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7804534 閱讀: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0:49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包括主體、顯示屏和兩個中控板,所述顯示屏和兩個中控板均設置在主體上,兩個中控板分別設置在主體的兩側,所述主體內設有主板、冷卻板和四個防震機構,所述主板固定在主體內,所述冷卻板固定在主板的遠離顯示屏的一側,所述冷卻板內設有冷卻機構,四個防震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板的四角上,所述冷卻機構包括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所述防震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防震組件,該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通過冷卻機構實現智能導航冷卻,不僅如此,該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通過防震機構避免導航因震動而損壞。

    An intelligent vehicle navigation equipment with shockproof function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vehicle navigation equipment with anti shock func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the display screen and the two middle control panels. The display screen and the two middle control board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two middle control boards are respectively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oard, a cooling board and four earthquake proof mechanisms. The main plate is fixed in the main body, the cooling plate is fixed to one side of the main board, and the coo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mechanism, and the four shock proof mechanisms are set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main board, and the cool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ower component and a circulation component, and the shock proof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component and a shock proof assembly.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navigation equip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alizes intelligent navigation cooling through the cooling mechanism, and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navigation equipment,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n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navigation through the vibr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智能導航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
    技術介紹
    車載智能導航系統能利用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時間等信息,并配合高精度導航電子地圖的路線規劃能力,為用戶提高導航功能。幫助用戶準確、實時的在電子地圖上規劃行車路線,同時引導用戶按規劃的路線行駛,并到達目的地。該系統最大的特點是:當駕車人把目的地輸入后,該系統會在幾秒鐘內計算出行駛路線,并在途中用語音提示正確的行駛方向直達目的地。現有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在長時間運行時會產生熱量,使信號變差,嚴重的還會發生車內爆炸引致火災,不僅如此,汽車的震動還會使智能車載導航內的螺絲松動,導致螺絲脫落,脫落下來的螺絲會導致電容或是三極管等電子元件短路而損壞智能車載導航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包括主體、顯示屏和兩個中控板,所述顯示屏和兩個中控板均設置在主體上,兩個中控板分別設置在主體的兩側,所述主體內設有主板、冷卻板和四個防震機構,所述主板固定在主體內,所述冷卻板固定在主板的遠離顯示屏的一側,所述冷卻板內設有冷卻機構,四個防震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板的四角上;所述冷卻機構包括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均固定在冷卻板內,所述動力組件固定在循環組件的一側;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曲柄、連桿、滑塊和導軌,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在冷卻板內,所述第一電機與曲柄傳動連接,所述滑塊通過連桿與曲柄鉸接,所述滑塊套設在導軌上,所述導軌固定在冷卻板上,所述循環組件固定在滑塊的一側;所述循環組件包括冷卻管、連接管、固定塊、第一彈簧、頂球和圓環,所述連接管的一側與滑塊固定連接,所述冷卻管的兩端分別套設在連接管的兩端,所述冷卻管固定在冷卻板內,所述固定塊固定在連接管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頂球固定連接,所述圓環固定在連接管的靠近頂球的一端,所述頂球抵靠在圓環上;所述防震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防震組件,所述防震組件包括銜接板、銜接桿、支撐環和第二彈簧,所述銜接桿的底端固定在主體的底部,所述支撐環、主板和第二彈簧均套設在銜接桿上,所述支撐環通過第二彈簧與主體的底部連接,所述銜接板的下方設有凹口,所述銜接板的凹口與銜接桿的頂端相匹配,所述銜接桿的頂端設置在凹口內,所述銜接板的遠離主板的一端與連接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電機、驅動齒輪、齒條、連接桿和固定軸,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在主體的內壁上,所述第二電機與驅動齒輪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齒輪與齒條嚙合,所述齒條一側與連接桿的底端鉸接,所述連接桿套設在固定軸上,所述固定軸固定在主體的內壁上;所述主體內還設有PLC和天線,所述天線、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與PLC電連接。作為優選,為了提高冷卻效果,所述冷卻管的形狀為S形。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頂球運動的平穩性,所述頂球的底端設有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包括移動塊、滑桿和兩個支架,所述移動塊與頂球的靠近導軌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移動塊套設在滑桿上,所述滑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架的頂端固定連接,兩個支架的底端均固定在連接管內的底部。作為優選,為了避免銜接板損壞主板,所述銜接板的遠離連接桿的一端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與PLC電連接。作為優選,為了提高連接管的密封性,所述頂球的外周設有橡膠層。作為優選,為了防止滑塊撞上冷卻管,所述導軌的兩端設有限位塊。作為優選,為了提高冷卻效果,所述冷卻管內設有冷卻液。作為優選,為了提高冷卻效果,所述主體的兩側均設有通風口。作為優選,為了避免影響主板性能,所述銜接板、銜接桿和支撐環的材質均為云母。作為優選,利用直流伺服電機驅動力強的特點,為了保證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驅動力,所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通過冷卻機構實現智能導航冷卻,與傳統的冷卻機構相比,該冷卻機構通過動力組件中的第一電機轉動使滑塊帶動循環組件中的連接管移動,從而使冷卻管將主板上的熱量導出,冷卻效率更高,不僅如此,該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通過防震機構避免導航因震動而損壞,與傳統的防震機構相比,該防震機構通過第二彈簧的彈力降低主板受到的震動沖擊力,防震效果更好。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冷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動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循環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防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的驅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體,2.顯示屏,3.中控板,4.主板,5.冷卻板,6.第一電機,7.曲柄,8.連桿,9.滑塊,10.導軌,11.冷卻管,12.連接管,13.固定塊,14.第一彈簧,15.頂球,16.圓環,17.第二電機,18.驅動齒輪,19.齒條,20.連接桿,21.固定軸,22.銜接板,23.銜接桿,24.支撐環,25.第二彈簧,26.移動塊,27.滑桿,28.支架,29.壓力傳感器,30.限位塊,31.通風口。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2所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包括主體1、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所述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均設置在主體1上,兩個中控板3分別設置在主體1的兩側,所述主體1內設有主板4、冷卻板5和四個防震機構,所述主板4固定在主體1內,所述冷卻板5固定在主板4的遠離顯示屏2的一側,所述冷卻板5內設有冷卻機構,四個防震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板4的四角上;智能車載導航運行時,兩個中控板3可供用戶進行功能選擇,主板4進行數據分析,選擇路線,將最終路線結果通過顯示屏2提供給用戶,用戶根據顯示屏2的路線提示內容進行行車,實現了規劃用戶行車路線的功能,通過冷卻板5對主板4冷卻到達了冷卻的目的,防止因智能導航過熱而使信號變差,通過四個防震機構使主板4避免了因震動而導致主板松動,影響智能導航的性能。如圖3所示,所述冷卻機構包括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均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動力組件固定在循環組件的一側;冷卻機構通過動力組件驅動循環組件對主板4進行冷卻,實現了冷卻智能導航的目的。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6、曲柄7、連桿8、滑塊9和導軌10,所述第一電機6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第一電機6與曲柄7傳動連接,所述滑塊9通過連桿8與曲柄7鉸接,所述滑塊9套設在導軌10上,所述導軌10固定在冷卻板5上,所述循環組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包括主體(1)、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所述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均設置在主體(1)上,兩個中控板(3)分別設置在主體(1)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內設有主板(4)、冷卻板(5)和四個防震機構,所述主板(4)固定在主體(1)內,所述冷卻板(5)固定在主板(4)的遠離顯示屏(2)的一側,所述冷卻板(5)內設有冷卻機構,四個防震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板(4)的四角上;所述冷卻機構包括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均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動力組件固定在循環組件的一側;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6)、曲柄(7)、連桿(8)、滑塊(9)和導軌(10),所述第一電機(6)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第一電機(6)與曲柄(7)傳動連接,所述滑塊(9)通過連桿(8)與曲柄(7)鉸接,所述滑塊(9)套設在導軌(10)上,所述導軌(10)固定在冷卻板(5)上,所述循環組件固定在滑塊(9)的一側;所述循環組件包括冷卻管(11)、連接管(12)、固定塊(13)、第一彈簧(14)、頂球(15)和圓環(16),所述連接管(12)的一側與滑塊(9)固定連接,所述冷卻管(11)的兩端分別套設在連接管(12)的兩端,所述冷卻管(11)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固定塊(13)固定在連接管(12)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彈簧(14)的一端與固定塊(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14)的另一端與頂球(15)固定連接,所述圓環(16)固定在連接管(12)的靠近頂球(15)的一端,所述頂球(15)抵靠在圓環(16)上;所述防震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防震組件,所述防震組件包括銜接板(22)、銜接桿(23)、支撐環(24)和第二彈簧(25),所述銜接桿(23)的底端固定在主體(1)的底部,所述支撐環(24)、主板(4)和第二彈簧(25)均套設在銜接桿(23)上,所述支撐環(24)通過第二彈簧(25)與主體(1)的底部連接,所述銜接板(22)的下方設有凹口,所述銜接板(22)的凹口與銜接桿(23)的頂端相匹配,所述銜接桿(23)的頂端設置在凹口內,所述銜接板(22)的遠離主板(4)的一端與連接桿(20)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電機(17)、驅動齒輪(18)、齒條(19)、連接桿(20)和固定軸(21),所述第二電機(17)固定在主體(1)的內壁上,所述第二電機(17)與驅動齒輪(18)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齒輪(18)與齒條(19)嚙合,所述齒條(19)的一側與連接桿(20)的底端鉸接,所述連接桿(20)套設在固定軸(21)上,所述固定軸(21)固定在主體(1)的內壁上;所述主體(1)內還設有PLC和天線,所述天線、第一電機(6)和第二電機(17)與PLC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具有防震功能的智能車載導航設備,包括主體(1)、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所述顯示屏(2)和兩個中控板(3)均設置在主體(1)上,兩個中控板(3)分別設置在主體(1)的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內設有主板(4)、冷卻板(5)和四個防震機構,所述主板(4)固定在主體(1)內,所述冷卻板(5)固定在主板(4)的遠離顯示屏(2)的一側,所述冷卻板(5)內設有冷卻機構,四個防震機構分別設置在主板(4)的四角上;所述冷卻機構包括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所述動力組件和循環組件均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動力組件固定在循環組件的一側;所述動力組件包括第一電機(6)、曲柄(7)、連桿(8)、滑塊(9)和導軌(10),所述第一電機(6)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第一電機(6)與曲柄(7)傳動連接,所述滑塊(9)通過連桿(8)與曲柄(7)鉸接,所述滑塊(9)套設在導軌(10)上,所述導軌(10)固定在冷卻板(5)上,所述循環組件固定在滑塊(9)的一側;所述循環組件包括冷卻管(11)、連接管(12)、固定塊(13)、第一彈簧(14)、頂球(15)和圓環(16),所述連接管(12)的一側與滑塊(9)固定連接,所述冷卻管(11)的兩端分別套設在連接管(12)的兩端,所述冷卻管(11)固定在冷卻板(5)內,所述固定塊(13)固定在連接管(12)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彈簧(14)的一端與固定塊(13)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14)的另一端與頂球(15)固定連接,所述圓環(16)固定在連接管(12)的靠近頂球(15)的一端,所述頂球(15)抵靠在圓環(16)上;所述防震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防震組件,所述防震組件包括銜接板(22)、銜接桿(23)、支撐環(24)和第二彈簧(25),所述銜接桿(23)的底端固定在主體(1)的底部,所述支撐環(24)、主板(4)和第二彈簧(25)均套設在銜接桿(23)上,所述支撐環(24)通過第二彈簧(25)與主體(1)的底部連接,所述銜接板(22)的下方設有凹口,所述銜接板(22)的凹口與銜接桿(23)的頂端相匹配,所述銜接桿(23)的頂端設置在凹口內,所述銜接板(22)的遠離主板(4)的一端與連接桿(20)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蒙澤喜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貝優通新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 |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狼人无码精华AV午夜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