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梁崇彥專利>正文

    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96833 閱讀: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2:41
    目前在路旁縱向停車位設置的兩層停車設備通常使用平行連桿支架支承上層載車板的方式,存在結構復雜和剛性不足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采用移動載車框方式的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主要特點是把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分解成能夠承托移動載車框的車架、能夠橫向運行的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能夠承載車輛的載車板、能夠曳引載車板升降位移的曳引單元以及能夠驅動移動載車框橫向移動的橫移單元這五大部分。其中,曳引單元可以采用電機鋼絲繩或者液壓鋼絲繩或者電機鏈條方式;橫移單元可以采用螺桿/螺帽裝置或者齒輪/齒條裝置,結構簡潔,采用成熟技術以提高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維護。其推廣使用,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The two layer frame type tandem parking equipment on a mobile vehicle carrying roller

    At present in the roadside parking spaces set longitudinal two storey parking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parallel connecting rod bracket supporting the upper carrier plate way, defects of complex structure and low rigid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bile vehicle with tandem box two storey parking equipment,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is the two tandem parking equipment into mobile vehicle frame, can support frame can run on the transverse wheel moving vehicle frame, capable of carrying vehicle vehicle plate, traction traction unit can car lifting and sliding displacement unit can drive the mobile vehicle frame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five most. The unit can be used for wire rope traction motor or hydraulic rope or chain motor; sliding unit can adopt screw / nut device or gear / rack device, simple structure, mature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durability and easy maintenance. Its popularization and use will produce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
    本技術涉及機械式停車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停車方向與車道方向平行的縱列停車兩層停車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停車場地不足的問題日趨明顯,機械式停車設備特別是兩層升降橫移停車設備已得到廣泛應用。傳統形式的兩層升降橫移停車設備只適用于多個停車位并聯的場合,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即停車方向與車道方向平行、一個路旁縱向停車位設置一套的兩層停車設備,不僅在市場上極為少見,且通常使用平行連桿支架支承上層載車板的方式,存在結構復雜和剛性不足的缺陷。因此,如何以簡單、可靠的方式解決車輛在車道地面層與停車設備上層這兩個空間位置之間實現轉移,成為縱列兩層停車設備的其中關鍵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方式的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主要特點是把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分解成能夠承托移動載車框的車架、能夠橫向運行的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能夠承載車輛的載車板、能夠曳引載車板升降位移的曳引單元以及能夠驅動移動載車框橫向移動的橫移單元這五大部分。本技術的特點是結構簡潔,采用成熟技術以提高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維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基礎技術方案是: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移動載車框、上層載車板、曳引單元、橫移單元。以縱向停車位位于車道中心線13的右側,以車輛前進方向為前方進行相關參照描述:所述車架為設置在縱向停車位位置的鋼結構立體矩形構件,構件的立柱垂直設置在最前方邊線和最后方邊線之上,每條邊線至少設置兩根,在構件的四角分別為左前立柱1-1、左后立柱1-2、右前立柱1-3和右后立柱1-4;構件的上層框架設置在立柱的頂部,左側留有缺口,由車架右上縱梁3-2、車架前上橫梁3-1、車架后上橫梁3-3組成;在車架前上橫梁3-1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前導軌11-5;在車架后上橫梁3-3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后導軌11-6。所述移動載車框為可橫向移動的鋼結構矩形構件,由平面中空構件和在平面構件左側設置的兩根立柱組成;所述平面中空構件設置在車架的上方位置,由框架左縱梁4-4、框架右縱梁4-2、框架前橫梁4-1、框架后橫梁4-3組成,中空位置為容納上層車輛12的空間;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前導軌11-5配套的右前滾輪11-3,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后導軌11-6配套的右后滾輪11-4;前導軌11-5與右前滾輪11-3以及后導軌11-6與右后滾輪11-4分別組成直線導軌/滾輪運動副;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前立柱2-1,框架左前立柱2-1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前滾輪11-1,左前滾輪11-1與地面層接觸,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后立柱2-2,框架左后立柱2-2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后滾輪11-2,左后滾輪11-2與地面層接觸;框架左前立柱2-1和框架左后立柱2-2分別以地面層為支點,對移動載車框的左側形成支撐;右前滾輪11-3和右后滾輪11-4分別以前導軌11-5和后導軌11-6為支點,對移動載車框的右側形成支撐。移動載車框正常靜置于車架的上方位置;此時,上層載車板12位于上層位置;當移動載車框沿著由前導軌11-5與右前滾輪11-3以及由后導軌11-6與右后滾輪11-4組成的直線導軌/滾輪運動副橫向移動至位于車道的上方位置時,上層載車板12能夠從上層位置下降至地面層,或者從地面層上升至上層位置;在移動載車框橫向移動時,左前滾輪11-1和左后滾輪11-2在地面層作隨行滾動。所述上層載車板9為矩形鋼結構件,設置在移動載車框的下方位置,上層平面用于承載上層車輛12;上層載車板9由四根鋼絲繩或者鏈條曳引,在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有兩個用于緊固安裝鋼絲繩或者鏈條的穿孔。所述曳引單元為電機鋼絲繩曳引裝置,由驅動部件和曳引部件組成;其中,驅動部件包括升降電機減速機6-5和鋼絲繩卷筒,緊固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或者框架左縱梁4-4之上;鋼絲繩卷筒由升降電機減速機6-5帶動旋轉,外表面設置有四個鋼絲繩工作區域,分別用于緊固安裝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并且容納鋼絲繩的另一端繞卷;曳引部件包括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和四根鋼絲繩;其中,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分別安裝在框架左縱梁4-4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分別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右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分別由若干個單槽滑輪組成,用于引導鋼絲繩的走向;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分別緊固安裝在鋼絲繩卷筒外表面的工作區域之上,另一端繞卷之后,分別繞經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然后到達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的上方位置,再繞經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然后往下,最終分別緊固安裝在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的穿孔之上;當升降電機減速機6-5轉動使得鋼絲繩卷筒轉動,從而繞卷四根鋼絲繩同步上升,使得上層載車板9同步上升;或者,放送四根鋼絲繩同步下降,使得上層載車板9同步下降。所述橫移單元為螺桿/螺帽驅動單元,由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鏈輪/鏈條裝置一14-2、鏈輪/鏈條裝置二14-3、螺桿/螺帽裝置一14-4、螺桿/螺帽裝置二14-5組成;其中,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固安裝在車架右上縱梁3-2中間位置;鏈輪/鏈條裝置一14-2的輸出鏈輪設置在車架右上縱梁3-2的前端位置,帶動螺桿/螺帽裝置一14-4的螺桿旋轉;鏈輪/鏈條裝置二14-3的輸出鏈輪設置在車架右上縱梁3-2的后端位置,帶動螺桿/螺帽裝置二14-5的螺桿旋轉;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的輸出軸緊固安裝有鏈輪/鏈條裝置一14-2、鏈輪/鏈條裝置二14-3的主動鏈輪;兩個螺帽與上述兩根螺桿配套設置,緊固安裝在移動載車框的框架右縱梁4-2之上;當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轉動,通過鏈輪/鏈條裝置一14-2、鏈輪/鏈條裝置二14-3帶動兩根螺桿轉動;由于螺桿位置相對固定,故使得螺帽橫向移動,從而通過驅動框架右縱梁4-2帶動移動載車框橫向移動。橫移單元也可以是齒輪/齒條驅動單元或者液壓油缸/活塞驅動單元。進一步地,基于本技術所采用的基礎技術方案作出改變,為方案二: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單元的驅動部件改為安裝在框架前橫梁4-1或者框架后橫梁4-3之上,所述曳引單元的曳引部件據此作出相應調整。進一步地,基于本技術所采用的基礎技術方案作出改變,為方案三: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單元為液壓鋼絲繩曳引裝置,由驅動部件和曳引部件組成;其中,驅動部件包括一套液壓油缸/活塞裝置,緊固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或者框架左縱梁4-4之上;在活塞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移動載車框、上層載車板、曳引單元、橫移單元;以縱向停車位位于車道中心線(13)的右側,以車輛前進方向為前方進行相關參照描述:所述車架為設置在縱向停車位位置的鋼結構立體矩形構件,構件的立柱垂直設置在最前方邊線和最后方邊線之上,每條邊線至少設置兩根,在構件的四角分別為左前立柱(1?1)、左后立柱(1?2)、右前立柱(1?3)和右后立柱(1?4);構件的上層框架設置在立柱的頂部,左側留有缺口,由車架右上縱梁(3?2)、車架前上橫梁(3?1)、車架后上橫梁(3?3)組成;在車架前上橫梁(3?1)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前導軌(11?5);在車架后上橫梁(3?3)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后導軌(11?6);所述移動載車框為可橫向移動的鋼結構矩形構件,由平面中空構件和在平面構件左側設置的兩根立柱組成;所述平面中空構件設置在車架的上方位置,由框架左縱梁(4?4)、框架右縱梁(4?2)、框架前橫梁(4?1)、框架后橫梁(4?3)組成,中空位置為容納上層車輛(12)的空間;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前導軌(11?5)配套的右前滾輪(11?3),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后導軌(11?6)配套的右后滾輪(11?4);前導軌(11?5)與右前滾輪(11?3)以及后導軌(11?6)與右后滾輪(11?4)分別組成直線導軌/滾輪運動副;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前立柱(2?1),框架左前立柱(2?1)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前滾輪(11?1),左前滾輪(11?1)與地面層接觸,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后立柱(2?2),框架左后立柱(2?2)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后滾輪(11?2),左后滾輪(11?2)與地面層接觸;所述上層載車板(9)為矩形鋼結構件,設置在移動載車框的下方位置,上層平面用于承載上層車輛(12);上層載車板(9)由四根鋼絲繩或者鏈條曳引,在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有兩個用于緊固安裝鋼絲繩或者鏈條的穿孔;所述曳引單元為電機鋼絲繩曳引裝置,由驅動部件和曳引部件組成;其中,驅動部件包括升降電機減速機(6?5)和鋼絲繩卷筒,緊固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或者框架左縱梁(4?4)之上;鋼絲繩卷筒由升降電機減速機(6?5)帶動旋轉,外表面設置有四個鋼絲繩工作區域,分別用于緊固安裝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并且容納鋼絲繩的另一端繞卷;曳引部件包括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和四根鋼絲繩;其中,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分別安裝在框架左縱梁(4?4)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分別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右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分別由若干個單槽滑輪組成,用于引導鋼絲繩的走向;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分別緊固安裝在鋼絲繩卷筒外表面的工作區域之上,另一端繞卷之后,分別繞經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然后到達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的上方位置,再繞經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然后往下,最終分別緊固安裝在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的穿孔之上;當升降電機減速機(6?5)轉動使得鋼絲繩卷筒轉動,從而繞卷四根鋼絲繩同步上升,使得上層載車板(9)同步上升;或者,放送四根鋼絲繩同步下降,使得上層載車板(9)同步下降;所述橫移單元為螺桿/螺帽驅動單元,由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鏈輪/鏈條裝置一(14?2)、鏈輪/鏈條裝置二(14?3)、螺桿/螺帽裝置一(14?4)、螺桿/螺帽裝置二(14?5)組成;其中,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固安裝在車架右上縱梁(3?2)中間位置;鏈輪/鏈條裝置一(14?2)的輸出鏈輪設置在車架右上縱梁(3?2)的前端位置,帶動螺桿/螺帽裝置一(14?4)的螺桿旋轉;鏈輪/鏈條裝置二(14?3)的輸出鏈輪設置在車架右上縱梁(3?2)的后端位置,帶動螺桿/螺帽裝置二(14?5)的螺桿旋轉;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的輸出軸緊固安裝有鏈輪/鏈條裝置一(14?2)、鏈輪/鏈條裝置二(14?3)的主動鏈輪;兩個螺帽與上述兩根螺桿配套設置,緊固安裝在移動載車框的框架右縱梁(4?2)之上;當橫移電機減速裝置(14?1)轉動,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上下滾輪移動載車框式縱列兩層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車架、移動載車框、上層載車板、曳引單元、橫移單元;以縱向停車位位于車道中心線(13)的右側,以車輛前進方向為前方進行相關參照描述:所述車架為設置在縱向停車位位置的鋼結構立體矩形構件,構件的立柱垂直設置在最前方邊線和最后方邊線之上,每條邊線至少設置兩根,在構件的四角分別為左前立柱(1-1)、左后立柱(1-2)、右前立柱(1-3)和右后立柱(1-4);構件的上層框架設置在立柱的頂部,左側留有缺口,由車架右上縱梁(3-2)、車架前上橫梁(3-1)、車架后上橫梁(3-3)組成;在車架前上橫梁(3-1)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前導軌(11-5);在車架后上橫梁(3-3)的上面緊固安裝有后導軌(11-6);所述移動載車框為可橫向移動的鋼結構矩形構件,由平面中空構件和在平面構件左側設置的兩根立柱組成;所述平面中空構件設置在車架的上方位置,由框架左縱梁(4-4)、框架右縱梁(4-2)、框架前橫梁(4-1)、框架后橫梁(4-3)組成,中空位置為容納上層車輛(12)的空間;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前導軌(11-5)配套的右前滾輪(11-3),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右側設置有與車架的后導軌(11-6)配套的右后滾輪(11-4);前導軌(11-5)與右前滾輪(11-3)以及后導軌(11-6)與右后滾輪(11-4)分別組成直線導軌/滾輪運動副;在框架前橫梁(4-1)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前立柱(2-1),框架左前立柱(2-1)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前滾輪(11-1),左前滾輪(11-1)與地面層接觸,在框架后橫梁(4-3)的最左側垂直緊固安裝有框架左后立柱(2-2),框架左后立柱(2-2)的最下方位置設置有左后滾輪(11-2),左后滾輪(11-2)與地面層接觸;所述上層載車板(9)為矩形鋼結構件,設置在移動載車框的下方位置,上層平面用于承載上層車輛(12);上層載車板(9)由四根鋼絲繩或者鏈條曳引,在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有兩個用于緊固安裝鋼絲繩或者鏈條的穿孔;所述曳引單元為電機鋼絲繩曳引裝置,由驅動部件和曳引部件組成;其中,驅動部件包括升降電機減速機(6-5)和鋼絲繩卷筒,緊固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或者框架左縱梁(4-4)之上;鋼絲繩卷筒由升降電機減速機(6-5)帶動旋轉,外表面設置有四個鋼絲繩工作區域,分別用于緊固安裝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并且容納鋼絲繩的另一端繞卷;曳引部件包括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和四根鋼絲繩;其中,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分別安裝在框架左縱梁(4-4)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分別安裝在框架右縱梁(4-2)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分別與上層載車板(9)的右側邊梁上面開設的兩個穿孔的位置相對應;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分別由若干個單槽滑輪組成,用于引導鋼絲繩的走向;四根鋼絲繩的一端分別緊固安裝在鋼絲繩卷筒外表面的工作區域之上,另一端繞卷之后,分別繞經左前介輪組、右前介輪組、左后介輪組、右后介輪組然后到達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的上方位置,再繞經左前曳引繩輪(8-3)、左后曳引繩輪(8-4)、右前曳引繩輪(8-1)、右后曳引繩輪(8-2)然后往下,最終分別緊固安裝在上層載車板(9)的左側邊梁以及右側邊梁分別開設的穿孔之上;當升降電機減速機(6-5)轉動使得鋼絲繩卷筒轉動,從而繞卷四根鋼絲繩同步上升,使得上層載車板(9)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崇彥,
    申請(專利權)人:梁崇彥,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