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性能閘閥,采用雙平行雙閘板雙向強制金屬密封結構,密封性好,高性能閘閥閥閥芯部分采用五片式自脫離結構,開閥過程中閘板通過楔形塊與閘板架的斜度向內收攏脫離閥座密封面,有效的避免了閘板和閥座密封面的摩擦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且該結構啟閉力矩極低,開關靈活,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高性能閘閥閥芯導向及限位結構能夠適應任何位置的安裝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性能閘閥
本專利技術具體涉及閥門
,具體涉及一種高性能閘閥。
技術介紹
閥門作為管線啟閉裝置,對自身的密封性能、可操作性、性價比必須有所提高,才能適應新技術、新形勢的要求。由于閥門泄漏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當閥門發生泄漏時,容易引發火災、爆炸和人身傷亡事故,同時導致設備的壽命降低,企業的生產無法正常進行,造成非計劃停產事故增多,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隨著國內石化行業應用增多,以及國內閥門制造廠自身技術力量不斷加強,國內石化裝置及技術人員對于高性能閥門的認識也不斷提高,高性能閥門的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開發一種可靠穩定的高性能閥門,對環境保護、配套設備安全連續運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外常見的高性能閥門主要是軟密封平板閘閥、高性能蝶閥和高性能固定球閥為主。軟密封平板閘閥密封面的使用周期較短,易被介質及顆粒物料沖刷刮傷,導致密封失效,且軟密封平板閘閥成本普遍偏高。高性能蝶閥由于開啟時蝶板一直留在通道,流阻系數大,且蝶板長時間受介質沖刷,影響使用壽命。高性能固定球閥加工制造難度大,成本高,且高溫高壓工況運用性不強。基于上述情況,開發高性能閘閥可以大幅度提高閥門密封可靠性,保證配套設備安全連續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提供了一種高性能閘閥。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高性能閘閥,包括閥體、閥桿以及操作機構,所述的閥體上設有閥蓋,所述的閥體內還設有閥座,所述的閥桿前端設有閘板,所述的閥桿的前端還設有閘板架,所述的閘板安裝在閘板架上且與閘板架活動配合,所述的閘板架與閘板之間還設有楔形塊,所述的楔形塊上設有楔面,所述的閘板架上設有楔面凸臺,所述的楔形塊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楔面凸臺兩側與閘板之間,所述的閘板架通過楔面凸臺與楔形塊上的楔面活動配合帶動楔形塊與閘板間的擠壓配合實現閘板與閥座的密封和脫離。所述的閘板架包括與閥桿連接的安裝部和用于安裝閘板的連接部,所述的連接部上設有水平的通孔,所述的閘板上設有安裝柱,所述的安裝柱與通孔之間間隙配合。所述的安裝柱的外表面與通孔的的內表面之間存在磨損行程。所述的楔形塊包括上端的安裝件,所述的楔面位于安裝件上,所述的安裝件中間設有安裝槽,所述的安裝件通過安裝槽與連接部間隙配合。所述的楔形塊的的底部還設有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與閘板底部限位配合。所述的間隙配合的連接部與安裝槽的下表面之間還設有復位彈簧。所述的閥體的上端為容納打開的閘板的容納腔,所述的容納腔內設有供閘板豎直滑移的導向筋。所述的閥桿與閘板架之間還設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安裝在閘板架的安裝部上。所述的閘板上還設有泄壓裝置,所述的閘板與楔形塊之間形成壓力腔,所述的泄壓裝置貫通閘板連接壓力腔與閘板外側。所述的閘板上設有安裝腔,所述的泄壓裝置安裝在安裝腔內,所述的泄壓裝置包括單向開啟的泄壓閥瓣,所述的泄壓閥瓣底部還設有彈簧。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性能閘閥,采用雙平行雙閘板雙向強制金屬密封結構,密封性好,高性能閘閥閥閥芯部分采用五片式自脫離結構,開閥過程中閘板通過楔形塊與閘板架的斜度向內收攏脫離閥座密封面,有效的避免了閘板和閥座密封面的摩擦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且該結構啟閉力矩極低,開關靈活,本專利技術的高性能閘閥閥芯導向及限位結構能夠適應任何位置的安裝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閥芯結構爆炸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閥門關閉瞬間動作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閥門開啟瞬間動作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泄壓裝置結構放大圖。圖中1-閥體,2-閥桿,3-操作機構,4-閘板,5-閘板架,6-楔形塊,7-磨損行程,8-限位板,9-泄壓裝置,11-閥蓋,12-閥座,13-導向筋,51-楔面凸臺,52-安裝部,53-連接部,54-通孔,61-楔面,62-安裝槽,63-限位部,64-復位彈簧,91-壓力腔,92-泄壓閥瓣。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圖1、圖2、圖3、圖4、圖5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一種高性能閘閥,包括閥體1、閥桿2以及操作機構3,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閥蓋11,所述的閥體1內還設有閥座12,所述的閥桿2前端設有閘板4,所述的閥桿2的前端還設有閘板架5,所述的閘板4安裝在閘板架5上且與閘板架5活動配合,所述的閘板架5與閘板4之間還設有楔形塊6,所述的楔形塊6上設有楔面61,所述的閘板架5上設有楔面凸臺51,所述的楔形塊6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楔面凸臺51兩側與閘板4之間,所述的閘板架5通過楔面凸臺51與楔形塊6上的楔面61活動配合帶動楔形塊6與閘板4間的擠壓配合實現閘板4與閥座12的密封和脫離。所述的閘板架5包括與閥桿2連接的安裝部52和用于安裝閘板4的連接部53,所述的閥桿2與閘板架5之間還設有限位板8,所述的限位板8安裝在閘板架5的安裝部52上。所述的連接部53上設有水平的通孔54,所述的閘板4上設有安裝柱41,所述的安裝柱41與通孔54之間間隙配合。所述的安裝柱41的外表面與通孔54的的內表面之間存在磨損行程7。所述的間隙配合的連接部53與安裝槽62的下表面之間還設有復位彈簧64。所述的楔形塊6包括上端的安裝件,所述的楔面61位于安裝件上,所述的安裝件中間設有安裝槽62,所述的安裝件通過安裝槽62與連接部53間隙配合。所述的楔形塊6的的底部還設有限位部63,所述的限位部63與閘板4底部限位配合。所述的閥體1的上端為容納打開的閘板4的容納腔,所述的容納腔內設有供閘板4豎直滑移的導向筋13。所述的閘板4上還設有泄壓裝置9,所述的閘板4與楔形塊6之間形成壓力腔91,所述的泄壓裝置9貫通閘板4連接壓力腔91與閘板4外側。所述的閘板4上設有安裝腔,所述的泄壓裝置9安裝在安裝腔內,所述的泄壓裝置9包括單向開啟的泄壓閥瓣92,所述的泄壓閥瓣92底部還設有彈簧。本專利技術高性能閘閥采用雙平行雙閘板雙向強制金屬密封結構,密封性好,閥芯部分采用五片式自脫離結構,開閥過程中閘板通過楔形塊與閘板架的斜度向內收攏脫離閥座密封面,有效的避免了閘板和閥座密封面的摩擦延長了閥門的使用壽命,且該結構啟閉力矩極低,開關靈活。本專利技術閥芯導向及限位結構能夠適應任何位置的安裝使用,如水平管道、垂直管道。本專利技術動作原理執行機構運轉帶動閥桿及閘板架向下運動,通過閘板架與楔形塊斜面產生兩個水平方向的力將閘板壓向閥座,達到進、出口雙向強制密封。閘板架與閘板之間的磨損行程能確保閥門在長期使用中保持密封性能的穩定。開閥時執行機構運轉帶動閥桿及閘板架向上運動,同時在輔助彈簧的作用下楔形塊脫離閘板架,閘板通過楔形塊與閘板架的斜度向內收攏脫離閥座密封面。此結構開關閥過程中密封面與閥座之間無硬摩擦,啟閉力矩輕。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專利技術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性能閘閥,包括閥體(1)、閥桿(2)以及操作機構(3),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閥蓋(11),所述的閥體(1)內還設有閥座(12),所述的閥桿(2)前端設有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2)的前端還設有閘板架(5),所述的閘板(4)安裝在閘板架(5)上且與閘板架(5)活動配合,所述的閘板架(5)與閘板(4)之間還設有楔形塊(6),所述的楔形塊(6)上設有楔面(61),所述的閘板架(5)上設有楔面凸臺(51),所述的楔形塊(6)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楔面凸臺(51)兩側與閘板(4)之間,所述的閘板架(5)通過楔面凸臺(51)與楔形塊(6)上的楔面(61)活動配合帶動楔形塊(6)與閘板(4)間的擠壓配合實現閘板(4)與閥座(12)的密封和脫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性能閘閥,包括閥體(1)、閥桿(2)以及操作機構(3),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閥蓋(11),所述的閥體(1)內還設有閥座(12),所述的閥桿(2)前端設有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桿(2)的前端還設有閘板架(5),所述的閘板(4)安裝在閘板架(5)上且與閘板架(5)活動配合,所述的閘板架(5)與閘板(4)之間還設有楔形塊(6),所述的楔形塊(6)上設有楔面(61),所述的閘板架(5)上設有楔面凸臺(51),所述的楔形塊(6)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楔面凸臺(51)兩側與閘板(4)之間,所述的閘板架(5)通過楔面凸臺(51)與楔形塊(6)上的楔面(61)活動配合帶動楔形塊(6)與閘板(4)間的擠壓配合實現閘板(4)與閥座(12)的密封和脫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性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閘板架(5)包括與閥桿(2)連接的安裝部(52)和用于安裝閘板(4)的連接部(53),所述的連接部(53)上設有水平的通孔(54),所述的閘板(4)上設有安裝柱(41),所述的安裝柱(41)與通孔(54)之間間隙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性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柱(41)的外表面與通孔(54)的的內表面之間存在磨損行程(7)。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性能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楔形塊(6)包括上端的安裝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曉光,寧庭海,劉昆慶,章成選,吳業飛,張松,林函才,王章章,
申請(專利權)人:凱喜姆閥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