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wetland ecosystem, including the bottom of the pool, the pool wall, the first entrance and the first outlet, the first on the bottom of the pool area has set the packing of the soil matrix is away from the soil matrix filling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emergent plants, a first outlet connection with the water tank through a first conduit, with a floating pool set the plant, the poo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lug spacing walls, limiting the wall near the first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erator installed. After the sewage flows through the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the organic matter has been removed and part of the wetland is not allowed to produce mosquitoes because of excessive organic matter. Limit the role of the wall reduces the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sewage flow velocity, the plant roots and root formation of microbial and sewage contact time, after the aerator makes surface flow wetland increases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directly reduces the blocking phenomenon to reach higher efficiency without clogging the purpos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人工生態濕地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人工生態濕地。
技術介紹
人工濕地是指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濕地模式。人工濕地的設計和建造是通過利用對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來進行污水處理的。人工生態濕地一般由人工基質和生長在其中的水生植物組成的,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人工濕地系統是一種低建造成本和運行成本的污水處理方式。公開號為CN20105652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將潛流濕地和表流濕地串聯起來使用的人工生態濕地。該濕地雖然擁有兩者的優點但是潛流濕地在使用過程中易堵塞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對潛流濕地后期堵塞問題的處理有待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堵塞問題的人工生態濕地。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人工生態濕地,包括潛流濕地以及表流濕地,所述潛流濕地包括第一池底,所述第一池底設置有垂直于第一池底的墻壁,所述墻壁與第一池底的連接處設置有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池底上設置有填料區,所述填料區遠離第一池底的一側設置有土壤基質,所述土壤基質遠離填料區的一側設置有挺水植物,所述第一出口遠離墻壁的一端設置有渠道,所述渠道遠離第一出口的一端連接有表流濕地,所述墻壁包括平行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一池壁和垂直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二池壁,兩塊所述第一池壁上連接有多堵限位墻,兩堵所述第一池壁上分布的多堵限位墻交錯分布,每堵所述限位墻一端與其中一塊第一池壁連接,所述限位墻的另一端與另一塊第一池壁之間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缺口。所述限位墻靠近第一池底一端設置有多個增氧裝置。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人工生態濕地同時具備潛流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人工生態濕地,包括潛流濕地以及表流濕地,所述潛流濕地包括第一池底(1),所述第一池底(1)設置有垂直于第一池底(1)的墻壁(2),所述墻壁(2)與第一池底(1)的連接處設置有入口(3)和第一出口(4),所述第一池底(1)上設置有填料區(5),所述填料區(5)遠離第一池底(1)的一側設置有土壤基質(6),所述土壤基質(6)遠離填料區(5)的一側設置有挺水植物(7),所述第一出口(4)遠離墻壁(2)的一端設置有渠道(8),所述渠道(8)遠離第一出口(4)的一端連接有表流濕地,其特征是:所述墻壁(2)包括平行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一池壁(13)和垂直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二池壁(14),兩塊所述第一池壁(13)上連接有多堵限位墻(11),兩堵所述第一池壁(13)上分布的多堵限位墻(11)交錯分布,每堵所述限位墻(11)一端與其中一塊第一池壁(13)連接,所述限位墻(11)的另一端與另一塊第一池壁(13)之間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缺口,所述限位墻(11)靠近第一池底(1)一端設置有多個增氧裝置(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人工生態濕地,包括潛流濕地以及表流濕地,所述潛流濕地包括第一池底(1),所述第一池底(1)設置有垂直于第一池底(1)的墻壁(2),所述墻壁(2)與第一池底(1)的連接處設置有入口(3)和第一出口(4),所述第一池底(1)上設置有填料區(5),所述填料區(5)遠離第一池底(1)的一側設置有土壤基質(6),所述土壤基質(6)遠離填料區(5)的一側設置有挺水植物(7),所述第一出口(4)遠離墻壁(2)的一端設置有渠道(8),所述渠道(8)遠離第一出口(4)的一端連接有表流濕地,其特征是:所述墻壁(2)包括平行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一池壁(13)和垂直于污水流通方向的兩堵第二池壁(14),兩塊所述第一池壁(13)上連接有多堵限位墻(11),兩堵所述第一池壁(13)上分布的多堵限位墻(11)交錯分布,每堵所述限位墻(11)一端與其中一塊第一池壁(13)連接,所述限位墻(11)的另一端與另一塊第一池壁(13)之間形成用于污水流通的缺口,所述限位墻(11)靠近第一池底(1)一端設置有多個增氧裝置(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生態濕地,其特征是:所述表流濕地包括配水池(9),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露燕,黃海毅,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林外林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