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blic is a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st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testing instruction application layer receives a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error rate, the middle layer sends testing instructions to th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laye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layer receives the test instructions, fingerprint image information, and the default algorithm calls in the algorithm library according to the fingerprint parameters in the algorithm library of fingerprint image recognitio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o calculate the error rat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layer of th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error rate through the middle lay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application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outpu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error rate.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can calculate th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error rate in the mobile terminal, which calculate the recognition rate and / or error rate to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no need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error rate calculation on the PC side, which can avoid the PC software can not be updated in real time algorithm library caused by unable to confirm the new algorithm optimization and the upgrade is to meet the FAR/FRR standard, and can be compatible with all suppliers, to achieve cross platform applic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指紋識別測試方法及裝置
本公開涉及指紋識別
,尤其涉及一種指紋識別測試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是智能手機上的主流技術。在智能手機上,指紋技術主要用于指紋解鎖,指紋支付等功能。解鎖和支付都是對安全性有極高要求的功能,所以指紋識別技術定義了兩個指標來定義安全性,一個是FAR,即錯誤手指正確解鎖的概率,對FAR的要求一般是要低于五萬分之一。還有一個是FRR,即正確的手指識別錯誤的概率,FRR一般要求低于百分之三。由于指紋模組供應商有很多家,目前所有的廠商都是基于PC開發FARFRR計算工具,用手機上的軟件調用指紋模組采集指紋圖像,然后把圖像拷貝到PC,用工具軟件進行計算來確認是否滿足指標要求。現有方案的缺點是:1.PC上軟件不透明,無法確認計算流程的正確性,可能有些廠商為了通過驗收估計在軟件上作弊。2.PC上軟件計算過程中用到的算法無法及時和手機上的指紋算法同步更新。由于在項目開發和維護過程中,指紋識別算法可能會數次進行優化和升級,但PC上軟件很少會同步更新,那么新的優化是否會對FARFRR是否有影響就無法確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移動終端的指紋識別測試方法及裝置,包括如下技術方案: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指紋識別測試方法,用于移動終端,包括: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時,經中間層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硬件實現層;硬件實現層接收到所述測試指令后,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并調用算法庫中的預設算法根據算法庫中的指紋參數進行指紋圖像信息識別,以計算指紋識別的出錯率;硬件實現層將所述指紋識別出錯率通過中間層發送至所述應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指紋識別測試方法,用于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時,經中間層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硬件實現層;硬件實現層接收到所述測試指令后,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并調用算法庫中的預設算法根據算法庫中的指紋參數進行指紋圖像信息識別,以計算指紋識別的出錯率;硬件實現層將所述指紋識別出錯率通過中間層發送至所述應用層;應用層輸出所述指紋識別出錯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指紋識別測試方法,用于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時,經中間層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硬件實現層;硬件實現層接收到所述測試指令后,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并調用算法庫中的預設算法根據算法庫中的指紋參數進行指紋圖像信息識別,以計算指紋識別的出錯率;硬件實現層將所述指紋識別出錯率通過中間層發送至所述應用層;應用層輸出所述指紋識別出錯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應用層、所述中間層和所述硬件實現層中均設置有擴展接口,通過所述擴展接口實現所述應用層和所述中間層之間的相互通信、及實現所述中間層和所述硬件實現層之間的相互通信。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實現層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包括:通過所述移動終端的圖像采集裝置采集指紋圖像信息;或者從安全數碼卡中采集指紋圖像信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之前,還包括:所述硬件實現層通過所述移動終端的圖像采集裝置進行指紋圖像采集,并將采集的指紋圖像信息存儲到安全數碼卡中。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硬件實現層接收到所述測試指令,通過所述移動終端的圖像采集裝置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后,還包括:將采集的指紋圖像保存到安全數碼卡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紋識別的出錯率包括拒識率和/或誤識率。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后,確定是否經所述中間層成功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所述硬件實現層;在確定未成功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所述硬件實現層時,輸出報錯提示信息,所述報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戶檢查所述擴展接口是否存在。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輸入的參數設置命令;根據所述參數設置命令,設置算法庫中的預設算法和指紋參數。9.一種指紋識別測試裝置,用于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發送模塊,用于控制應用層接收到指紋識別出錯率的測試指令時,經中間層發送所述測試指令至硬件實現層;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所述硬件實現層接收到所述測試指令后,采集指紋圖像信息,并調用算法庫中的預設算法根據算法庫中的指紋參數進行指紋圖像信息識別,以計算指紋識別的出錯率;第二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紀傳舜,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