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有五個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由具有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由織物型內襯層和防水透濕膜外護層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設有內、外兩道縫合線,外縫合線為縫紉線,內縫合線為超聲波縫合線。(*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及其制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及其制作方法,該手套具有阻隔病毒和透濕功能,手指根部采用特殊設計,可有效防止指根部撕裂。可廣泛應用于醫護人員、消毒人員、清潔人員、疫區執行公務人員等。
技術介紹
目前,常規棉線手套或其他織物制成的手套,都是五指手套,該手套穿戴舒適,但不具備阻隔病毒、防水等功能,不能用于醫用防護。市場上出售的防護手套多為橡膠材料加工而成,穿脫不便,雖然防護能力強但不透濕,長時間穿戴會誘發皮膚濕疹。并且該手套在使用中手指靈活性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提出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及其制作方法,該手套具有阻隔病毒和透濕功能,手指根部采用特殊設計,可有效防止指根部撕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由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有五個手指,所述手套由具有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由織物型內襯層和防水透濕膜外護層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設有內、外兩道縫合線,外縫合線為縫紉線,內縫合線為超聲波縫合線。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其操作步驟是: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b、使用粘合劑,將防水透濕膜與所述織物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手掌片和手背片;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聲波縫合線外側形成一道縫紉線。本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防水透濕膜,可有效阻隔病毒,對病毒的防護能力不小于95%,透濕量不小于3000克/平方米.天,耐水壓大于10Kpa。2、由于本專利技術手指根部設有倒Ω形過渡段,可有效防止指根部撕裂,提-->高了防護的安全性。3、本專利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本專利技術對病毒(SARS冠狀病毒、AIDS病毒及肝炎等病毒)的防護能力不小于95%,耐水壓大于30kPa,手套不透水,透濕量不小于4000克/平方米.天,沾水等級不小于3級,可防止血污沾染,縫合強力大于1000N/5cm。5、本專利技術可以進行蒸煮、環氧乙烷薰蒸及鈷60輻照消毒后重復使用。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手掌片局部斷面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及圖2,本專利技術的防護手套,有五個手指,所述手套由具有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由織物型內襯層5和防水透濕膜外護層4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設有內、外兩道縫合線,外縫合線為縫紉線1,內縫合線為超聲波縫合線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加手指的靈活性和防止使用中手套產生裂紋,所述兩相鄰的手指根部設有倒Ω形過渡段3。本專利技術的防護手套既可正面在外使用,又可反面在外使用,這樣便可獲得具有阻隔病毒、防水透濕性能,穿脫方便,洗滌后可重復使用。上述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一,其步驟如下: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b、使用粘合劑,將防水透濕膜與所述織物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手掌片和手背片;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聲波縫合線外側形成一道縫紉線。上述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二,其步驟如下: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滌綸針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所述抗油拒水整理劑是含氟表面活性劑;b、使用聚氨酯粘合劑,使用點狀花輥將粘合劑轉移到織物上,與聚四氟乙烯/聚酯薄膜復合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面料性能見表1。????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聲波縫合線外側形成一道縫紉線。????表1??手套面料性能測試結果????測試指標????結果????NaCl非油性顆粒氣溶膠過濾效????率,%????≥95%????空氣中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對液體中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透濕量,克/平方米.天????≥10000????沾水等級,級????≥3????耐水壓,Kpa????≥50經測試,本實施例的防護手套縫合強力1250N/5cm,按GB7543-1996附錄A測試漏水試驗不透水。????上述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三,其步驟如下: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滌綸針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所述抗油拒水整理劑是含氟表面活性劑;b、使用聚氨酯粘合劑,使用點狀花輥將粘合劑轉移到織物上,與聚酯薄膜復合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面料性能見表2。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聲波縫合線外側形成一道縫紉線。????????????表2??手套面料性能測試結果????測試指標????結果????NaCl非油性顆粒氣溶膠過濾效????率,%????≥95%????空氣中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對液體中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透濕量,克/平方米.天????≥5000????沾水等級,級????≥3經測試,本實施例的防護手套縫合強力1150N/5cm,按GB7543-1996附錄A測試漏水試驗不透水。????上述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四,其步驟如下: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滌綸機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所述抗油拒水-->整理劑是含氟表面活性劑;b、使用聚氨酯裂紋薄膜粘合劑,通過熱軋輥將織物與聚氨酯薄膜復合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面料性能見表3。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聲波縫合線外側形成一道縫紉線。????????????表3??手套面料性能測試結果????測試指標????結果????NaCl非油性顆粒氣溶膠過濾效????率,%????≥95%????空氣中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對液體中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微生????物的過濾效率,%????≥99%????透濕量,克/平方米.天????≥4000????沾水等級,級????≥3經測試,本實施例的防護手套縫合強力1350N/5cm,按GB7543-1996附錄A測試漏水試驗不透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有五個手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由具有五指形的手掌片和手背片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由織物型內襯層和防水透濕膜外護層構成,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設有內、外兩道縫合線,外縫合線為縫紉線,內縫合線為超聲波縫合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護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相鄰的手指根部設有倒Ω形過渡段。3、一種防水、透濕及阻隔病毒的防護手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將用于所述手套面料的織物進行抗油拒水整理;b、使用粘合劑,將防水透濕膜與所述織物加工成復合面料,并將該復合面料裁剪成手掌片和手背片;c、使用超聲波設備將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縫合,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之間的結合處產生一道超聲波縫合線,使用縫紉機對所述手掌片和手背片進行第二次縫合,在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新敏,張建春,郭玉海,王鋒,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上海新特紡織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