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一種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有機強堿催化劑和碳酸二甲酯溶于溶劑中,升溫至30℃~50℃,得到混合液;在50℃~80℃,向混合液中滴加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加熱至回流,保溫反應5~8小時,得到反應液;將反應液常壓精餾,得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和剩余液;將剩余液減壓精餾,得到四丁基脲產品和殘留物。上述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避免了使用劇毒原料光氣,無氯化氫氣體產生,對設備無腐蝕,對設備要求較低,同時也避免了“三廢”產生,得到的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在99%以上,收率在75%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精細化工新材料合成
,特別是涉及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
技術介紹
四丁基脲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有機合成中間體,也可用作有機合成的溶劑、萃取劑和催化劑。此外,由于氫化蒽醌在四丁基脲中的溶解度大于磷酸三辛酯,使得雙氧水生產過程中的氫化效率提高,萃取過程中的分配系數增大,因此,可替代磷酸三辛酯用作雙氧水生產中的溶劑。傳統的關于四丁基脲的合成主要有如下幾種方法:(1)光氣法:使用劇毒原料光氣,而且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氯化氫氣體,廢氣量大,且氯化氫氣體對設備腐蝕性強,對設備要求很高;(2)雙光氣和三光氣法: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且氯化氫氣體對設備腐蝕性強,對設備要求很高;(3)碳酸酯法:需采用高溫高壓,能耗高,收率低;(4)羰基催化法:需采用金屬催化劑,價格較貴而且收率低。因此,尋找一種避免使用劇毒原料光氣,且對設備要求較低,對設備無腐蝕性,并且不產生“三廢”,具有較高收率的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成為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避免使用劇毒原料光氣,且對設備要求較低,對設備無腐蝕性,并且不產生“三廢”,具有較高收率的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一種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有機強堿催化劑和碳酸二甲酯溶于溶劑中,升溫至30℃~50℃,得到混合液;在50℃~80℃,向所述混合液中滴加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加熱至回流,保溫反應5~8小時,得到反應液;將所述反應液常壓精餾,得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和剩余液;將所述剩余液減壓精餾,得到所述四丁基脲產品和殘留物。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溶劑、有機強堿催化劑、碳酸二甲酯和二正丁胺的質量比為60~110:1:10~50:15~2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收集所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作為所述溶劑回收套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殘留物用甲苯洗滌,過濾后得濾液和濾餅;取所述濾液減壓蒸餾,回收甲苯套用;取所述濾餅減壓干燥,作為所述有機強堿催化劑回收套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溶劑為三氯甲烷、二甲苯、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或乙醇。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有機強堿催化劑為甲醇鈉、甲醇鉀、乙醇鈉、乙醇鉀、叔丁基醇鉀或叔丁基醇鈉。上述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采用有機強堿催化劑催化二正丁胺和碳酸二甲酯反應,避免了使用劇毒原料光氣,無氯化氫氣體產生,對設備無腐蝕,對設備要求較低,同時也避免了固體光氣法生產過程中“三廢”的產生,得到的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在99%以上,收率在75%以上。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專利技術。但是本專利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專利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專利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一種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10、將有機強堿催化劑和碳酸二甲酯溶于溶劑中,升溫至30℃~50℃,得到混合液。其中,有機強堿催化劑為甲醇鈉、甲醇鉀、乙醇鈉、乙醇鉀、叔丁基醇鉀或叔丁基醇鈉。優選的,上述有機強堿催化劑為甲醇鈉。溶劑為三氯甲烷、二甲苯、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或乙醇。由于本申請中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副產物為甲醇,因此,上述溶劑優選為甲醇,避免了對后續產品、副產物和溶劑的分離,降低生產成本。S120、在50℃~80℃,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加熱至回流,保溫反應5~8小時,得到反應液。其中,溶劑、有機強堿催化劑、碳酸二甲酯和二正丁胺的質量比為60~110:1:10~50:15~22。優選的,上述溶劑、有機強堿催化劑、碳酸二甲酯和二正丁胺的質量比為:70.1:1:4:5.3:19.8。S130、將上述反應液常壓蒸餾,得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和剩余液。其中,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可以收集后回收,作為溶劑回收套用。上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中還含有未反應完全的碳酸二甲酯。當上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作為溶劑回收套用后,未反應完全的碳酸二甲酯可參與第二批次的反應。可以理解,步驟S130中常壓精餾的條件可以根據需要分離的冷凝液和剩余液的組分確定。S140、將上述剩余液減壓精餾,得到四丁基脲產品和殘留物。殘留物用甲苯洗滌,過濾后得濾液和濾餅,取濾液減壓蒸餾,回收甲苯套用,取氯苯減壓干燥,作為有機強堿催化劑回收套用。上述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采用有機強堿催化劑催化二正丁胺和碳酸二甲酯反應,反應條件溫和,避免了使用劇毒原料光氣,無氯化氫氣體產生,對設備無腐蝕,對設備要求較低,同時也避免了固體光氣法生產過程中“三廢”的產生,得到的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在99%以上,收率在75%以上。此外,溶劑和催化劑皆可回收套用,降低了能耗和生產成本。以下為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將2.14g甲醇鈉和97g碳酸二甲酯溶于150g甲醇中,升溫至30℃,得到混合液。在50℃~60℃,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42.4g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升溫至回流,保溫反應5小時,得到反應液。將反應液常壓精餾,收集80℃~90℃的冷凝液242g(冷凝液中甲醇的質量含量為66.6%,碳酸二甲酯的質量含量為33.4%),剩余液再減壓精餾,收集156℃~160℃的冷凝液42.4g,即四丁基脲產品。經計算,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為99.18%,收率為90.9%。實施例2將2g甲醇鈉和97g碳酸二甲酯溶于150g甲醇中,升溫至50℃,得到混合液。在50℃~60℃,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42.4g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升溫至回流,保溫反應8小時,得到反應液。將反應液常壓精餾,收集80℃~90℃的冷凝液238.4g(冷凝液中甲醇的質量含量為68.5%,碳酸二甲酯的質量含量為31.5%),剩余液再減壓精餾,收集156℃~160℃的冷凝液35.1g,即四丁基脲產品。經計算,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為99%,收率為75.2%。實施例3將2.4g甲醇鈉和97g碳酸二甲酯溶于150g甲醇中,升溫至40℃,得到混合液。在50℃~60℃,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42.4g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升溫至回流,保溫反應6小時,得到反應液。將反應液常壓精餾,收集80℃~90℃的冷凝液240.8g(冷凝液中甲醇的質量含量為66.1%,碳酸二甲酯的質量含量為33.9%),剩余液再減壓精餾,收集156℃~160℃的冷凝液42.18g,即四丁基脲產品。經計算,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為99.23%,收率為90.4%。實施例4將2.14g甲醇鈉和87.3g碳酸二甲酯溶于150g甲醇中,升溫至35℃,得到混合液。在50℃~60℃,向上述混合液中滴加42.4g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升溫至回流,保溫反應7小時,得到反應液。將反應液常壓精餾,收集80℃~90℃的冷凝液232.4g(冷凝液中甲醇的質量含量為69.9%,碳酸二甲酯的質量含量為30.1%),剩余液再減壓精餾,收集156℃~160℃的冷凝液38.5g,即四丁基脲產品。經計算,四丁基脲產品中四丁基脲的質量含量為99.09%,收率為82.5%。實施例5將2.14g甲醇鈉和107g碳酸二甲酯溶于15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有機強堿催化劑和碳酸二甲酯溶于溶劑中,升溫至30℃~50℃,得到混合液;在50℃~80℃,向所述混合液中滴加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加熱至回流,保溫反應5~8小時,得到反應液;將所述反應液常壓精餾,得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和剩余液;將所述剩余液減壓精餾,得到所述四丁基脲產品和殘留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有機強堿催化劑和碳酸二甲酯溶于溶劑中,升溫至30℃~50℃,得到混合液;在50℃~80℃,向所述混合液中滴加二正丁胺,滴加完后加熱至回流,保溫反應5~8小時,得到反應液;將所述反應液常壓精餾,得到含有溶劑的冷凝液和剩余液;將所述剩余液減壓精餾,得到所述四丁基脲產品和殘留物。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有機強堿催化劑、碳酸二甲酯和二正丁胺的質量比為60~110:1:10~50:15~2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丁基脲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祝紅福,鄧燕蘭,張敦河,陳儒貴,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國發精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