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以及屬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式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該方法是根據棒材直徑大小的要求,將一定數量的金屬管設計排列成圓型的組合模具,在旋轉澆鑄機上,用離心澆鑄技術生產MC尼龍棒。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靜態澆鑄工藝生產MC尼龍棒材存在的效率低、損耗大、長度受限、容易產生收縮孔和內部缺陷等技術難題,生產效率提高160倍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
,以及屬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
特別涉及一種臥式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
技術介紹
MC尼龍是單體澆注尼龍(monomer casting nylon)的簡稱,是一種新型的 工程塑料。在近年以塑代銅、以塑代鋼、以塑代木的工業技術改造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很大。目前生產MC尼龍棒材均采用靜態模具澆鑄 成型的方法,使用該方法生產MC尼龍棒材,存在著效率低、損耗大、長度受 限、容易產生收縮孔和內部缺陷等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對于直徑在80mm以下的MC尼龍細棒問題更加突出,例如對于直徑為 50mm的細棒,理論上最多只能做到300mm長,除去水口損耗,成品率只有60% 左右。因而,限制了它的推廣應用,市面上只能以機械強度較差的尼龍-6擠出 棒材代用。因此,開展MC尼龍棒生產的新工藝開發研究,以提高MC尼龍棒材(特 別是MC尼龍細棒)的生產效率和成品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六十年代開始國內外很多研究單位和生產廠商紛紛投入過大量人力物力 對靜態澆鑄法進行了各種改進研究,如采用真空澆鑄、改進模具的結構和工藝 配方等,但均未見有明顯效果。19卯年,王德陽設計了一種立式"鑄型尼龍棒材離心澆注設備",并申請了 專利(申請號為90212379.3,公開號為CN2072473U,未見授權),但用該設 備生產MC尼龍棒材并未能完全消除MC尼龍棒材中的收縮孔和內部缺陷,而 且棒材的長度有限,生產效率低,難以推廣應用。國外最近報道,用反應擠出成型設備可解決這一問題,但該方法需設備及 模具投資近千萬美元,不適合國內引進使用。我公司根據多年來的實踐與研究,通過改變澆鑄流道方向和采用旋轉離心澆鑄技術,對MC尼龍棒材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創造性的變革,專利技術了一種臥式 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可以完全消除棒材生產中 的收縮孔和內部缺陷,并克服了靜態澆鑄法生產MC尼龍棒材存在的效率低、 損耗大、長度受限等問題,為MC尼龍棒材的工業化批量生產,滿足市場需要 找到了可行的理論依據和工藝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巨標,是解決靜態澆鑄工藝生產MC尼龍棒材存在的效率低、損 耗大、長度受限、容易出現的收縮孔和內部缺陷等技術難題,提供一種長度和 直徑可任意調節、無氣孔和內部缺陷、可批量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從而 提高MC尼龍棒材的生產效率和成品率、降低損耗,滿足市場需要。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以實現上述目標首先進行模具設計和制造,根據棒材直徑大小的需要,將一定數量的金屬 管設計排列成圓型的組合模具,每支金屬管作為一獨立模腔,沿管縱向表面開 設一線型進料口,然后,將組合模具安裝在離心澆鑄機上,采用離心澆鑄技術 生產MC棒材。有關MC尼龍離心澆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在此不再詳細敘 述。在成型的過程中,高速旋轉的動態聚合和離心力可大大提高反應速度及產 品密度。而沿模具縱向的線型流道兩邊輔設導熱性較差的材料以減緩流道的成 型凝固速度,使原料可以在聚合成型過程中不斷進入模腔而補充產品聚合收縮 所產生的間隙,產品冷卻脫模后將線型澆口修平即可得到合格的MC棒。生產 過程約30分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t1、 按靜態澆鑄法, 一個(j)50的模具每天只能生產l支MC尼龍棒,而且長 度只有0.3米。而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 一個組合模具一次可生產20支4>50的MC 尼龍棒,每個組合模具每臺機每天至少可生產80支長度在1米以上的MC尼龍 棒,生產效率提高160倍以上。2、 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生產MC尼龍棒材可完全消除MC尼龍棒材中的收縮孔 和內部缺陷,長度可調,性能優于尼龍-6擠出棒,可迅速取代市場上盛銷的尼 龍-6擠出棒。3、 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生產MC尼龍棒材消除了靜態法生產MC尼龍棒材產生 的凹陷水口,成品率高,損耗量在5%以下。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有助于理解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 限制,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及其權利要求所表述的范圍內,均可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 的。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該專利技術包括組合模具的設計制造和MC尼龍離心澆鑄技術兩方面的內容。其特征在于根據棒材直徑大小的要求,將一定數量的金屬管設計排列成圓型的組合模具。每支金屬管作為一獨立模腔,沿管縱向表面開設一線型進料料口。然后,將組合模具安裝在離心澆鑄機上,采用離心澆鑄技術生產MC棒。2、 根據權利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制造組合模具的金屬管的材質包括 不銹鋼、鋁合金、銅、鐵、鋁等金屬材料。3、 根據權利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制造組合模具的金屬管的內徑從10mm 到120mm,長度從500mm到2000mm;組合模具的外徑從100mm到1000mm, 組合模長度從500mm到2000mm。4、 根據權利1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將已內酰胺加熱熔融、抽真空脫水、加催化劑,繼續抽真空脫水,加入助催化劑,然后澆注到已預熱好的組合模具 中,離心反應成型。5、 根據權利1和權利4的要求,其特征在于催化劑可以是Na、 NaoH等, 其加入量為物料量的0.1~0.5%。助催化劑可以是TDI、 MDI、 DPI等,其用量為 為物料量的0.2~1.0%。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屬于高分子材料
,以及屬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臥式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該方法是根據棒材直徑大小的要求,將一定數量的金屬管設計排列成圓型的組合模具,在旋轉澆鑄機上,用離心澆鑄技術生產MC尼龍棒。本專利技術解決了靜態澆鑄工藝生產MC尼龍棒材存在的效率低、損耗大、長度受限、容易產生收縮孔和內部缺陷等技術難題,生產效率提高160倍以上。文檔編號C08G69/00GK101367258SQ200810198619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9日專利技術者曾余平, 軒 林 申請人:廣州市南方尼龍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臥式離心澆鑄生產MC尼龍棒材的方法,該專利技術包括組合模具的設計制造和MC尼龍離心澆鑄技術兩方面的內容。其特征在于:根據棒材直徑大小的要求,將一定數量的金屬管設計排列成圓型的組合模具。每支金屬管作為一獨立模腔,沿管縱向表面開設一線型進料料口。然后,將組合模具安裝在離心澆鑄機上,采用離心澆鑄技術生產MC棒。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余平,林軒,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南方尼龍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