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環境衛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垃圾車箱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包括箱體、尾門和控制尾門開閉的開閉機構,開閉機構包括第一掛鉤、第一掛軸、第二掛鉤、第二掛軸、連桿和驅動油缸,第一掛軸和第二掛軸分別設置在尾門的下端,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分別通過固定軸活動連接在箱體上,第一掛鉤的一端與第一掛軸活動連接,第二掛鉤的一端與第二掛軸活動連接,第一掛鉤的另一端和第二掛鉤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桿鉸接;驅動油缸的一端與箱體連接,驅動油缸的另一端與第二掛鉤活動連接。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液壓控制驅動油缸的伸縮,帶動掛鉤繞固定軸轉動,使掛鉤自動鎖緊和松開掛軸,實現車箱尾門的自動開閉,操作簡單,運行可靠。
A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the tail gat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
本技術屬于環境衛生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垃圾車箱尾門自動開閉機構。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環境衛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垃圾車由于其機動靈活、密閉性好、效率高,并有效避免了垃圾收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得到了城市管理部門的大力推廣。目前國內垃圾車的尾門開閉裝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利用底盤電源為動力源,這種裝置在車輛長時間不工作,或車輛沒電的情況下,開閉裝置就無法工作,運行不平穩,也不可靠;另一種是全機械化開閉,需人工進行開閉,操作環境差,滿足不了環保高效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動力不足、運行不平穩、人工開閉、自動化程度低、操作環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運行平穩、高效環保的垃圾車尾門自動開閉機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包括箱體、尾門和控制所述尾門開閉的開閉機構,所述開閉機構包括第一掛鉤、第一掛軸、第二掛鉤、第二掛軸、連桿和驅動油缸,所述第一掛軸和所述第二掛軸分別設置在所述尾門的下端,所述第一掛鉤和所述第二掛鉤分別通過固定軸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第一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掛鉤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掛鉤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桿鉸接;所述驅動油缸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驅動油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掛鉤活動連接。作為本技術所述的尾門自動開閉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掛鉤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孔,所述固定軸通過所述第一孔鉸接于所述箱體的側端。作為本技術所述的尾門自動開閉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掛鉤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孔,所述固定軸通過所述第二孔鉸接于所述箱體的側端。作為本技術所述的尾門自動開閉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驅動油缸的動作采用液壓控制。作為本技術所述的尾門自動開閉機構的一種改進,所述驅動油缸的動作采用液壓控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包括箱體、尾門和控制所述尾門開閉的開閉機構,所述開閉機構包括第一掛鉤、第一掛軸、第二掛鉤、第二掛軸、連桿和驅動油缸,所述第一掛軸和所述第二掛軸分別設置在所述尾門的下端,所述第一掛鉤和所述第二掛鉤分別通過固定軸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第一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掛鉤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掛鉤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桿鉸接;所述驅動油缸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驅動油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掛鉤活動連接。相比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運行平穩、高效環保,垃圾車箱尾門自動開閉機構通過液壓控制驅動油缸的伸縮,當尾門需要開啟時,驅動油缸帶動第二掛鉤以固定軸為軸點順時針轉動,同時驅動連桿帶動第一掛鉤以固定軸為軸點順時針轉動,直至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分別脫離設在尾門上的第一掛軸和第二掛軸,從而實現尾門開啟;當尾門需要關閉時,驅動油缸帶動第二掛鉤以固定軸為軸點逆時針轉動,同時驅動連桿帶動第一掛鉤以固定軸為軸點逆時針轉動,直至第一掛鉤和第二掛鉤分別卡住設在尾門上的第一掛軸和第二掛軸,從而實現尾門自動關閉;因此,本技術操作簡單,運行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箱體;2-尾門;3-開閉機構;31-第一掛軸;32-第一掛鉤;33-固定軸;34-第二掛鉤;35-第二掛軸;36-連桿;37-驅動油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圖1所示,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包括箱體1、尾門2和控制尾門2開閉的開閉機構3,開閉機構3包括第一掛鉤32、第一掛軸31、第二掛鉤34、第二掛軸35、連桿36和驅動油缸37,第一掛軸31和第二掛軸35分別設置在尾門2的下端,第一掛鉤32和第二掛鉤34分別通過固定軸33活動連接在箱體1上,第一掛鉤32的一端與第一掛軸31活動連接,第二掛鉤34的一端與第二掛軸35活動連接,第一掛鉤32的另一端和第二掛鉤34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桿36鉸接;驅動油缸37的一端與箱體1連接,驅動油缸37的另一端與第二掛鉤34活動連接;其中,驅動油缸37的動作采用液壓控制。其中,第一掛鉤32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孔,固定軸33通過第一孔鉸接于箱體1的側端;第二掛鉤34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孔,固定軸33通過第二孔鉸接于箱體1的側端。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尾門2自動開閉機構3通過液壓控制驅動油缸37的伸縮,當尾門2需要開啟時,驅動油缸37帶動第二掛鉤34以固定軸33為軸點順時針轉動,同時驅動連桿36帶動第一掛鉤32以固定軸33為軸點順時針轉動,直至第一掛鉤32和第二掛鉤34分別脫離設在尾門2上的第一掛軸31和第二掛軸35,從而實現尾門2開啟;當尾門2需要關閉時,驅動油缸37帶動第二掛鉤34以固定軸33為軸點逆時針轉動,同時驅動連桿36帶動第一掛鉤32以固定軸33為軸點逆時針轉動,直至第一掛鉤32和第二掛鉤34分別卡住設在尾門2上的第一掛軸31和第二掛軸35,從而實現尾門2自動關閉;因此,本技術操作簡單,運行可靠。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技術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技術構成任何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尾門和控制所述尾門開閉的開閉機構,所述開閉機構包括第一掛鉤、第一掛軸、第二掛鉤、第二掛軸、連桿和驅動油缸,所述第一掛軸和所述第二掛軸分別設置在所述尾門的下端,所述第一掛鉤和所述第二掛鉤分別通過固定軸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第一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掛鉤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掛鉤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桿鉸接;所述驅動油缸的一端與所述箱體連接,所述驅動油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掛鉤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尾門自動開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尾門和控制所述尾門開閉的開閉機構,所述開閉機構包括第一掛鉤、第一掛軸、第二掛鉤、第二掛軸、連桿和驅動油缸,所述第一掛軸和所述第二掛軸分別設置在所述尾門的下端,所述第一掛鉤和所述第二掛鉤分別通過固定軸活動連接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第一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掛鉤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掛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掛鉤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掛鉤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桿鉸接;所述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爭庫,劉國海,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海德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