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short, soft board between the copper foil and high bonding strength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yield, yield and in the futu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mount components to reduce the bubbling, soft board copper foil dislocation rejection for single and double sided adhesive free 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No glue double-sided 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 has been produced by two single well no glue 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 at 300 DEG C 400 DEG C and a pressure of 60 120 tons of /c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單、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單、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簡稱FCCL)及制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在雙面銅箔之間疊置有至少三層熱塑性聚酰亞胺層的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及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全球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向輕薄短小、高耐熱性、多功能性、高密度化、高可靠性、且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因此基板的選用就成為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而良好的基板必須具備高熱傳導性、高尺寸安定性、高遮色效果、高散熱性、高耐熱性及低熱膨脹系數的材料特性。聚酰亞胺樹脂熱穩定性高且具有優異的散熱性、機械強度、及粘著性,常運用于多種電子材料,如用于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而由聚酰亞胺(包括多層熱塑性聚酰亞胺,簡稱TPI,和多層熱固性聚酰亞胺,簡稱PI)作為介于雙銅箔層1之間的絕緣膜(軟板2)而構成的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投入市場至今,約10年時間,大致分如下二代產品:1、第一代產品周期在5-7年,其是將銅箔層1、由TPI+PI+TPI事先制作好的軟板2和另一銅箔層1同時送入壓合機,經熱壓后構成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參閱圖1所示)。優點:實現無膠雙面銅板。缺點:1)生產過程中工藝控制難度大,由于將三張板(二張銅板和一張軟板2)同時送入壓合機熱壓,因此,設備張緊裝置(即三張板的收卷裝置)的張力控制難度大,在壓合較長的覆銅板時,易產生折皺。2)壓合時,收卷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易導致成品不平整,因此,控制速度在1-3米/分鐘,致生產效率低下。2、第二代產品沿用至今,如中國技術專利(專利號為:CN200720138928,名稱為《無接著劑型雙面銅箔基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包括銅箔層(1)和固接在該銅箔層(1)一表面上的絕緣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層依次為第一熱塑層、熱固層和第二熱塑層的復合層,其中,熱固層分別與第一熱塑層、第二熱塑層的相接面為相互交融的滲透層;所述第一熱塑層與第二熱塑層為熱塑性聚酰亞胺層,熱固層為熱固性聚酰亞胺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包括銅箔層(1)和固接在該銅箔層(1)一表面上的絕緣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基層依次為第一熱塑層、熱固層和第二熱塑層的復合層,其中,熱固層分別與第一熱塑層、第二熱塑層的相接面為相互交融的滲透層;所述第一熱塑層與第二熱塑層為熱塑性聚酰亞胺層,熱固層為熱固性聚酰亞胺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熱塑層厚度為1μm至5μm,第二熱塑層的厚度為1μm至5μm;熱固層的厚度為3μm至20μ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熱塑層與所述銅箔層(1)之間的剝離強度不小于1.0kgf/cm。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熱塑層和第二熱塑層的Tg溫度低于330℃,熱固層的Tg溫度高于38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箔層(1)為壓延銅箔、電解銅箔和高延展銅箔中的一種,且該銅箔(1)的厚度為7.5μm-35μm。6.一種雙面無膠撓性覆銅板,其特征在于:其由兩張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單層無膠撓性覆銅板以其中的第二熱塑層相接的方式在300℃-400℃和壓力為60-120噸/cm2的條件下經熱壓合構成的五層絕緣基層的雙面覆銅板,其分別依次為頂層銅箔、熱塑上層、熱固上層、熱塑中層、熱固下層、熱塑下層和底層銅箔,其中,熱塑中層由兩層所述的第二熱塑層經熱壓合融為一體構成;熱固上層分別與熱塑上層、熱塑中層的相接面為相互交融的滲透層,熱固下層分別與熱塑中層、熱塑下層的相接面為相互交融的滲透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仁成,謝文波,黃道明,王紹亮,洪騰,張志立,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弘海電子材料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