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包括母載具以及固定于母載具上的子載具,子載具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對直角定位塊和一可調定位塊,每個直角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一對直角定位塊用于定位工件一側的兩直角;可調定位塊位于工件的另一側,包括一固定于子載具上用于支撐工件的平臺部以及一端鉸接于平臺部上的靠背部,平臺部的兩側各通過一拉簧連接于靠背部的兩側。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改進型定位載具,結構簡單且容易制造,方便易用,且定位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定位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自動化組裝設備,通常包含多個沿著產品組裝線配置的自動組裝工作站,以及可以沿著產品組裝動線移動用以承載產品的載具,利用這些自動組裝工作站分別將不同的產品零部件依序地在經過的載具上進行產品的自動組裝,為了具備彈性制造系統的能力以適用于不同形式的產品的自動化組裝,常見的一種方法是通過電腦化的工業控制系統以及機器手臂或自動組裝機器人的組合,進而實現可以對不同形式的產品進行自動化組裝,由于機械手臂或是自動組裝機器人通常具備多關節的自由活動能力,因此在更換產品形態時,不需要更換自動組裝工作站,通過更新控制程序來控制機械手臂或者自動組裝機器人進行新產品的自動組裝。由于工件大多沒有統一的規格和尺寸,在最終設計組裝方式時大部分仍然采用人工組裝方式;也有自動化設備控制抓取移動至下一工作站的方式,但是需要設計出具有特定外形的載具,由于工件外形的差異性,對于定位容易存在偏差,導致工件偏移出載具,造成了抓取定位的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該定位載具結構簡單且容易制造,方便易用,且定位效果好。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包括母載具以及固定于母載具上的子載具,所述子載具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對直角定位塊和一可調定位塊,每個直角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所述一對直角定位塊用于定位工件一側的兩直角;所述可調定位塊位于工件的另一側,包括一固定于子載具上用于支撐工件的平臺部以及一端鉸接于平臺部上的靠背部,所述平臺部的兩側各通過一拉簧連接于靠背部的兩側。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改進型定位載具還包括復數個普通定位塊,所述復數個普通定位塊分設于工件的另外兩側,每個普通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臺階部的豎直部分的內側具有一圓角。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直角定位塊、可調定位塊和普通定位塊均是由高硬度聚氨酯制備而成的。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子載具上設有多個供直角定位塊、可調定位塊和普通定位塊連接的螺孔,所述螺孔呈矩陣式排列。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直角定位塊、可調定位塊和普通定位塊的底部兩側各設有一固定翼,所述固定翼上設有供與子載具連接的連接孔。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子載具上還設有若干支撐塊。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子載具小于所述母載具,所述母載具四角的位置凸設一防撞塊。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母載具四角的位置形成一內凹的弧角,所述弧角處安裝有一導向輪。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靠背部的自由端靠近工件的一側凸設一壓緊部。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壓緊部為半球形。本專利技術的改進型定位模具,通過在子載具上可拆卸的固定一對直角定位塊和一可調定位塊,每個直角定位塊上均具有對工件進行定位的臺階部,可定位工件一側的兩直角,而可調定位塊位于工件的另一側,可對工件進行壓緊,從而提高了對工件的固定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改進型定位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可調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普通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母載具;11、防撞塊;12、導向輪;2、子載具;21、螺孔;3、普通定位塊;31、臺階部;32、圓角;33、固定翼;34、連接孔;4、可調定位塊;41、平臺部;42、靠背部;43、拉簧;44、壓緊部;5、直角定位塊;6、支撐塊;7、工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實施例請參閱圖1-圖3,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進型定位模具,包括母載具1以及固定于母載具1上的子載具2,子載具2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對直角定位塊5和一可調定位塊4,每個直角定位塊5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7的臺階部31,一對直角定位塊5用于定位工件7一側的兩直角;可調定位塊4位于工件7的另一側,其包括一固定于子載具2上用于支撐工件7的平臺部41以及一端鉸接于平臺部41上的靠背部42,平臺部41的兩側各通過一拉簧43連接于靠背部42的兩側。本實施例中,該定位載具還包括復數個普通定位塊3,上述復數個普通定位塊3分設于工件7的另外兩側,每個普通定位塊3也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7的臺階部31,可進一步對工件7進行固定。具體的,臺階部31的豎直部分的內側具有一圓角32,在放置工件6時,該圓角32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普通定位塊3、可調定位塊4和直角定位塊5優選的為由高硬度聚氨酯(邵氏硬度大于D70)制備而成的,其硬度高,可以承載工件7的重量,同時具有一定的彈性,其與工件7之間抵壓產生的彈性力可更好地固定住工件7。子載具2上優選的設有多個螺孔21,該螺孔21呈矩陣式排列,從而便于安排普通定位塊3、可調定位塊4和直角定位塊5的位置,以適用不同大小和形狀的工件7。普通定位塊3、可調定位塊4和直角定位塊5的底部兩側各設有一固定翼33,固定翼33上設有供與子載具2連接的連接孔34。固定翼33與子載具2之間可通過螺母、螺絲或其他固定件固定。本實施例中,靠背部42的一端鉸接于平臺部41遠離工件7的端部上,其可在水平和豎直之間轉動;在拉簧43拉力的作用下,該靠背部42抵壓住工件7,從而對工件7起到了壓緊、固定的作用。優選的,靠背部42的自由端靠近工件7的一側凸設一壓緊部44,該壓緊部44可為半球形、半圓柱體或其他形狀。為了提高定位載具對工件7的支撐作用,優選的,在多個定位塊圍成區域的中部可拆卸的固定有至少一個支撐塊6,該支撐塊6優選為高硬度聚氨酯制備而成的,對于重量較大的工件7,該支撐塊6能提供中部的支撐作用,防止定位塊發生變形,影響固定效果。本實施例中,子載具2小于母載具1,且子載具2位于母載具1的中部。母載具1四角的位置凸設一防撞塊11,防止母載具1在運動過程中,與生產線上其他設備發生碰撞。優選的,母載具1四角的位置形成一內凹的弧角,弧角處安裝有一導向輪12,該導向輪12可對母載具1進行導向。本實施例的改進型定位模具,在子載具2上可拆卸的固定一對直角定位塊5、一可調定位塊4和復數個普通定位塊3,每個直角定位塊5和普通定位塊3上均具有對工件7進行定位的臺階部31,可對工件7一側的兩直角和另外兩鄰邊進行固定,而可調定位塊4位于工件7的另一側,可對工件7進行壓緊,通過多種定位塊的相互配合,提高了對工件7的固定效果,且方便易用。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專利技術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載具以及固定于母載具上的子載具,所述子載具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對直角定位塊和一可調定位塊,每個直角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所述一對直角定位塊用于定位工件一側的兩直角;所述可調定位塊位于工件的另一側,包括一固定于子載具上用于支撐工件的平臺部以及一端鉸接于平臺部上的靠背部,所述平臺部的兩側各通過一拉簧連接于靠背部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進型定位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載具以及固定于母載具上的子載具,所述子載具上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對直角定位塊和一可調定位塊,每個直角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所述一對直角定位塊用于定位工件一側的兩直角;所述可調定位塊位于工件的另一側,包括一固定于子載具上用于支撐工件的平臺部以及一端鉸接于平臺部上的靠背部,所述平臺部的兩側各通過一拉簧連接于靠背部的兩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定位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進型定位載具還包括復數個普通定位塊,所述復數個普通定位塊分設于工件的另外兩側,每個普通定位塊均具有一用于定位工件的臺階部。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型定位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部的豎直部分的內側具有一圓角。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進型定位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定位塊、可調定位塊和普通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信宏,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弘瀚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