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Y型閘閥,其包括支架管、中部管和閥體管,中部管連接在閥體管的上端,支架管設置在中部管的上端,閥桿穿過支架管和中部管連接到設置在支架管上端的手輪,閘板連接在閥桿的下端,手輪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帶動閥桿下移或者上移,進而帶動閘板下移或上移,閥體管的左端內壁設有一圈閥座密封圈,閘板的直徑大于閥座密封圈的右端開口的內徑,閘板通過手輪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調節與閥座密封圈的密封連接程度,完全密封連接或者部分密封連接或者不密封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閥座密封圈結構、流態穩定,密封可靠;雙向密封,流量可調,流向絕無串流;結構緊湊、啟閉迅速、流道暢通、流體阻力小;密封性能好;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Y型閘閥,屬于閘閥
技術介紹
普通的閘閥體積大,對管線特殊位置不能安裝使用,維修繁瑣,成本極其高,加工難度大的原因,閘閥的啟閉件是閘板,閘板的運動方向與流體方向,閘閥只能作全開和全關,不能作調節和節流,且密閉性不是很好,容易造成流向串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向密封、流量可調、流向絕無串流Y型閘閥。本技術通過下述方案實現:一種Y型閘閥,其包括支架管、中部管和閥體管,所述中部管連接在所述閥體管的上端,并與所述閥體管的夾角為45度,所述支架管設置在所述中部管的上端,并與所述中部管的夾角為0度,閥桿穿過所述支架管和所述中部管連接到設置在所述支架管上端的手輪,閘板連接在所述閥桿的下端,所述手輪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下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下移,所述手輪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上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上移,所述閥體管的左端內壁設有一圈閥座密封圈,所述閥座密封圈的右端開口與其整體呈45度,所述閘板的直徑大于所述閥座密封圈的右端開口的內徑,所述閘板通過所述手輪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調節與所述閥座密封圈的密封連接程度,完全密封連接或者部分密封連接或者不密封連接,所述閥體管的右端內壁設有一圈支撐圈。所述閥座密封圈與閥體管的內壁形成一體式結構,所述閥座密封圈與所述閥體管的左端端口留有一端距離。所述支架管的上端設有閥桿螺母,所述閥桿穿過所述閥桿螺母,所述手輪通過套在所述閥桿螺母上與閥桿連接,所述手輪的上端設有圓螺母,所述圓螺母套在所述閥桿螺母的外壁。所述手輪的下端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閥桿螺母的兩側,所述軸承的上端設有軸承并帽,所述軸承并帽套在所述閥桿螺母上,所述軸承并帽設置在所述軸承與所述手輪之間,所述軸承并帽和所述軸承均設置在所述支架管的內部。所述中部管的上端設有閥蓋,所述閥蓋通過中法蘭螺栓和中法蘭墊片連接在所述中部管的上端。所述支架管的下端通過壓蓋連接在所述閥蓋的上端,所述閥桿穿過所述壓蓋和所述閥蓋,所述壓蓋通過壓蓋螺栓固定。所述壓蓋和所述閥蓋與所述閥桿的連接處設有填料。所述閥體管的左端端口設有閥座并帽,所述閥座并帽與所述閥座密封圈相連接,且所述閥座并帽的內徑從外到內依次減小。所述閥座密封圈與所述閥體管的內壁之間設有多O型圈。所述閥座密封圈與所述閥體管底部的內壁之間設有螺塞。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的采用移動的閥座密封圈結構、流態穩定,密封可靠;雙向密封設計,流量可調,流向絕無串流,閥門內部流路設計適合于磨蝕狀態;2、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的結構緊湊、啟閉迅速、扭矩小、流道暢通、流體阻力小;3、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的密封性能好:利用一端的活動閥座隨著管道介質作用力與閘板自動緊密吻合,密封嚴密,無泄漏;4、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可以一閥多用:可替代普通閘閥,截止閥,及流量調節作用;5、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的適用范圍廣,泛適用于供水、石化、冶金、礦山、輕紡、能源、造紙、食品、鋼鐵等管路系統中對介質流向進行切換以及對介質的分流或混合流體。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Y型閘閥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支架管,2為中部管,3為閥體管,4為閥桿,5為手輪,6為閘板,7為閥座密封圈,8為支撐圈,9為閥桿螺母,10為圓螺母,11為軸承,12為軸承并帽,13為閥蓋,14為中法蘭螺栓,15為中法蘭墊片,16為壓蓋,17為壓蓋螺栓,18為填料,19為閥座并帽,20為O型圈,21為螺塞。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圖1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保護范圍不局限所述內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技術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做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一種Y型閘閥,其包括支架管1、中部管2和閥體管3,中部管2連接在閥體管3的上端,并與閥體管3的夾角為45度,支架管1設置在中部管2的上端,并與中部管2的夾角為0度,閥桿4穿過支架管1和中部管2連接到設置在支架管1上端的手輪5,閘板6連接在閥桿4的下端,手輪5順時針旋轉帶動閥桿4下移,進而帶動閘板6下移,手輪5逆時針旋轉帶動閥桿4上移,進而帶動閘板6上移,閥體管3的左端內壁設有一圈閥座密封圈7,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與其整體呈45度,閘板6的直徑大于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的內徑,閘板6通過手輪5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調節與閥座密封圈7的密封連接程度,完全密封連接或者部分密封連接或者不密封連接,閥體管3的右端內壁設有一圈支撐圈8。閥座密封圈7與閥體管3的內壁形成一體式結構,閥座密封圈7與閥體管3的左端端口留有一端距離。支架管1的上端設有閥桿螺母9,閥桿4穿過閥桿螺母9,手輪5通過套在閥桿螺母9上與閥桿4連接,手輪5的上端設有圓螺母10,圓螺母10套在閥桿螺母9的外壁。手輪5的下端設有軸承11,軸承11設置在閥桿螺母9的兩側,軸承11的上端設有軸承并帽12,軸承并帽12套在閥桿螺母9上,軸承并帽12設置在軸承11與手輪5之間,軸承并帽12和軸承11均設置在支架管1的內部。中部管2的上端設有閥蓋13,閥蓋13通過中法蘭螺栓14和中法蘭墊片15連接在中部管2的上端。支架管1的下端通過壓蓋16連接在閥蓋13的上端,閥桿4穿過壓蓋16和閥蓋13,壓蓋16通過壓蓋螺栓17固定。壓蓋16和閥蓋13與閥桿4的連接處設有填料18。閥體管3的左端端口設有閥座并帽19,閥座并帽19與閥座密封圈7相連接,且閥座并帽19的內徑從外到內依次減小。閥座密封圈7與閥體管3的內壁之間設有多O型圈20。閥座密封圈7與閥體管3底部的內壁之間設有螺塞21。工作時:一種情況,在手輪5順時針旋轉的作用下帶動閥桿4推動閘板6位移關位置,介質從左端進入加壓,由于介質的作用力推動閥座密封圈7自動與閘板6緊密結合,使其密封;另一種情況:在手輪5順時針旋轉的作用下帶動閥桿4推動閘板6位移關位置,介質從右端進入加壓由于介質的作用力推動閘板6自動與閥座密封圈7緊密結合,使其密封。盡管已經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列舉,應當理解,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上述實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在不偏離本技術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Y型閘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管(1)、中部管(2)和閥體管(3),所述中部管(2)連接在所述閥體管(3)的上端,并與所述閥體管(3)的夾角為45度,所述支架管(1)設置在所述中部管(2)的上端,并與所述中部管(2)的夾角為0度,閥桿(4)穿過所述支架管(1)和所述中部管(2)連接到設置在所述支架管(1)上端的手輪(5),閘板(6)連接在所述閥桿(4)的下端,所述手輪(5)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4)下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6)下移,所述手輪(5)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4)上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6)上移,所述閥體管(3)的左端內壁設有一圈閥座密封圈(7),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與其整體呈45度,所述閘板(6)的直徑大于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的內徑,所述閘板(6)通過所述手輪(5)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調節與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密封連接程度,完全密封連接或者部分密封連接或者不密封連接,所述閥體管(3)的右端內壁設有一圈支撐圈(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Y型閘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管(1)、中部管(2)和閥體管(3),所述中部管(2)連接在所述閥體管(3)的上端,并與所述閥體管(3)的夾角為45度,所述支架管(1)設置在所述中部管(2)的上端,并與所述中部管(2)的夾角為0度,閥桿(4)穿過所述支架管(1)和所述中部管(2)連接到設置在所述支架管(1)上端的手輪(5),閘板(6)連接在所述閥桿(4)的下端,所述手輪(5)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4)下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6)下移,所述手輪(5)逆時針旋轉帶動所述閥桿(4)上移,進而帶動所述閘板(6)上移,所述閥體管(3)的左端內壁設有一圈閥座密封圈(7),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與其整體呈45度,所述閘板(6)的直徑大于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右端開口的內徑,所述閘板(6)通過所述手輪(5)順時針旋轉或者逆時針旋轉調節與所述閥座密封圈(7)的密封連接程度,完全密封連接或者部分密封連接或者不密封連接,所述閥體管(3)的右端內壁設有一圈支撐圈(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Y型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座密封圈(7)與閥體管(3)的內壁形成一體式結構,所述閥座密封圈(7)與所述閥體管(3)的左端端口留有一端距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Y型閘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管(1)的上端設有閥桿螺母(9),所述閥桿(4)穿過所述閥桿螺母(9),所述手輪(5)通過套在所述閥桿螺母(9)上與閥桿(4)連接,所述手輪(5)的上端設有圓螺母(10),所述圓螺母(10)套在所述閥桿螺母(9)的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福兵,洪兆東,吳聰敏,
申請(專利權)人:西瑪克廈門閥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