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半導體器件的自對齊納米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垂直納米結構半導體器件的領域。更具體地,涉及基于一個或多個垂直納米線通道的場效應晶體管(FET)以及制備和實施所述器件的方法。
技術介紹
在CMOS縮放中,確定了小于7nm的一代CMOS,即亞N7,標準平面/FinFET結構需要切換到垂直型的集成從而繼續縮放。此外,需要改善靜電控制。目前的一種研究方案是開發一種基于全環柵(GAA)垂直納米線的結構。出于此目的,垂直半導體納米線的下部和上部通常被電介質圍繞,而垂直半導體納米線的中間部分被由金屬柵極電極構成的柵極圍繞,所述金屬柵極電極通過柵極電介質與納米線分離。所述垂直半導體納米線的中間部分會作為FET中的通道起作用。圍繞所述納米線形成該層層疊體(電介質-柵極-電介質)是特別有挑戰的。為此,可以采用兩種類型的方法。第一個方法通常被稱為“通道最后(channellast)”法,其由以下步驟組成:首先形成所述層層疊體,其中犧牲層替代了所述金屬層,隨后形成通過所述層疊體的垂直孔,隨后用要形成納米線的半導體材料填充所述孔,最后通過由金屬層構成的柵極替代所述犧牲層并且電介質層將所述金屬層與所述納米線分離。使用犧牲層的方法稱為“替代金屬柵極”(RMG)法并可被用于“通道最后”和“通道優先”法(參見下文)。“通道最后”法具有一些缺點。其中一個是納米線在與垂直孔壁接觸的情況下生長。這些壁由兩種不同材料形成,它們很難被完美地制成規則的,并且形成它們的材料通常與納米線的材料存在晶格錯配。因此,生長的納米線通常布滿了缺陷。第二種方法通常稱為“通道優先”法,其由以下步驟組成:首先形成垂直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形成半導體器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半導體表面(6’),b)在所述半導體表面(6’)上并垂直地在其上外延生長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所述第一部分(8)具有頂表面,c)用第一材料的層(9)覆蓋所述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d)去除第一材料的所述層(9)的頂部部分,從而使得所述層(9)的頂表面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頂表面共平面,從而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頂表面暴露,e)在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上外延生長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所述第二部分(8’)具有頂表面,f)用第二材料的層(9’)覆蓋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所述第二部分(8’),所述第二材料與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g)去除第二材料的所述層(9’)的頂部部分,從而使得所述層(9’)的頂表面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的頂表面共平面,從而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的頂表面暴露。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2.21 EP 15201489.01.一種用于形成半導體器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半導體表面(6’),b)在所述半導體表面(6’)上并垂直地在其上外延生長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所述第一部分(8)具有頂表面,c)用第一材料的層(9)覆蓋所述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d)去除第一材料的所述層(9)的頂部部分,從而使得所述層(9)的頂表面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頂表面共平面,從而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頂表面暴露,e)在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上外延生長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所述第二部分(8’)具有頂表面,f)用第二材料的層(9’)覆蓋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所述第二部分(8’),所述第二材料與所述第一材料不同,并且g)去除第二材料的所述層(9’)的頂部部分,從而使得所述層(9’)的頂表面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的頂表面共平面,從而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的頂表面暴露。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的提供半導體表面(6’)包括提供包含被模板層(5,7)覆蓋的半導體基材(6)的半導體表面(6’),所述模板層(5,7)包含暴露所述表面(6’)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具有與在步驟b)中生長的納米結構的水平截面對應的水平截面。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d’),其在步驟d)之后且在步驟e)之前,所述步驟d’)去除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厚度t1的頂部部分,以及步驟e’),其在步驟d’)之后且在步驟f)之前,所述步驟e’)去除第一材料的所述層(9)的厚度t1的頂部部分。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厚度t1為1-10nm,優選為2-5nm。5.如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介電材料。6.如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是犧牲材料,其可選擇性地相對于第一材料被去除以及相對于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被去除。7.如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由與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不同的材料制備和/或按照不同于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一部分(8)的方式摻雜。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h)在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二部分(8’)上外延生長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第三部分(8”),所述第三部分(8”)具有頂表面,i)用第三材料的層(9”)覆蓋III-V半導體納米結構的所述第二部分(8”),所述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B·T·陳,C·梅克林,陶錚,
申請(專利權)人:IMEC非營利協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比利時,B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