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其中對焦方法包括步驟: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根據移動信息計算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預定范圍內,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調整方式對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本發明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能夠實現快速對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圖像采集
,尤其是涉及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具有圖像采集功能的智能設備越來越多的應用在人們生活中。智能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用于拍攝記錄,在精彩瞬間或特殊場景下,通常要求智能設備具有較好的搶拍功能。然而現有智能設備在拍攝時需要識別、對焦、拍照等過程,在這整個過程中,對焦操作需要攝像頭中相機馬達帶動鏡頭移動來搜索對焦點,這一操作耗時較長,影響搶拍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對焦過程較慢,影響拍照質量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其包括步驟: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根據移動信息計算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預定范圍內,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調整方式控制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其中,移動信息包括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將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以計算移動數值。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一預定范圍;將移動數值與第一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一預定范圍內,則根據移動數值推動鏡頭進行對焦。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二預定范圍;將移動數值與第二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二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由遠景位置推動至近景位置,或由近景位置推動至遠景位置后進行對焦。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三預定范圍,將移動數值與第三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三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推動至中間位置后進行對焦。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圖像采集裝置,其包括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數值計算模塊,用于根據移動信息計算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數值比較模塊,用于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對焦調整模塊,用于若移動數值位于預定范圍內,則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對應調整方式控制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其中,信息獲取模塊進一步用于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數值計算模塊進一步用于將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以計算移動數值。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一預定范圍;數值比較模塊進一步用于將移動數值與第一預定范圍進行比較;對焦調整模塊進一步用于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一預定范圍內,則根據移動數值推動鏡頭進行對焦。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二預定范圍;數值比較模塊進一步用于將移動數值與第二預定范圍進行比較;對焦調整模塊進一步用于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二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由遠景位置推動至近景位置,或由近景位置推動至遠景位置后進行對焦。其中,預定范圍包括第三預定范圍;數值比較模塊進一步用于將移動數值與第三預定范圍進行比較;對焦調整模塊進一步用于若移動豎直位于第三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推動至中間位置后進行對焦。本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包括步驟: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根據移動信息計算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移動數值位于預定范圍內,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調整方式對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本專利技術根據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采取對應對焦調整方法,從而實現快速對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所示圖像采集裝置一實施方式的硬件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及圖像采集裝置作出進一步詳細描述。首先請參閱圖1,圖1是本專利技術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一實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對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1:獲取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本專利技術對焦方法是根據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對應采用不同的調整方式控制圖像采集裝置進行對焦,因此首先需要獲取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移動信息主要包括圖像采集裝置的姿態變化以及位置變化,因此本步驟S11中,一般需要獲取到圖像采集裝置的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通常來說,圖像采集裝置可以是相機、可拍照的手機等,由用戶手持,直接控制實現拍攝;或由無人機或機器人搭載,用戶遙控實現拍攝。無論是哪種拍攝方式,都可通過圖像采集裝置自身的傳感器來獲取其移動信息,以更為準確的獲取到移動信息。具體來說,圖像采集裝置中的陀螺儀可獲得其角速度信息,從而分析得出在拍攝時手機的姿態;圖像采集裝置中的加速度傳感器可獲得其加速度,從而分析處圖像采集裝置的位置變化。S12:根據移動信息計算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由于所采集到的移動信息可能為多種不同格式的信號,因此需要將移動信息進行處理,以得到一個移動數值,以方便對其進行比較分類。本實施方式中獲取到的移動信息為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因此本步驟S12中將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來計算移動數值。具體來說,根據加速度信息,確定與重力加速度垂直的方向作為X軸,與重力加速度平行的方向作為Y軸;然后將角速度信息轉換到X-Y軸坐標系中,而加速度信息本身位于X-Y軸坐標系中,因此實現了將不同信息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從而計算得到一個移動數值。本步驟S12中主要計算流程為:1、對角速度信息及加速度信息進行采樣,并分別進行數字濾波,已得到角速度數據和加速度數據;2、基于加速度數據建立的一坐標系,對角速度數據進行轉換;3、獲得在該坐標系下兩個軸上的偏移量,計算獲得移動數值。S13: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S14:若在本步驟中比較得出移動數值位于預定范圍內,則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該調整方式控制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在獲得移動數值后,將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比較,以根據合適的調整方式來控制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預定范圍可設置多個,例如本實施方式中設置a、b兩個值,a<b<c。[0,a)為第一預定范圍,[a,b)為第二預定范圍,[b,∞)為第三預定范圍。對于第一預定范圍,移動數值小于a;認為用戶僅僅是輕微移動手機,還是在原有場景上進行拍攝,根據移動信息可判斷鏡頭是向前還是向后移動,再根據移動數值快速的推動鏡頭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對焦。對于第二預定范圍,移動數值大于a,小于b;認為用戶還是在原有場景上拍攝,但切換了不同的景物,例如由遠景切換為近景,或由近景切換為遠景。此時則將鏡頭由遠景位置推動至近景位置,或由近景位置推動至遠景位置后再進行對焦調整。遠景位置和近景位置可根據鏡頭本身特征預先設置。對于第三預定范圍,移動數值大于b,認為用戶切換了場景,此時則需要重新進行對焦調整。本實施方式中采取的方案是首先將鏡頭推動到中間位置,再進行對焦調整。中間位置與遠景位置/近景位置類似,也是根據鏡頭本身特征確定的。由此,本實施方式中的上述步驟S1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141-S143。S141: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一預定范圍內,則根據移動數值推動鏡頭進行對焦。S142: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二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由遠景位置推動至近景位置,或由近景位置推動至遠景位置后進行對焦。S143:若移動數值位于第三預定范圍內,則將鏡頭推動至中間位置后進行對焦。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僅設置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焦方法包括步驟: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計算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將所述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所述移動數值位于所述預定范圍內,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所述調整方式控制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圖像采集裝置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焦方法包括步驟: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根據所述移動信息計算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數值;將所述移動數值與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所述移動數值位于所述預定范圍內,獲取對應的調整方式,根據所述調整方式控制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鏡頭進行對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信息包括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角速度信息和加速度信息;將所述角速度信息和所述加速度信息轉換到同一坐標系中以計算所述移動數值。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范圍包括第一預定范圍;將所述移動數值與所述第一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所述移動數值位于所述第一預定范圍內,則根據所述移動數值推動所述鏡頭進行對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范圍包括第二預定范圍;將所述移動數值與所述第二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所述移動數值位于所述第二預定范圍內,則將所述鏡頭由遠景位置推動至近景位置,或由近景位置推動至遠景位置后進行對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范圍包括第三預定范圍;將所述移動數值與所述第三預定范圍進行比較;若所述移動數值位于所述第三預定范圍內,則將所述鏡頭推動至中間位置后進行對焦。6.一種圖像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裝置包括: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圖像采集裝置的移動信息;數值計算模塊,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佳,馬玲,
申請(專利權)人:捷開通訊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