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給出了一種自動開閉晴雨傘。它是在傘柱的上端連接著一個傘骨,在傘柱與傘骨內設有一個動管,動管的中部和下部各設有一個離合器,在傘骨與動管之間設有一個儲能彈簧,在傘骨的外圍另設有一個復位彈簧,在傘柱的外圍插套著一個操縱管,其儲能彈簧的下端與上端分別與傘骨和動管接頭連接,其復位彈簧的上端與下端分別與傘骨和傘支撐底座連接。它能通過操縱管并借助于儲能彈簧與復位彈簧使人能用一只手來完成傘的開閉。(*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開閉晴雨傘。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傘是半自動傘,它是用手力使彈簧儲存機械能,然后按鈕時使傘自動完成張開或閉合二者中的一個動作。半自動傘的主要不足之處是不能用一只手單獨來完成張開與閉合動作。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單獨用一只手來完成傘的張開與閉合動作的自動開閉晴雨傘。本技術是這樣來實現的,它是在一個管形的傘柱下端連接著一個傘把,傘柱的上端連接著一個傘骨,傘柱的上部與中部各設有一個傘柱槽,在傘柱與傘骨內設有一個動管,其動管的上端設有一個動管接頭,動管的中部與下部內設有一個離合器A與離合器B,其離合器A上的離合器A片與離合器B上的離合器B片分別從動管的動管槽露出,動管的上部另設有一個動管導向槽,在傘骨上設有一個導向定位銷,導向定位銷插套在動管導向槽內,在傘骨與動管之間設有一個儲能彈簧,儲能彈簧的下端與上端分別與傘骨和動管接頭連接,在傘骨的外圍另設有一個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上端與傘骨連接,復位彈簧的下端連接著一個支撐底座,傘骨的上端設有一個固定螺帽,設有一個儲能桿,它的下端穿過固定螺帽中心的圓孔頂在動管接頭上,所述傘把的一側設有一個導向塊滑動槽,在傘柱的外圍插套著一個操縱管,操縱管的下端連接著一個操縱管底座,操縱管底座上設有一個操縱管開傘行程限位和一個導向塊,導向塊套在導向塊滑動槽內,在操縱管的下部套設著一個操縱管鈕輪和一個操縱管定位螺釘,在操縱管的上部和中部分別各設有一個操縱管槽,操縱管的上端部套接著傘的支撐底座。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它通過操縱管并借助于一個儲能彈簧與復位彈簧實現了使人能夠單獨用一只手來完成傘的張開與閉合動作。 附圖說明本附圖是本技術的剖面整體結構圖;圖中1是傘柱,2是傘柱管端接頭,3是傘柱槽,4是傘骨,5是固定螺帽,6是導向定位銷,7是密封墊圈,8是儲能桿,9是定位帽,10是動管,11是動管接頭,12是動管導向槽,13是動管槽,14是離合器A,15是離合器A片,16是離合器B,17是離合器B片,18是彈簧絲,19是離合器支座,20是銷軸,21是儲能彈簧,22是復位彈簧,23是支撐底座,24是支撐桿,25是支架,26是傘布,27是操縱管,28是操縱管槽,29是操縱管鈕輪,30是操縱管定位螺釘,31是操縱管底座,32是導向塊,33是操縱管開傘行程限位,34是傘把,35是傘把蓋,36是導向塊滑動槽,37是傘把螺釘。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是在一個管形的傘柱(1)下端連接著一個傘柱管端接頭(2),傘柱(1)的上部與中部相對方向各開設一個傘柱槽(3),傘柱(1)的上端連接著一個傘骨(4),在傘柱(1)與傘骨(4)內設有一個動管(10),動管(10)的上端設有一個動管接頭(11),動管(10)的中部與下部各設有一個離合器A(14)與離合器B(16),其離合器A(14)與離合器B(16)是由一個離合器支座(19)與離合器片構成,其離合器片是用銷軸(20)固著在動管(10)內,通過彈簧絲(18)將離合器支座(19)與離合器片連著,其離合器A片(15)與離合器B片(17)分別從動管(10)的動管槽(13)露出,動管(10)的上部另設有一個動管導向槽(12),在傘骨(4)上設有一個導向定位銷(6),導向定位銷(6)插套在動管導向槽(12)內,在傘骨(4)與動管(10)之間設有一個儲能彈簧(21),儲能彈簧(21)的下端與上端分別與傘骨(4)的和動管接頭(11)連接,在傘骨(4)的外圍只設有一個復位彈簧(22),復位彈簧(22)的上端與傘骨(4)連接,復位彈簧(22)的下端連接著一個傘的支撐底座(23),傘骨(4)的上端設有一個固定螺帽(5),固定螺帽(5)的下面設有一個密封墊圈(7),設有一個儲能桿(8),儲能桿(8)的下端穿過固定螺帽(5)中心的圓孔頂在動管接頭(11)上,其儲能桿(8)的上端套接著一個定位帽(9),用一個傘把螺釘(37)將傘把(34)固定在傘柱管端接頭(2)上,傘把(34)上設有一個傘把蓋(35),傘把(34)的一側設有一個導向塊滑動槽(36),在傘柱(1)的外圍插套著一個操縱管(27),操縱管(27)的下端連接著一個操縱管底座(31),操縱管底座(31)上設有一個操縱管開傘行程限位(33)和一個導向塊(32),導向塊(32)套在傘把(34)的導向塊滑動槽(36)內,在操縱管(27)的下部套設著一個操縱管鈕輪(29)和一個操縱管定位螺釘(30),在操縱管(27)的上部和中部分別各設有一個上、下相對的操縱管槽(28),操縱管(27)的上端部套接著傘的支撐底座(23),支撐底座(23)上連接著傘的支撐桿(24),傘骨(4)的上部連接著傘的支架(25),支架(25)與支撐桿(24)連接,支架(25)的上面設有傘布(26)。本技術使用時用手指將操縱管鈕輪(29)向上推,傘即自行張開,操縱管(27)同步上移,下操縱管槽(28)的底端向上作用于離合器B片(17),使之沿銷軸(20)轉動臥入操縱管(27)與傘柱(1)的管內,繼而在儲能彈簧(21)的作用下使動管(10)上移,此時由于離合器A片(15)與動管(10)同步上移,離合器A片(15)推動支撐底座(23)上移將傘張開。傘閉合時,用手指將操縱管鈕輪(29)向下撥,傘閉合,操縱管(27)下移,上操縱槽(28)頂端作用于離合器A片(15)上部,使之沿銷軸(20)轉動,離合器A片(15)臥入操縱管(27)和傘柱(1)內,從而解除了離合器A片(15)對支撐底座(23)的支撐控制,此時由于復位彈簧(22)的作用,推動支撐底座(23)下移,將傘閉合。當傘閉合后,再將儲能桿(8)在地面或固定物上擠壓一下進行儲能。權利要求一種自動開閉晴雨傘,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一個管形的傘柱(1)下端連接著一個傘把(34),傘柱(1)的上端連接著一個傘骨(4),傘柱(1)的上部與中部各設有一個傘柱槽(3),在傘柱(1)與傘骨(4)內設有一個動管(10),其動管(10)的上端設有一個動管接頭(11),動管(10)的中部與下部內設有一個離合器A(14)與離合器B(16),其離合器A(14)上的離合器A片(15)與離合器B(16)上的離合器B片(17)分別從動管(10)的動管槽(13)露出,動管(10)的上部另設有一個動管導向槽(12),在傘骨(4)上設有一個導向定位銷(6),導向定位銷(6)插套在動管導向槽(12)內,在傘骨(4)與動管(10)之間設有一個儲能彈簧(21),儲能彈簧(21)的下端與上端分別與傘骨(4)和動管接頭(11)連接,在傘骨(4)的外圍另設有一個復位彈簧(22),復位彈簧(22)的上端與傘骨(4)連接,復位彈簧(22)的下端連接著一個傘的支撐底座(23),傘骨(4)的上端設有一個固定螺帽(5),設有一個儲能桿(8)它的下端穿過固定螺帽(5)中心的圓孔頂在動管接頭(11)上,所述傘把(34)的一側設有一個導向塊滑動槽(36),在傘柱(1)的外圍插套著一個操縱管(27),操縱管(27)的下端連接著一個操縱管底座(31),操縱管底座(31)上設有一個操縱管開傘行程限位(33)和一個導向塊(32),導向塊(32)套在傘把(34)的導向塊滑動槽(36)內,在操縱管(27)的下部套設著一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開閉晴雨傘,其特征在于它是在一個管形的傘柱(1)下端連接著一個傘把(34),傘柱(1)的上端連接著一個傘骨(4),傘柱(1)的上部與中部各設有一個傘柱槽(3),在傘柱(1)與傘骨(4)內設有一個動管(10),其動管(10)的上端設有一個動管接頭(11),動管(10)的中部與下部內設有一個離合器A(14)與離合器B(16),其離合器A(14)上的離合器A片(15)與離合器B(16)上的離合器B片(17)分別從動管(10)的動管槽(13)露出,動管(10)的上部另設有一個動管導向槽(12),在傘骨(4)上設有一個導向定位銷(6),導向定位銷(6)插套在動管導向槽(12)內,在傘骨(4)與動管(10)之間設有一個儲能彈簧(21),儲能彈簧(21)的下端與上端分別與傘骨(4)和動管接頭(11)連接,在傘骨(4)的外圍另設有一個復位彈簧(22),復位彈簧(22)的上端與傘骨(4)連接,復位彈簧(22)的下端連接著一個傘的支撐底座(23),傘骨(4)的上端設有一個固定螺帽(5),設有一個儲能桿(8)它的下端穿過固定螺帽(5)中心的圓孔頂在動管接頭(11)上,所述傘把(34)的一側設有一個導向塊滑動槽(36),在傘柱(1)的外圍插套著一個操縱管(27),操縱管(27)的下端連接著一個操縱管底座(31),操縱管底座(31)上設有一個操縱管開傘行程限位(33)和一個導向塊(32),導向塊(32)套在傘把(34)的導向塊滑動槽(36)內,在操縱管(27)的下部套設著一個操縱管鈕輪(29)和一個操縱管定位螺釘(30),在操縱管(27)的上部與中部分別各設有一個操縱管槽(28),操縱管(27)的上端部套接著傘的支撐底座(2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鐵,
申請(專利權)人:姚鐵,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1[中國|陜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