,避免前導流格柵81上部產生空氣不流通的死角,提高散熱效率,避免局部過熱。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散熱器9,所述第二散熱器9包括第二風扇葉片,所述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平衡車,包括車體、第一散熱器(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殼(2),所述底殼(2)設于車體下的中部,底殼(2)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底殼(2)與車體的底面之間設有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器(1)設于所述散熱通道中,散熱通道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進氣口(5)和排氣口(6),車體前側面上設有斜面(13),斜面(13)的底端設于其頂端的斜后方,斜面(13)的底端設于進氣口(5)的頂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平衡車,包括車體、第一散熱器(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底殼(2),所述底殼(2)設于車體下的中部,底殼(2)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底殼(2)與車體的底面之間設有散熱通道,所述第一散熱器(1)設于所述散熱通道中,散熱通道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進氣口(5)和排氣口(6),車體前側面上設有斜面(13),斜面(13)的底端設于其頂端的斜后方,斜面(13)的底端設于進氣口(5)的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5)和所述排氣口(6)處均設有篩塵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5)處設有擾流凸臺(7),所述擾流凸臺(7)與散熱通道的內表面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板(4),所述擋板(4)設于進氣口(5)的前側,并且擋板(4)與進氣口(5)之間設有擾流間隙(3),擋板(4)的左側和右側與車體相連,擋板(4)的前側邊的位置高于其后側邊的位置。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衡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熱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建曉,伍尚伶,黎鑄新,伍世平,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