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ol machine and a feeding saddle structure thereof, wherein the feeding saddle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xed column, a feeding saddle, a first guide rail, a second guide rail, a first slide block and a second slide block. The first vertical side and lateral column fixed with adjacent, second vertical side and bottom adjacent feed saddle with first vertical side and lateral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Dingzhu,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ateral sid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rai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Dingzhu o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liding second vertical side and bottom bloc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to feed on the saddle,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lide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e.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ynamic rigidity and the static rigidity of the tool mach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工具機及其進給鞍座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工具機及進給鞍座結構的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多個導軌的工具機及其進給鞍座結構。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四軸或五軸工具機(第一種型式)中,主軸頭是架構在一動柱下進行作動,且該動柱是由位于其底部的二水平導軌予以支撐及移動。但是,因上述第一種型式的工具機的動柱較長,使得該二水平導軌距離該主軸頭較遠,以致該工具機的剛性較弱,進而演化出具有較短動柱的工具機(第二種型式),由此提高該工具機的剛性并增加該主軸頭的抗彎強度。又,為顧及上述第二種型式的工具機在進給時的動態性能,因而改變該動柱與該二水平導軌的高低配置,以提供具有不同高低的二水平導軌的工具機(第三種型式),并降低該動柱的質量與慣量,進而增加該工具機的動態性能。另外,隨著工件(或產品)的周期日益縮短,該工具機的加工效能必須不斷提升,故該工具機的進給速度與加速度也隨之增加,在此種高響應的進給系統下,上述第三種型式的工具機也難以滿足。同時,為獲得最短的力流結構,并能夠大幅降低該工具機的動件的重量,遂提出具有定柱與三垂直導軌的工具機(第四種型式)。然而,上述第四種型式的工具機中,僅在該定柱的垂直側設置該三垂直導軌,以致該定柱的支撐力較差,且該工具機的頭座與主軸頭的抗彎強度也較差,進而減少該工具機的動剛性及靜剛性。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實已成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工具機及其進給鞍座結構,其可提高工具機的動剛性與靜剛性。本專利技術的工具機包括:頭座;以及進給鞍座結構,其用以承載及移動該頭座。該進給鞍座結構包括:定柱,其具有相鄰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具機,其特征為,該工具機包括:頭座;以及進給鞍座結構,其用以承載及移動該頭座,并包括:定柱,其具有相鄰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進給鞍座,其具有分別對應于該定柱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并且相鄰的第二垂直側與底部;至少一第一導軌與至少一第二導軌,其分別設置于該定柱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上;以及至少一第一滑塊與至少一第二滑塊,其分別設置于該進給鞍座的第二垂直側與底部上,且該第一滑塊與該第二滑塊分別結合于該第一導軌與該第二導軌。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2.14 US 14/967,6281.一種工具機,其特征為,該工具機包括:頭座;以及進給鞍座結構,其用以承載及移動該頭座,并包括:定柱,其具有相鄰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進給鞍座,其具有分別對應于該定柱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并且相鄰的第二垂直側與底部;至少一第一導軌與至少一第二導軌,其分別設置于該定柱的第一垂直側與水平側上;以及至少一第一滑塊與至少一第二滑塊,其分別設置于該進給鞍座的第二垂直側與底部上,且該第一滑塊與該第二滑塊分別結合于該第一導軌與該第二導軌。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為,該至少一第一導軌的數量為二,且該至少一第一滑塊的數量為二。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為,該至少一第二滑軌的數量為一,且該至少一第二滑塊的數量為一。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為,該進給鞍座結構還包括一具有第一螺桿的第一進給裝置,該第一螺桿位于該定柱的第一垂直側,以通過該第一螺桿驅動該進給鞍座在該第一導軌與該第二導軌上進行移動。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為,該進給鞍座結構還包括二第三導軌與至少二第三滑塊,該進給鞍座還具有第三垂直側,該二第三導軌分別設置于該第三垂直側上,且該二第三滑塊分別設置于該頭座上以結合于該二第三導軌。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為,該進給鞍座結構還包括一具有第二螺桿的第二進給裝置,該第二螺桿位于該第三垂直側并平行于該二第三導軌,以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衛助,廖建智,梁碩芃,
申請(專利權)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