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固定連接在底板上靠近其邊緣的頂部,所述支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所述頂板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轉向電機,所述轉向電機輸出軸的頂部貫穿頂板的上表面并固定連接有外固圈,所述外固圈的內表面轉動連接有內固圈,所述內固圈固定連接在頂板的頂部,所述外固圈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臂,所述轉臂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轉向裝置與升降裝置的配合,達到吸取手機殼的目的,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使用的效果較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
本技術涉及手機制造
,具體為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發展,移動電話或稱為無線電話,通常稱為手機,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由于其攜帶方便,因而其功能也從簡單的通訊發展到多功能。隨著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占人口比重近三分之一的老年群體,他們需要屬于他們自己的手機,手機功能上力求操作簡便、大屏幕、大字體、大鈴音、大按鍵、大通話音;專業的軟件(可視化、菜單簡單、結構清晰明了)、一鍵撥號、驗鈔、手電筒、助聽器、語音讀電話本、讀短信、讀來電、讀撥號)。不僅如此還要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的功能:外放收音機、京劇戲曲、一鍵求救(按鍵后發出高分貝的求救音,并同時向指定號碼撥出求救電話、發出求救短信)日常菜譜(最好可以下載和在線更新)、買菜清單目前,老人用的手機還是以手感舒適的塑膠為主。制備工藝中,手機殼體的注塑主要是通過磨具在一個帶門工作室內來完成的。但是現有生產過程中,當手機殼體注塑完成冷卻后,通常需要人工將工作室的門打開,將完成剪切好的手機殼體和邊角料從工作室的門取出。這樣就需要一個人工現場看著,避免工作室爆滿,浪費人力,為此就出現了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如中國專利CN204936043U一種手機殼注塑自動化生產設備。它包括內置有注塑磨具的敞口工作室、置于工作室外的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與工作室之間設置有可來回移動的機械手,機械手上設有一個抓取手機殼體的主抓和抓取邊角料的副抓。由于機械手在吸取手機殼的時候不能很好的升降,導致手機殼與吸盤吸附的不緊密,使用的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具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解決了傳統機械手升降不便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包括支柱,所述支柱固定連接在底板上靠近其邊緣的頂部,所述支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所述頂板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轉向電機,所述轉向電機輸出軸的頂部貫穿頂板的上表面并固定連接有外固圈,所述外固圈的內表面轉動連接有內固圈,所述內固圈固定連接在頂板的頂部,所述外固圈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臂,所述轉臂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電機與安裝板,所述升降電機固定安裝在轉臂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升降電機輸出軸的頂部貫穿轉臂的上表面延伸至轉臂的頂部,所述安裝板設置在轉臂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轉臂與安裝板中部的相對面均轉動連接有升降絲杠,所述升降絲杠的頂部貫穿轉臂的上表面并與升降電機輸出軸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轉臂與安裝板上靠近其外側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導向柱,所述升降絲杠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升降絲母,所述升降絲母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的內表面與導向柱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架,所述吸盤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優選的,所述支柱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支柱以頂板底面所在圓的圓心為中心環形陣列。優選的,所述導向柱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導向柱以安裝板側面的豎直中心線為軸對稱排列。優選的,所述述導向套的數量與導向柱相對應,且導向套的內徑大小與導向柱相適配。優選的,所述連接板的數量為兩個,兩個連接板以吸盤架正面的豎直中心線為軸對稱排列。優選的,所述吸盤的數量不少于十個,各個吸盤沿吸盤架的下表面依次間隔排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設置轉向電機與升降電機,通過啟動轉向電機帶動轉臂轉動,將吸取后的手機殼運輸至包裝區,通過啟動升降電機帶動升降絲杠轉動,由于升降絲母與升降絲杠的螺紋旋進作用,帶動吸盤架完成升降動作,用來吸取手機殼,這樣一來節省了手機殼在吸取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提高了手機殼生產工作的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轉臂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升降裝置拆開后側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升降裝置組裝后側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板、2-轉向裝置、3-支柱、4-頂板、5-轉向電機、6-外固圈、7-內固圈、8-轉臂、9-升降裝置、10-升降電機、11-安裝板、12-升降絲杠、13-導向柱、14-升降絲母、15-升降板、16-導向套、17-連接板、18-吸盤架、19-吸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包括底板1,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向裝置2。轉向裝置2包括支柱3,支柱3固定連接在底板1上靠近其邊緣的頂部,支柱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4,支柱3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支柱3以頂板4底面所在圓的圓心為中心環形陣列,通過頂板4、支柱3和底板1的配合,為轉向裝置2和升降裝置9提供一個安裝的載體,使轉向裝置2和升降裝置9穩定運行,頂板4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轉向電機5,轉向電機5采用的設備型號為YDS低速電機,通過電控箱由外部電源供電,轉向電機5輸出軸的頂部貫穿頂板4的上表面并固定連接有外固圈6,外固圈6的內表面轉動連接有內固圈7,內固圈7固定連接在頂板4的頂部,外固圈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臂8,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裝置9。升降裝置9包括升降電機10與安裝板11,升降電機10固定安裝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升降電機10采用的設備型號為YDS低速電機,通過電控箱由外部電源供電,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延伸至轉臂8的頂部,安裝板11設置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轉臂8與安裝板11中部的相對面均轉動連接有升降絲杠12,升降絲杠12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并與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傳動連接,轉臂8與安裝板11上靠近其外側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導向柱13,導向柱1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導向柱13以安裝板11側面的豎直中心線為軸對稱排列,升降絲杠12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升降絲母14,升降絲母1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板15,升降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導向套16,導向套16的內表面與導向柱13的外表面滑動連接,導向套16的數量與導向柱13相對應,且導向套16的內徑大小與導向柱13相適配,通過導向套16和導向柱13的配合,使吸盤架18升降的過程中更加穩定,升降板15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7,連接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架18,連接板17的數量為兩個,兩個連接板17以吸盤架18正面的豎直中心線為軸對稱排列,通過兩個連接板17,用來固定住吸盤架18,吸盤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19,吸盤19的數量不少于十個,各個吸盤19沿吸盤架18的下表面依次間隔排列,用來吸取更多手機殼。工作原理:該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使用時,首先啟動轉向電機5帶動轉臂8順轉,將吸盤19置于手機殼的上方,其次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向裝置(2);所述轉向裝置(2)包括支柱(3),所述支柱(3)固定連接在底板(1)上靠近其邊緣的頂部,所述支柱(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4),所述頂板(4)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轉向電機(5),所述轉向電機(5)輸出軸的頂部貫穿頂板(4)的上表面并固定連接有外固圈(6),所述外固圈(6)的內表面轉動連接有內固圈(7),所述內固圈(7)固定連接在頂板(4)的頂部,所述外固圈(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臂(8),所述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裝置(9);所述升降裝置(9)包括升降電機(10)與安裝板(11),所述升降電機(10)固定安裝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延伸至轉臂(8)的頂部,所述安裝板(11)設置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轉臂(8)與安裝板(11)中部的相對面均轉動連接有升降絲杠(12),所述升降絲杠(12)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并與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轉臂(8)與安裝板(11)上靠近其外側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導向柱(13),所述升降絲杠(12)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升降絲母(14),所述升降絲母(14)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升降板(15),所述升降板(1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導向套(16),所述導向套(16)的內表面與導向柱(13)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板(15)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板(17),所述連接板(1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架(18),所述吸盤架(18)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吸盤(1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機殼注塑生產設備的機械手,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向裝置(2);所述轉向裝置(2)包括支柱(3),所述支柱(3)固定連接在底板(1)上靠近其邊緣的頂部,所述支柱(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4),所述頂板(4)底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轉向電機(5),所述轉向電機(5)輸出軸的頂部貫穿頂板(4)的上表面并固定連接有外固圈(6),所述外固圈(6)的內表面轉動連接有內固圈(7),所述內固圈(7)固定連接在頂板(4)的頂部,所述外固圈(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臂(8),所述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裝置(9);所述升降裝置(9)包括升降電機(10)與安裝板(11),所述升降電機(10)固定安裝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延伸至轉臂(8)的頂部,所述安裝板(11)設置在轉臂(8)上靠近其一端的底部,所述轉臂(8)與安裝板(11)中部的相對面均轉動連接有升降絲杠(12),所述升降絲杠(12)的頂部貫穿轉臂(8)的上表面并與升降電機(10)輸出軸的頂部傳動連接,所述轉臂(8)與安裝板(11)上靠近其外側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導向柱(13),所述升降絲杠(12)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升降絲母(1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先平,
申請(專利權)人:徐先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