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涉及拉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吊滑門結構的改進。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的一端連接于門框的一側邊框底部,所述限位導軌的長度為門框兩側之間距離的一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僅在門框內部的一側即一半的位置設有限位導軌,開門時拉開沒有限位導軌一側的拉門,這樣既可保證拉門在開啟時置于導軌限位之上,使拉門穩定不晃動,又可實現拉門開啟時沒有門檻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限位導軌,不會出現絆到行人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和吊滑門
本技術涉及拉門
,尤其涉及一種吊滑門結構的改進。
技術介紹
拉門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天地滑,一種為吊滑,在選擇時大多家庭都會選擇天地滑方式的拉門,這種拉門應用在衣柜處非常實用,但應用在供人行走的門處就有一些不足,比如天地滑的拉門要在地上設一個導軌,長期踩踏會出現雜物進入滑道,造成滑動困難的問題,且這種滑道內的垃圾不易清理。并且,天地滑的拉門容易脫軌,下導軌凸出地面容易絆到人,使用不夠安全。此時,吊滑門的優勢便顯現出來了,吊滑門是一種采用上吊輪支撐滑動的門,這種門開啟時噪音小,無門檻(即下導軌),不易出現的絆到人的情況。但是普通的吊滑門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吊滑門一般都是上部采用吊輪在上滑道內滑動,下部使用一個底部限位導輪8進行限位的模式(如圖1所示)。這種方式的吊滑門也有一定的問題,那就是門體下部不穩定,容易晃動,行人經過時容易剮蹭到拉門,造成拉門變形或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不會絆到人又安全穩定的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本技術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的一端連接于門框的一側邊框底部,所述限位導軌的長度為門框的兩側邊框之間距離的一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限位導軌兩個為一組平行設置于門框底部。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限位導軌兩側均設有毛條;設置毛條可減少噪音,降低限位導軌的磨損。使用上述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的吊滑門其結構為:一種具有下半導軌定位結構的吊滑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框和門框內的兩扇拉門,所述門框包括頂部框架和頂部框架下端兩側的邊框,頂部框架下端平行的設置有兩個滑道;所述兩扇拉門交錯設置于頂部框架下端,且兩扇拉門頂部的滑輪分別設置于頂部框架下端的兩個滑道內;在門框內部下端設置有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所述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所述限位導軌的一端連接于門框的一側邊框底部,限位導軌的長度為門框兩側之間距離的一半;所述的限位導軌兩個為一組平行設置于門框底部;所述拉門下端設有與限位導軌相對應的滑槽,且所述滑槽扣合于所述限位導軌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拉門由上框、下框、玻璃部分及兩側的門扇豎框構成,所述上框、下框及兩側的門扇豎框分別設置于玻璃部分的上、下及左右兩側,共同構成一扇拉門。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限位導軌兩側均設有毛條;設置毛條可減少噪音,降低限位導軌的磨損。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僅在門框內部的一側即一半的位置設有限位導軌,開門時拉開沒有限位導軌一側的拉門,這樣既可保證拉門在開啟時置于導軌限位之上,使拉門穩定不晃動,又可實現拉門開啟時沒有門檻既本技術所述的限位導軌,不會出現絆到行人的問題。使用過程中,在拉門開啟時,因為有行人經常通過,如果拉門下方沒有限位導軌,容易出現行人碰觸拉門,使拉門變形甚至損壞的問題,因此本技術一側設有限位導軌,當處于拉開拉門狀態時,拉門下端具有限位導軌,使拉門穩定。而當拉門關閉狀態時,不會有行人經過,故即使一側拉門下端沒有限位導軌,也不易出現損壞,因此,本技術設計的單側設有限位導軌的方案,非常實用且效果突出。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導輪限位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門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側面剖視圖。其中:1為限位導軌、2為下框、3為玻璃部分、4為上框、5為滑輪、6為頂部框架、7為門框、8為邊框、9為限位導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根據附圖2所示,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1,限位導軌1兩側均設有毛條;設置毛條可減少噪音,降低限位導軌的磨損。所述限位導軌1的一端連接于門框7的一側邊框8底部,限位導軌1的長度為兩側邊框8之間距離的一半;此時限位導軌1長度與一扇拉門的長度相應,當兩扇拉門呈關門狀態時,兩扇拉門中的一扇下端具有限位導軌1,另一側沒有限位導軌。使用過程中,在拉門開啟時,因為有行人經常通過,如果拉門下方沒有限位導軌1,容易出現行人碰觸拉門,使拉門變形甚至損壞的問題,因此本技術一側設有限位導軌1,當處于拉開拉門狀態時,拉門下端具有限位導軌1,使拉門穩定。而當拉門關閉狀態時,不會有行人經過,故即使一側拉門下端沒有限位導軌,也不易出現損壞,因此,本技術設計的單側設有限位導軌的方案,非常實用且效果突出。使用上述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的吊滑門其結構為:一種具有下半導軌定位結構的吊滑門,包括門框7和門框7內的兩扇拉門,所述門框7包括頂部框架6和頂部框架6下端兩側的邊框8,頂部框架6下端平行的設置有兩個與頂部框架6長度相等的滑道;所述兩扇拉門交錯設置于頂部框架6下端,且兩扇拉門頂部的滑輪5分別設置于頂部框架下端的兩個滑道內;所述的滑輪5和滑道即為普通吊滑門的滑輪5和滑道,滑輪5卡于滑道內的行走空腔內。在門框7內部下端設置有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所述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1,限位導軌1兩側均設有毛條;設置毛條可減少噪音,降低限位導軌的磨損。所述限位導軌1的一端連接于一側邊框的底部,限位導軌1的長度為門框7兩側之間距離的一半;所述的限位導軌1兩個為一組平行設置于門框7底部;所述拉門下端設有與限位導軌1相對應的滑槽,且所述滑槽扣合于所述限位導軌1上。所述的拉門由上框4、下框2、玻璃部分3及兩側的門扇豎框構成,所述上框4、下框2及兩側的門扇豎框分別設置于玻璃部分3的上、下及左右兩側,共同構成一扇拉門。還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背離本公開的構思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結構和方法做出變化和修改,并且進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這樣的構思旨在由本案的權利要求所覆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1)的一端連接于門框(7)的一側邊框(8)底部,所述限位導軌(1)的長度為門框(7)的兩側邊框(8)之間距離的一半。
【技術特征摘要】
1.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包括底部的限位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軌(1)的一端連接于門框(7)的一側邊框(8)底部,所述限位導軌(1)的長度為門框(7)的兩側邊框(8)之間距離的一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導軌(1)兩個為一組平行設置于門框(7)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導軌(1)兩側均設有毛條。4.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滑門下半導軌定位結構的吊滑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框(7)和門框(7)內的兩扇拉門,所述門框(7)包括頂部框架(6)和頂部框架(6)下端兩側的邊框(8),頂部框架(6)下端平行的設置有兩個滑道;所述的兩扇拉門交錯設置于頂部框架(6)下端,且兩扇拉門頂部的滑輪(5)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擁利,
申請(專利權)人:趙擁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