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該理管機還包括機架、料倉、視覺檢測裝置、推出氣缸、料道、翻管氣缸以及紗管框,其中,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安裝于機架內并位于視覺檢測裝置的下方,其構造成適于從料倉接收紗管,并包括其頂部安裝有上述推出氣缸的鈑金框架、裝設于鈑金框架上的鏈輪、與鏈輪嚙合的兩條環鏈、以及通過鏈輪驅動該兩條環鏈循環移動的驅動電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快節奏地自動連續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結構簡單,成本低。
Ring chain type feeding mechanism for pipe mi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be feeding mechanism for circular ring chain machine, the machine also comprises a frame, hopper, visual detection device, and a material turning out of the cylinder, cylinder tube and bobbin box, wherein ring circular chain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under the frame and in visual detection device that is configured for the receiving tube from the silo, and includes the top mounted above the metal frame, launch cylinder wheel, installed on the sheet metal frame two meshed with the sprocket chain, and drive the two ring chain sprocket drive motor through the cycle of 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and continuously manufacture in a fast rhythm,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
本技術屬于紡織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
技術介紹
紡紗工藝中,從自動絡管機流出的紗管通常都要重復使用。紗管的形狀為圓錐形,有大頭、小頭之分,紗管的顏色有多種。重復使用之前需要將紗管區分出大小頭和顏色,且需要挑出帶有殘紗的紗管。這一工序稱之為理管。目前的理管工序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和傳統理管機方式。人工理管需要耗費大量工時和人工成本。而傳統的理管機采用爬升器、羅拉、推管、吹管等機械方式,結構較為復雜、性能不夠穩定,節拍慢,并且因各部分之間例如爬升器和羅拉之間存在間隙從而導致卡管現象、識管錯誤等現象,因而造成生產線停滯,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技術提供一種節拍快、生產效率高的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將是有利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該理管機還包括機架、料倉、視覺檢測裝置、推出氣缸、料道、翻管氣缸以及紗管框,其特點在于,上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安裝于機架內并位于視覺檢測裝置的下方,其構造成適于從料倉接收紗管,其中,上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包括其頂部安裝有上述推出氣缸的鈑金框架、裝設于鈑金框架上的鏈輪、與鏈輪嚙合的兩條環鏈、以及通過鏈輪驅動該兩條環鏈循環移動的驅動電機。在本技術中,由于驅動電機帶動環鏈這樣的循環結構,使得能夠快節奏地自動連續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結構簡單,成本低;同時,在其頂部裝設的推出氣缸以及其上方布置的視覺檢測裝置的配合下,使得紗管檢測和紗管分出得以同時進行,檢分速度更快,進一步提高了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的生產效率。具體地,上述環鏈具有頂部水平運動區域,該頂部水平運動區域具有圖像檢測位置和紗管分出位置,上述環鏈設置成在運行時逆時針循環轉動,從而使得從上述料倉接收到的上述紗管先后進入上述圖像檢測位置和上述紗管分出位置。由于這兩個位置的設置,使得視覺檢測裝置對紗管的檢測和推出氣缸對紗管的分出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的一個循環運動中即可同時完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具體地,上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包括多個平行、間隔布置的上料管槽,每個上料管槽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述兩條環鏈上。由于這種結構設置,使得紗管可以一個跟著一個地順次上料并得以檢測和分出。進一步具體地,上述上料管槽為V型槽。V型槽的設置使得結構簡單,紗管可由料倉直接進入環鏈上,并且在V型槽上直接分出,減小了中間環節,有效降低了卡管幾率。又進一步具體地,上述環鏈為鏈條或同步帶。通過參考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本技術的上述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將會得到更清晰地闡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結構以及進一步的目的和優點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描述得到更好地理解,其中,相同的參考標記標識相同的元件: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安裝于理管機的機架內的示意性立體圖,為了示出內部的結構而去除了機架的部分外殼;圖2是類似于圖1的視圖,但較圖1去除的外殼少,主要示出了A顏色紗管料道和B顏色紗管料道固定于機架的前外殼上的狀態;圖3是圖1中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其頂部上安裝了理管機的推出氣缸;圖4是類似于圖3的視圖,但為了清楚示出環鏈而去除了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的其中一個支板;圖5是圖3所示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驅動電機在該圖中得以清晰顯示;圖6是圖3中A顏色紗管料道的頂部放大視圖,其中示出了安裝于其上的翻管氣缸;圖7是以圖3中的A顏色紗管料道為例示出了正常紗管(大頭朝外的紗管)進入料道后的大頭朝外下落的狀態圖;圖8是類似于圖7的視圖,但示出了非正常紗管(小頭朝外的紗管)進入料道后被翻轉氣缸上伸出的氣缸連桿阻擋而調整為大頭朝外下落的狀態圖。附圖標記說明:100理管機200紗管1機架11前外殼12左外殼13右外殼2料倉3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1鈑金框架310支板32鏈輪33環鏈34驅動電機35V型槽41視覺檢測裝置51推出氣缸61A顏色紗管料道62B顏色紗管料道63殘紗管流出通道71翻管氣缸72鈑金底座710氣缸連桿81A顏色紗管框82B顏色紗管框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來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安裝于理管機100的機架1內,該理管機100還包括料倉2、視覺檢測裝置41、推出氣缸51、A顏色紗管料道61、B顏色紗管料道62和殘紗管流出通道63、翻管氣缸71、以及A顏色紗管框81、B顏色紗管框82和殘紗管框(圖未示)。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A顏色紗管料道61、B顏色紗管料道62和殘紗管流出通道63統稱為料道,A顏色紗管框81、B顏色紗管框82和殘紗管框統稱為紗管框。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機架1為鋼材,主要為型鋼焊接而成;料倉2為鈑金結構,上道工序中流出的紗管200可以批量進入料倉2內,其中,料倉2固定在機架1上并與機架1的內部連通;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位于機架1內,并構造成從料倉2接收紗管200;視覺檢測裝置41裝設于機架1上并位于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的上方;推出氣缸51裝設于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的頂部上,并設置成根據視覺檢測裝置41測得的結果來動作,以將紗管200推出或不推出到相應的料道中,其中一個推出氣缸51與A顏色紗管料道61對應設置,另一個推出氣缸51與B顏色紗管料道62對應設置,殘紗管流出通道63設置成適于從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上接收殘紗管200以送入殘紗管框;在A顏色紗管料道61和B顏色紗管料道62的頂部都裝設有翻管氣缸71用來保證進入料道的紗管200按照大小頭排列。如圖2所示,并結合圖1,A顏色紗管料道61和B顏色紗管料道62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機架1的前外殼11上,殘紗管流出通道63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1的左外殼12上,料倉2固定在機架1的右外殼13上,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在開機運行時逆時針循環轉動,這樣,從料倉2接收到的紗管200先后經由視覺檢測裝置41、推出氣缸51及與推出氣缸51對應設置的A顏色紗管料道61和B顏色紗管料道62、殘紗管流出通道63。如圖3所示,并結合圖4和圖5,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包括鈑金框架31、裝設于鈑金框架31上的鏈輪32、與鏈輪32嚙合的兩條環鏈33、以及通過鏈輪32驅動該兩條環鏈33循環移動的驅動電機34。該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還包括多個上料管槽,在本實施方式中是V型槽35,V型槽35兩端各固定在一條環鏈33上,整個環鏈33每隔一段固定距離會有一個V型槽35,這些V型槽35相互平行布置。鏈輪32由驅動電機34帶動旋轉,從而進一步帶動環鏈33運動。環鏈33的運動會使V型槽35經過料倉2的底部,V型槽35從料倉2向上爬升,每一個V型槽35會帶上一個紗管200。如圖3所示,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的鈑金框架31具有四個支板310。圖4與圖3類似,只是去除了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的其中一個支板310以清楚顯示環鏈33;圖5是圖3所示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3的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其中驅動電機34在該圖中顯示得最為清晰。在圖5中,驅動電機34帶動鏈輪32轉動,鏈輪32進而帶動環鏈33逆時針運動。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環鏈33為鏈條。但應當理解的是,環鏈33還可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該理管機還包括機架、料倉、視覺檢測裝置、推出氣缸、料道、翻管氣缸以及紗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安裝于機架內并位于視覺檢測裝置的下方,其構造成適于從料倉接收紗管,其中,所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包括其頂部安裝有所述推出氣缸的鈑金框架、裝設于鈑金框架上的鏈輪、與鏈輪嚙合的兩條環鏈、以及通過鏈輪驅動該兩條環鏈循環移動的驅動電機。
【技術特征摘要】
1.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該理管機還包括機架、料倉、視覺檢測裝置、推出氣缸、料道、翻管氣缸以及紗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安裝于機架內并位于視覺檢測裝置的下方,其構造成適于從料倉接收紗管,其中,所述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包括其頂部安裝有所述推出氣缸的鈑金框架、裝設于鈑金框架上的鏈輪、與鏈輪嚙合的兩條環鏈、以及通過鏈輪驅動該兩條環鏈循環移動的驅動電機。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理管機用環鏈式循環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鏈具有頂部水平運動區域,該頂部水平運動區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棟,董鑄超,崔勝坤,安建華,皮澤東,王振忠,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之晨工業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