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主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背負式艾灸器安全系數(shù)低,且束縛肌肉不利于艾熱進入穴位進行保健的問題。該艾灸儀包括底座,與底座垂直連接的伸縮桿,與伸縮桿連接的懸掛支架,以及與懸掛支架連接的艾灸器;所述艾灸器包括與懸掛支架連接的上殼體,若干開設在上殼體上的透氣孔,連接在上殼體外側并用于遮擋透氣孔的擋板,與上殼體連接的下殼體,固定在下殼體底部的精過濾網(wǎng),設置在下殼體內壁上的凸棱,安裝在凸棱上的第一濾網(wǎng),安裝在第一濾網(wǎng)上的艾灸座,多個開設在艾灸座上的灸孔,以及設置在下殼體外壁上的掛鉤。通過上述方案,本發(fā)明專利技術艾灸效果好且安全系數(shù)高,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
本專利技術涉及理療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
技術介紹
艾灸通常是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炷或者艾條,利用產生的艾熱刺激、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針灸療法。民間傳統(tǒng)的艾灸法通常是把一定形狀的艾柱或艾條直接點燃作用于身體上,艾柱燃燒的溫度過高容易燙傷皮膚且安全性低,很有可能因為操作不當對人體的表皮造成燙傷。現(xiàn)有技術雖然解決了傳統(tǒng)方法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弊端,但是,由于現(xiàn)有艾灸器多采用銅制成,艾灸器則具有一定重量,長時間手握艾灸器會使手臂酸麻,現(xiàn)有艾灸器也有背負式的,但當溫度身高時,不能立刻將其移動,需要解開繃帶才能移開,安全系數(shù)低,同時背負式對肌肉有一定的束縛,使肌肉處于緊繃狀態(tài),在進行艾灸時,不利于艾熱進入穴位進行保健。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主要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背負式艾灸器安全系數(shù)低,且束縛肌肉不利于艾熱進入穴位進行保健的問題。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包括底座,底部與底座垂直連接的伸縮桿,一端與伸縮桿頂部活動連接的懸掛支架,以及與懸掛支架另一端連接的艾灸器;所述艾灸器包括與懸掛支架連接的上殼體,若干開設在上殼體上的透氣孔,連接在上殼體外側并用于遮擋透氣孔的擋板,與上殼體連接且底部鏤空的下殼體,固定在下殼體底部的精過濾網(wǎng),設置在下殼體內壁上的凸棱,安裝在凸棱上的第一濾網(wǎng),安裝在第一濾網(wǎng)上的艾灸座,多個開設在艾灸座上并用于插入艾條的灸孔,以及設置在下殼體外壁上并用于固定圍罩的掛鉤;其中,精過濾網(wǎng)與第一濾網(wǎng)之間形成一容納藥品和艾灰的空腔,并且艾條的中部開設有與通孔。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桿包括與底座連接的固定桿,一端嵌插在固定桿中且另一端與懸掛支架連接的活動桿,以及設置在固定桿上端并用于固定活動桿的座位卡。進一步說,所述懸掛支架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弧形架、橫桿和第二弧形架,其中,第一弧形架與活動桿通過軸承連接,第二弧形架與上殼體連接。具體地,所述灸孔內壁設有用于固定艾條的凸起。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的艾灸器采用懸掛的方式,通過使用圍罩將艾條產生的艾熱作用在人體穴位中,在人體處于完全方式的狀態(tài)進行艾灸理療,有利于艾熱進入穴位,效果更好,同時溫度可通過擋板遮擋透氣孔來控制溫度,并且當圍罩內的溫度過高時,可以直接將圍罩進行移動,完全性更高。(2)本專利技術設置的伸縮桿可以根據(jù)實際高度進行調整,同時第一弧形架與活動桿通過軸承連接,可方便旋轉艾灸器。(3)本專利技術下殼體中的精過濾網(wǎng)與第一濾網(wǎng)之間形成的空腔,既可以用于容納艾灰,也可以將藥片置于其中,在艾熱的作用下一同作用與人體穴位。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下殼體的剖面圖。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1-底座,2-伸縮桿,3-懸掛支架,4-艾灸器,5-上殼體,6-透氣孔,7-擋板,8-下殼體,9-精過濾網(wǎng),10-凸棱,11-第一濾網(wǎng),12-艾灸座,13-灸孔,14-掛鉤,15-固定桿,16-活動桿,17-座位卡,18-第一弧形架,19-橫桿,20-第二弧形架,21-凸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包括底座1,底部與底座1垂直連接的伸縮桿2,一端與伸縮桿2頂部活動連接的懸掛支架3,以及與懸掛支架3另一端連接的艾灸器4;所述艾灸器4包括與懸掛支架3連接的上殼體5,若干開設在上殼體5上的透氣孔6,連接在上殼體5外側并用于遮擋透氣孔6的擋板7,與上殼體5連接且底部鏤空的下殼體8,固定在下殼體8底部的精過濾網(wǎng)9,設置在下殼體8內壁上的凸棱10,安裝在凸棱10上的第一濾網(wǎng)11,安裝在第一濾網(wǎng)11上的艾灸座12,多個開設在艾灸座12上并用于插入艾條的灸孔13,以及設置在下殼體8外壁上并用于固定圍罩的掛鉤14;其中,精過濾網(wǎng)9與第一濾網(wǎng)11之間形成一容納藥品和艾灰的空腔,并且艾條的中部開設有與通孔。進而,所述伸縮桿2包括與底座1連接的固定桿15,一端嵌插在固定桿15中且另一端與懸掛支架3連接的活動桿16,以及設置在固定桿15上端并用于固定活動桿16的座位卡17。尤其,所述懸掛支架3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弧形架18、橫桿19和第二弧形架20,其中,第一弧形架18與活動桿16通過軸承連接,第二弧形架20與上殼體5連接。并且,所述灸孔13內壁設有用于固定艾條的凸起21。使用時,通過座位卡17調整伸縮桿2的高度,取出艾灸座12,然后將艾條點燃并插入灸孔13中,設置在灸孔13側壁的凸起21可以對艾條進行固定,然后將艾灸座12放入下殼體8的第一濾網(wǎng)11上,并將下殼體8旋轉安裝在上殼體5上,上下殼體通過螺紋旋轉連接,然后將遮擋在透氣孔6上的擋板7移開,使得艾條不至于缺少空氣而熄滅,艾條中部開設有與艾條本體走向方向相同的通孔,可以將艾熱和艾煙引入下殼體8下部,同時大部分艾灰在燃燒的過程中會掉落在艾灸座12上,少數(shù)掉在第一濾網(wǎng)11上,并且第一濾網(wǎng)11與精過濾網(wǎng)9中可以放置藥品。躺在沙發(fā)或者床上,將圍罩掛在掛鉤14上,轉動懸掛支架3,將艾灸器4旋轉到需要艾灸的部位,然后將圍罩鋪在需要艾灸的穴位周圍,如果溫度過高,可以通過滑動擋片7遮擋透氣孔6開控制艾條的延燒速度及溫度,然后放松進行艾灸,艾灸效果更好。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專利技術的設計原理,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非創(chuàng)造性勞動而做出的變化,均應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部與底座(1)垂直連接的伸縮桿(2),一端與伸縮桿(2)頂部活動連接的懸掛支架(3),以及與懸掛支架(3)另一端連接的艾灸器(4);所述艾灸器(4)包括與懸掛支架(3)連接的上殼體(5),若干開設在上殼體(5)上的透氣孔(6),連接在上殼體(5)外側并用于遮擋透氣孔(6)的擋板(7),與上殼體(5)連接且底部鏤空的下殼體(8),固定在下殼體(8)底部的精過濾網(wǎng)(9),設置在下殼體(8)內壁上的凸棱(10),安裝在凸棱(10)上的第一濾網(wǎng)(11),安裝在第一濾網(wǎng)(11)上的艾灸座(12),多個開設在艾灸座(12)上并用于插入艾條的灸孔(13),以及設置在下殼體(8)外壁上并用于固定圍罩的掛鉤(14);其中,精過濾網(wǎng)(9)與第一濾網(wǎng)(11)之間形成一容納藥品和艾灰的空腔,并且艾條的中部開設有與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懸掛使用的艾灸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部與底座(1)垂直連接的伸縮桿(2),一端與伸縮桿(2)頂部活動連接的懸掛支架(3),以及與懸掛支架(3)另一端連接的艾灸器(4);所述艾灸器(4)包括與懸掛支架(3)連接的上殼體(5),若干開設在上殼體(5)上的透氣孔(6),連接在上殼體(5)外側并用于遮擋透氣孔(6)的擋板(7),與上殼體(5)連接且底部鏤空的下殼體(8),固定在下殼體(8)底部的精過濾網(wǎng)(9),設置在下殼體(8)內壁上的凸棱(10),安裝在凸棱(10)上的第一濾網(wǎng)(11),安裝在第一濾網(wǎng)(11)上的艾灸座(12),多個開設在艾灸座(12)上并用于插入艾條的灸孔(13),以及設置在下殼體(8)外壁上并用于固定圍罩的掛鉤(14);其中,精過濾網(wǎng)(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復祥,
申請(專利權)人:張復祥,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